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戴耀存  张宗浩 《世界海运》1999,22(4):11-12,19
随着电子海图系统在海船上的普及,许多国家已经着手对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操作进行强制培训,目的是使所有值班驾驶人员逐步由纸海图向电子海图过渡,正确有效地使用ECDIS保障航安全。尽管STCW78/95公约中没有单元蜊对ECDIS培训提出要求,各国对STCW78/95公约中“ECDIS系统被认为包括在’海图‘STCW78/95公约中没有单独对ECDIS培训提出要求,但在STCW78/95公约仍可以  相似文献   

2.
ECDIS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此文从剖析典型ECDIS实现方案的数据结构入手,指出以海图显示,标绘及信息“提供”为主的ECDIS功能还不适应航海自动化发展的需要,进而论述了航海信息处理平台的发展方向,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ECDIS中系统电子海图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研究了ECDIS中系统电子海图的内容、结构和建立方法。该研究对ECDIS的标准化和产品化而言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海图系统在船舶上的逐步普及,许多西方国家的海运部门已经将电子海图系统的操作培训列入船长和高级船员的训练课程。德国海运与模拟中心在1997年率先向世界海事组织(IMO)提交了“标准ECDIS培训示范课程”大纲。此文扼要介绍ECDIS示范课程的内容务外ECDIS培训的现状,探讨与EDCIS培训有关的各种技术问题,并结合我国航海培训的实际,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S-57电子海图数据的读取以及分层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目前在以电子海图为基础的航海信息系统开发中,一般是利用第三方提供的开发引擎,存在多限制、灵活性较差等缺点.通过对S-57格式电子海图数据模型以及结构的研究,采用STL对系统电子导航海图进行封装,实现对电子海图数据的读取;利用GTK技术和OpenGL技术实现电子海图的显示.  相似文献   

