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地下空间交通规划体系尚未完善,开发建设中存在交通功能单一、使用低效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地下空间交通规划发展趋势、策略以及布局特点,以南昌市崛起广场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提出结合轨道、公交、慢行、停车及公建配套等设施进行综合开发,打造集交通、文化、休闲、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地下公共活动空间,望能为其它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车行、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车行、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预测,21世纪是全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人类越来越多的活动将会转入地下,地下空间的开发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塞、能源浪费、防灾安全等问题的战略性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布局优化及经济的发展,已成广泛共识。依托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带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如在大型换乘站地区建设地下开发综合体;同步建设地下车行和步行系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等。此外,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车库、过街地道、地下变电站、地下储库、地下水库和泵站、取排水隧道及其他市政公用管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也大量利用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地铁时代"的到来引领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热潮,然而原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地下建设项目.如何完善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办法成为广州市政府职能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现状.分析总结了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对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方面亟待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文中在空间句法理论、城市通达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哈尔滨市区交通站点的立体交通通达性模型。对地铁站点、公交站点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进行地面交通通达性和地下交通通达性计算与分析,组合算出立体交通通达性值。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主要站点的通达性,为哈尔滨市区交通规划、站点设置等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7.
束昱  路姗  陈钢  李媛 《轨道交通》2010,(4):16-17
上海和保定已经列入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第一批试点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基本国策相吻合。本文在认真分析探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效路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效促进,结合笔者长期研究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理论方法与规划实践,提出”低碳城市”应优先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五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现有城市快速路建设为基础,提出一种带状连续的地下浅层空间利用方法,建立“三原则、五过程”的城市快速路地下空间建设方法。依托南京横江大道快速路改造工程,实例分析地下浅层带状空间资源规划的原理,并据此进行交通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浅层带状空间开发应依托隧道结构工程,环绕隧道断面,建设近期规划道路和附属工程,并考虑远期预留夹层,有效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新区人口规模扩张带来的交通量剧增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强  韦笑  任冠南 《城市交通》2021,19(5):1-16
街道作为城市中承担交通、活动、生态等多重功能的重要公共空间,其品质提升与精细化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街道设计导则作为一种新型的道路空间专项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城市方兴未艾.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编制和学术研究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梳理,总结其编制经验,对中国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编制的理念目标、体例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进一步反思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理念与目标,提出街道设计导则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独特借鉴价值,并探索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交通需求和城市空间发展的角度分析目前绕城高速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规划布局、改扩建模式、集约化和智慧化改造、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为同类地区绕城高速公路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海城市空间与交通空间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了同步扩大。但城市空间尚未实现预期目标,交通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两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2012,(1):98-99
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城市、绿色城市、绿色交通等已经成为当下时髦的词汇或概念。但是,如何在规划过程和政策评估过程中贯彻这些概念?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定量加定性研究,提出一系列的衡量交通、城市是否绿色或可持续的指标体系并一以贯之的执行。最近,  相似文献   

13.
曾宇轩 《轨道交通》2009,(11):16-17
“中国能向国际隧道行业界贡献些什么“10月28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上,国际隧道工程与地下空间协会(ITA)主席Martin Knights给出了答案。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长、大、深越江越海隧道的快速发展,这些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上地下空间和隧道市场开发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大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CBD),而交通是空间有限的CBD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交通问题,如交通流结构不合理,混合交通现象严重,停车设施不足,缺乏行人步行区和过街设施,交通出行时间分布不均衡等,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相结合、限制过境交通、发展快速公交、开发地下空间、合理进行停车规划及停车管理等改善交通状况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规"同步修编,如何做好新时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成为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首先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位、作用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回顾武汉市已开展的三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实践,指出既有规划在一体化发展、枢纽衔接与合作、土地开发模式、交通与空间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不足。结合武汉市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从交通引领发展、建设枢纽城市、交通规划转型、优化交通结构等方面阐述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规划修编强调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高效衔接与互动融合,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城市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重视城市有轨交通体系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染和交通堵塞状况的分析,指出发展城市公共文通,尤其是快速轨道 交通系统是解决大中城市交通的根本出路,而大力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途径,并对城市交通线网规划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人口大量集中为城市公共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大范围地开发地下空间、建造地铁隧道成了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在城市软土中修建地下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管片作为地铁隧道永久支护结构,对隧道结构的安全起决定性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陈必壮  朱洪 《城市交通》2003,1(1):47-51
城市发展与交通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既服务于城市空间拓展,又引导着城市空间拓展,因此城市空间发展中交通系统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上海为例。回顾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相互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上海市城市空间拓展与交通系统发展之间的矛盾,阐述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对交通系统的要求和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引导作用。本文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城市空间发展的交通战略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9.
顾煜 《交通与运输》2009,25(2):8-10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部分大城市正在向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转变。交通体系建设有效支撑了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优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特点、规划理念和方法正在经历巨大变化。本文以上海为例,归纳一些特点和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地下道路规划与建设 1.《大深度地下法》 由于东京地块开发已定型,且日本房产业主拥有地表建筑及地下40米空间范围的所有权,导致为改善交通而建设道路的土地成本巨大。为缓解日益拥堵的交通,完善规划路网,东京都于2003年通过《大深度地下法》。法案允许东京都在地下大干40米及建筑桩基下大于10米的地下空间建设地下道路等市政设施,且无需土地补偿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