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王晨 《交通与运输》2020,36(2):94-97
为有效提升苏州古城交通出行品质,对人本导向的古城交通治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苏州古城现状空间和交通特征,识别了新时期古城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借鉴京都、巴黎和慕尼黑古城发展经验,确立了以通勤人群、常住人群和旅游人群需求为核心的慢行和公交优先的苏州古城人本交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古城慢行复兴、塑造"轨道+慢行"街区、严控小汽车交通等交通治理策略以及"轨道+慢行"模式的分步实施路径建议,对苏州古城和其他类似地区的交通治理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州古城交通分析及改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州古城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古城布局工整、脉络分明,功能完备,迄今仍然作为苏州市区的核心地区担负着重要的城市职能。随着城市经济和机动化交通的快速发展,与国内其他城市中心区一样,苏州古城也出现了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由交通引发的问题。从分析苏州古城用地情况出发,即从道路网络的发展演化过程、路网容量、布局结构、交通流空间分布以及现有交通模式等角度研究造成现状交通问题的种种原因,并从疏解古城城市功能,完善道路设施和交通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初步解决古城交通问题的几点策略,以供缓解苏州古城交通问题和其他遇到类似问题的城市做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苏州交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明确交通政策的制定方向;评析既有交通政策,借鉴先进城市经验,构建苏州交通政策发展目标和框架,涵盖交通用地、投资、设施发展、市场运行、需求管理、交通环境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差别化停车收费、小客车总量调控、古城排堵保畅、公交票制票价和电动自行车管理等需求管理政策指引,并明确了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4.
邓艳 《轨道交通》2007,(1):19-19
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在国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替代的美丽印象,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现代化的加剧,古城苏州的交通状况也日益堪忧。根据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要求,苏州已具备各方面的条件,备受人们关注的苏州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国家有关部门审批之中,经国务院发改委立案通过即可开工。苏州,将成为中国首个建设轨道交通的地级城市。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周期较长,施工中占用城市道路的现象不可避免,需多方统筹多点发力,方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方案.以苏州古城区临顿路—干将东路交叉口轨道交通围挡施工为例,主要存在交通导改后道路交叉口距离过短、常规交通组织和信号控制方法难以满足车辆通行需求的问题.研究发现,通过实施道路单行组织、信号灯绿波联控、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流线分离等交通管理方案后,车速下降约2?km/h,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行效率未出现明显降低,周边道路网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6.
<正>古城交通发展策略是用以指导、约束和协调古城交通行为的总则,也是实现合理交通模式、支撑古城保护与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保障机制和主要抓手。针对我国古城保护与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经综合分析研究,本文提出关于我国古城交通发展策略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从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不均衡、典型道桥设施缺陷以及交通管理因素3个方面分析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拥堵的成因,并根据苏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缓解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拥堵的策略与建议,希望能对交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古城保护是世界性难题,苏州古城新一轮保护也存在问题。为了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提升古城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进一步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做到认识上再深化;进一步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做到方案上再优化;进一步解决组织协调问题,做到机制上再完善。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相结合的出行方式将成为城市缓解路面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应用Logit模型对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预测,以苏州轨道交通为例,通过SPSS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和检验,精度为85.3%.可见,Logit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苏州交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今后5-10年苏州交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2001年苏州交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