6.
王力飞 《中国水运》2004,2(4):10-11
电子海图(electronic chart)是在海测和航海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名词之一,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海图信息和其他航行信息,所以也称为"屏幕海图".其主要由海图数据库、海图改正系统、附加功能设备、微处理机以及显示器五部分组成.更确切的讲,具有附加功能设备的电子海图应称为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电子海图是把纸海图上的资料和信息储存起来,并提供经综合加工处理的各种航行所需的"动态信息",再由显示器显示出来.随着计算机系统在航海及海测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电子海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现代航海中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使航海及海测变得更加简便.安全,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电子海图系统是一种信息显示系统,电子海图数据的格式种类繁多,为使系统支持不同格式的海图数据、实现通用性,提出一种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空间数据索引结构,该结构能访问已有的大多数海图格式。另外提出建立区间分解检索机制,采用B 树结构快速搜索出满足用户要求的海图。最后针对海图显示速度慢的问题,引入位映像图检索算法以提高显示速度。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上关于电子海图数据和设备的使用与标准现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虽然ECDIS的标准实际上已经制订出来,而且定型设备将于1998年期间进入市场,但目前仍没有任何国家水局提供IMO/IHO认可的ENS数据服务。预计要拥有一定数量的配有所需要更新服务的ENC数据仍需1至2年时间。预计ENC数据要达到目前纸海图的覆盖率还需多年时间。但我们可以预见大多数世界贸易国的主要航线和港口在几年内即可使用电子海图。在考察上述情况的同时,IMO正在考虑提高官方电子海图数据的利用率。另外,本还讨论了电子海图的分布,探索了使用ECDIS设备与相关数据后导航领域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电子海图系统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电子海图子系统是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模拟系统的主要界面,它是针对海上溢油应急反应而开发研制的。除一般航海电子海图系统所具有的海图数学要素数据、图形要素数据及辅助要素数据外,它还包含有环境敏感区数据库和溢油应急反应模型库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将气象信息叠加到电子海图系统中,以便给航海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电子海图系统中图像数据的特点,文章提出一种将气象预报图等压线矢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电子海图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给出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基本结构模型,针对电子海图数据的特点,阐述电子海图调显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并且在充分研究Vxworks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实时系统下开发ECDIS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IHOS-57标准的研究,介绍将电子海图(ENC)转换为系统电子海图(SENC)的方法,实现一种用于海图数据存储结构优化的格式转换器,描述其工作流程,并对自定义格式数据的优化效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航海模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港航设计论证中,针对模拟论证对电子海图数据的使用要求,分析了电子海图数据的来源和途径,特别介绍了IHO(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国际海道组织)S-57、MVCF(Military Vector Chart Format,军用矢量数据)和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格式数据.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子海图数据生成方法,特别是设计了合理的ENC(Electronic Nautical Chart)数据结构和多种海图数据来源的转换流程,研究了光栅图片的数字化技术,以及多幅海图的融合方法.经过一百多个港航设计论证项目实践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E-Navigation环境下ECIS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介绍了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和E-Navigation的基本概念,以及E-Navgaticrnr的发展对ECDIS的影响,论述了e-NavigafionS环境下ECDIs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在船舶综合助航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我国现状对促进ECDIS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数字长江,是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随着长江航道数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长江电子航道图的应用需求日益广泛。结合1.0版本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实践体会,对电子航道图制作软件CARIS HPD的体系结构及电子航道图源数据的制作方法进行阐述,并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事故案例经验教训与气象、海况和航标异常等其他航行安全信息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及时获取上述信息有利于船舶航行作业安全。以电子海图为平台,将事故经验教训信息按发生位置标示在电子海图上可以直接提醒航经该水域的船员,警示船员掌握该水域险情事故特点,汲取相关海难事故经验教训。参照航行通警告管理模式管理事故经验教训信息便于事故经验教训信息在电子海图上更新维护。文中认为利用电子海图技术将为事故经验教训应用于保障船舶航行作业安全提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船舶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小型船舶和引航员对组合导航系统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船舶组合导航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嵌入式系统硬件构架、Linux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在研究嵌入式系统下电子海图的海图数据处理、组织与显示等关键问题基础上提出嵌入式组合船舶导航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雷达在现代航海导航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综合船桥系统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里,雷达图像需要通过网络传送给其他导航系统如ECDIS或远程图像监视系统。由于雷达图像数据量非常大,为了保证图像的实时性,通过网络传输雷达图像时,先要对雷达图像进行压缩。雷达天线的扫描速度大约为20 RPM,所以一幅雷达图像的数据压缩、数据传输和数据重建必须在3 s内完成,这对雷达图像的压缩和重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论文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SPIHT算法对雷达图像进行压缩.在追求高压缩比率情况下,保证了较低的均方误差和较高的信噪比,最后用C 实现了算法并给出了实验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我国海上应急搜救工作中电子海图的应用现状,并通过分析典型的电子海图应用系统,对基于矢量图件的数图交互技术进行应用研究.讨论电子海图的三维可视化技术,重新探索在三维模式下港口、泊住及航标等通航要素的显示应用.  相似文献   

20.
Navigating in confined waters with a pilot aboard requires that the pilot’s intention and plan is understood by all present on the bridg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having a detailed route plan and monitoring it in the context of pilotage. The aim was to see how the presence of a shared pilot passage plan in the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ECDIS) affect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covery from navigational errors made by a pilot. Twenty participants, 10 with a shared route plan and 10 without, participated as navigators in a simulator scenario involving pilotage in the Oslofjord. Participants were bachelor students in nautical science. The navigation scenarios involved the intentional error by the pilot just before a predefined way point. Three measurements of relevance to navigational safety were recorded: (1) the time it took the participant to express concern, (2) the time it took the participant to correct the error (‘time to recovery’), and (3) the number of grounding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ime to express concern and time to recovery were significantly much shorter for the group with a shared pilot passage plan presented in ECDIS than for the group without such a plan. Providing a bridge team with a shared pilot passage plan in ECDIS during pilotage might improve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correct navigational err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