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工程路基沉陷概述 公路路基沉陷的概念 公路路基的沉陷一般是指公路路基的表面出现比较明显的竖向的位移,这种位移和沉陷是不均匀性的。因为在公路路基上,其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土体的自重以及车辆的荷载压力等,这些因素从而导致了公路路基的变形.同时,因为路基的变形引起路基边坡、形状的变化.比较恶劣的情况还会出现土体位置的变化,从而使公路路基的整体特性以及其稳定性受到威胁和影响,威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对公路路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路基检测是路基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公路施工留下的隐患或是长期超载等因素,导致公路路基稳定性出现恶化,使得路基出现了不均匀下沉。因此,公路的施工有必要对路基进行检测,本文将在对公路路基检测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检测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 公路沉陷 公路沉陷是指公路正常使用过程中,垂直方向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较大的沉落,导致公路路基下沉,最终造成公路整体塌陷问题的发生.造成公路沉陷的主要原因就是公路路基质量问题,主要是路基强度和硬度不够,公路荷载不符合使用要求,最终出现公路塌陷的现象.造成路基下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公路路基施工填充材料不合格,材料松软,支撑能力不足;路基施工技术部规范,路基材料压实度不够,路基防水性能不足,在降水的影响下或者路面压力的影响下,导致路基下沉问题的发生,引起公路塌陷问题.  相似文献   

4.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陷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营运期的行车舒适和安全,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品质和寿命。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的原因,提出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的防治措施,对今后提高我国公路经营品质和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科学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基础所在,稍有偏差,将给整个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例如,在公路施工中常会遇到象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土质路基,如果不加以特殊处理,将会引起填方路堤完成后不均匀沉陷,导致行车颠簸,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质量隐患。因此,路基施工应根据施工当地地形、地质、公路等级、气候等来选择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东涛 《交通标准化》2009,(23):189-191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软土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问题.导致公路破坏甚至不能正常使用。故从理论出发,结合工程实践,较为系统地分析一些常用的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对保证高速公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软土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问题,导致公路破坏甚至不能正常使用.故从理论出发,结合工程实践,较为系统地分析一些常用的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对保证高速公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注浆技术的分类和特点,详细介绍了注浆技术处理公路挡土墙、公路软基、采空区、路基沉陷、高速公路结合部和桩身缺陷的加固机理,并对其使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马壮 《交通标准化》2014,(5):82-84,88
在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修建并处理路基,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问题,导致公路路面破坏甚至不能正常使用。结合邢衡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针对不同工程部位的软土分布规律和特征,设计一套综合处治软土路基的方案措施,并制定了路基沉降和位移观测要求,可为类似软基处理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公路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我国目前的公路建设现状来看,路基不均匀沉降已经成为了工程中的主要问题,路基不均匀沉降会给公路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导致路面损毁,从而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路基土中的水引起的。通过对路基土中的水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防治水害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建议,在未来公路的建设中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路路基沉陷是公路危害发生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就其成因及防治进行研究至关重要。分析了导致公路路基沉陷的因素,对消除路基沉陷影响及路基加固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预防和治理公路路基病害的主要方法。这对于提高公路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问题是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的一大技术难题,倘若发生过大沉降或者沉降不均匀,都会为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转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有必要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改建模式多为在早期修建的双向四车道的路基两侧加宽路基,扩建成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但在原路基两侧加宽路基很容易产生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公路的使用质量,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故保证原路两侧新填路基的强度以及新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成为施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路基施工高速公路的重要作用部分,加强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是确保公路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主要是结合工程实际.对高速公路土方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改建模式多为在早期修建的双向四车道的路基两侧加宽路基,扩建成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但在原路基两侧加宽路基很容易产生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公路的使用质量,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故保证原路两侧新填路基的强度以及新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成为施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高寒冻土区路基变形破坏演化过程,以漠北公路K6+200断面处的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路基和K8+200断面处的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区路基为研究对象,在路基不同部位和路基下不同深度处土体埋设温度传感器和变形传感器,研究了高纬度、高寒冻土区不同冻土条件下路基实测温度和变形演化过程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在公路建成2年后,路基下出现了明显的融化盘偏移现象,新建宽幅路基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变形特性,路基下形成了2个融化盘,其中一个明显向路基坡脚处偏移,左坡脚和路中冻土上限明显下降了3~4m,路基下原天然地表处沉降达4~9cm,而路肩处冻土上限基本保持稳定;在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在保证一定路基高度的条件下,除了建成初期路基土体存在一定的变形(工后沉陷)外,由路基下多年冻土不均匀融化导致的变形很小,因此,在低温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性相对较好。可见,研究结论进一步阐释了高温冻土区路基、路面变形严重的成因,为高纬度、高寒冻土区路面结构抗融沉破坏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揭示了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纵裂、沉陷等不均匀变形破坏的特征和成因,相比高温多年冻土区,在保证一定路基高度下低温多年冻土区路基具有相对良好的稳定性,这一结论对于高纬度、高寒冻土区不同冻土条件下冻土路基的设计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影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对公路路基的质量要求很高,不仅要确保高速公路具备运营安全、行车舒适、高速高效的优点,还需要确保高速公路路基在使用年限内不出现沉降问题。高速公路发生路基沉降,不仅影响高速公路的行车舒适、行车安全,还会为公路正常行驶带来不利影响,以下就基于实际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实例,分析产生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并指出能够控制路基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引言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由于管理不严格、工作人员未能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工期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中可能忽视对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导致工程还未通车,部分高填路基就发生沉陷。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其影响往往会进一步扩大,导致路基沉陷和开裂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春晓 《交通标准化》2014,(8):31-32,38
路基是公路工程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路基沉陷对公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极大.鉴于此,通过对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和预防措施,以提高公路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公路路基的沉陷以及翻浆作为公路工程路基病害的主要形式,不仅会造成公路结构强度的降低,更是会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安全通车。针对公路路基的沉陷以及翻浆病害,分别在病害的成因以及处理施工技术上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以为相关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路基沉陷、翻浆病害的处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