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大型活动交通组织工作最为关心的观众交通方式为研究对象. 对奥运会期间六个不同场馆之间的交通方式差异,以及同一场馆在奥运会前后交通方式的演变历程进行了调查(包括奥运公园“好运北京”测试赛、彩排、开闭幕式、比赛日等一系列调查),调查数据反映了场馆所处的位置、交通设施条件对交通方式的影响;以及,在同等交通设施条件下,采用需求管理措施和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能够大幅降低私家车、出租车的出行比例. 文中的数据及结论可为大型活动交通组织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型活动观众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观众出行方式选择机理,对合理制定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保障大型活动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大型活动观众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首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了观众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个体效用最优理论,依据多项Logit模型原理,提出建立微观影响因素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所构造的模型可预测各个因素对观众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力大小及观众选择不同出行方式的概率.最后,通过实例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模型的应用得到结论:收入水平、出行时耗、年龄分布是影响观众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第29届奥运会期间,北京交通面临来自大量的赛时观众、游客出行的奥运需求以及城市自身的交通需求,交通形势严峻。做好赛时交通供给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的保障工作成为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前提。本文在研究常规和赛时需求管理政策下的公共交通客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客流在高峰日和开闭幕式的时间分布与场馆周边、大型集散枢纽和通道的时空分布特性,分别针对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提出公共交通系统交通保障方案,运用公交模型核算赛时城市公共交通运力供给能力,证明公交系统有足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满足奥运举办和城市运行的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4.
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TIA)中有关交通研究范围确定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大型活动的交通需求特征和交通流特征出发,研究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的确定流程与主要步骤、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确定的两项关键技术:观众吸引总量预测技术和观众生成及分布预测技术,确定了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的判定阈值.选择"十运会"开幕式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岛世园会实时客流数据,分析其客流规模特点,并从政策、票务、区位等方面分析影响客流规模的因素。分析不同参园方式、不同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情况,探讨入园客流的时间变化特征并与往届大型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介绍了出入口客流分布情况和园区客流分布情况。对青岛世园会客流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将对未来同类大型活动客流预测和相关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大型活动的举办往往给举办地点周边的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大型活动期间对举办地点周边道路产生交通影响的分析方法;选用不同路段在不同时刻的速度比系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来反映大型活动期间主要交通集散方向上不同路段在不同时间上的运行状态;利用时间影响因素向量与距离影响因素向量描述大型活动期间在时间上和距离上对路段的交通影响程度.建立了求解影响因素向量的目标函数模型.并对北京一次大型活动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举行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大型活动产生突增交通量造成周边地区的交通拥挤,而分析大型活动带来的交通拥挤则是以对大型活动的交通调查为基础的。为此,以长春市南岭体育场周围的道路交通系统为基础,对举行足球比赛产生的观众到达高峰和离开高峰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通过问卷的方式对观众出行方式及其他与此活动相关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公交专线规划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京奥运会为例,提出适合于大型体育赛事的需求预测、公交专线网络规划及方案评价的方法。通过对“好运北京”体育赛事及“中超”足球联赛的调查标定需求预测模型;针对奥运会的特点和北京市交通特点,提出奥运公交专线的定位和规划的侧重点是弥补场馆周边公交运力和布设方向上的不足,提高观众抵离场馆的方便性;基于奥运公交专线设置的目的,以场馆周边公交的运输能力、空间可达性和时间可达性为主要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ύͨ���м�����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奥运会交通筹备和运行工作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需要做好奥运会交通需求分析、交通设施、交通组织管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赛时需要考虑奥运会运行的特殊要求,组织安排好各客户群体的集散运输服务,同时协调好赛事交通和社会交通。本文分析了北京奥运会交通需求,从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及管理政策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奥运会交通筹备工作。从奥运指挥体系、场馆交通、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等方面阐述奥运会期间北京交通的运行状况。最后,结合北京交通发展,提出了奥运交通对北京今后交通发展的主要启示和奥运会后交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的人流、车流高度集中,对服务水平保障要求严格,媒体关注度较高.基于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方案编制和实施过程的思考,探讨开闭幕式交通需求的特点与挑战、交通组织策略、方案评估方法和指挥体系.指出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需根据仪式流程,安保政策,各客户群体起讫点、出行时间和服务模式等,采用交通模型和仿真方法,评估不同方案下高峰时段道路负荷、人流负荷,并发现风险区域.据此构建开闭幕式交通策划的步骤和方法框架,阐述各步骤的分析方法.研究证明,针对开闭幕式交通特点,采用科学的交通组织策略、系统的方案评估和优化方法,构建高效的指挥架构,持续的团队磨合及演练是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亚运交通组织方案决策的科学性,对亚运交通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包括亚运交通模型体系的设计、亚运交通数据采集与基础信息平台的构建、亚运交通仿真子系统平台的构建与集成三个环节。系统仿真结果与亚运期间交通运行状况的对比结果表明,不论是交通政策实施产生的影响,还是亚运专用道系统的使用,亚运会及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和重点赛区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最大预测误差均为10%左右,最小预测误差为2.5%。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在后亚运时代将继续为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2.
奥运交通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北京的形象及奥运的成功举办。建立多层次的奥运交通仿真平台,可降低奥运交通风险,为开闭幕式、赛事的交通营运和组织提供辅助决策。阐述了奥运交通需求特点,对奥运交通仿真系统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6个子系统进行了介绍,通过各层次的仿真,可为城市交通需求策略的选择,奥运公园和场馆周边路网交通组织方案,公交运营方案,场馆、通道和公交枢纽站的行人交通组织以及设施布置的合理性提供测试工具。奥运交通仿真系统不仅可提供定量化的数据分析,还可通过二维及三维场景提供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交通规划与组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北京奥运会筹备和运行期间交通规划和组织经验,可以为其他大型赛事活动提供借鉴。从奥运交通需求特征出发,探讨奥运交通需求与背景交通需求的兼容性和差异性。重点阐述奥运交通规划体系的构成,分析目标层、总体规划层、具体专项规划层、奥运专项规划层4个规划层级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指出奥运交通规划体系集成的必要性。以奥运会开幕式观众散场为例,介绍了疏散组织方案和道路管控措施,10万人疏散仅用时75min。总结了奥运交通需求管理方案及实施前期的准备工作。方案实施后,削减机动车流量20%,城市日常出行量仅减少10%,对城市日常出行影响较小。最后,介绍了奥运交通风险评估对规划的修正和补充情况。  相似文献   

14.
国家体育场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成功地承担了开闭幕式和田径赛事任务。本文研究了其停车场车辆的交通疏散问题,制定了疏散方案。首先,分析了国家体育场停车场和泊位布局及车辆疏散的具体条件。其次,通过给定环境的场景和参数设定,对具体的奥运场馆停车场车辆的疏散方案进行了仿真和评价。最后,利用奥运会开幕式的车辆疏散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仿真中要员和贵宾车辆的总疏散时间为26min,而奥运会开幕式车辆疏散实测结果表明,全部要员、贵宾疏散完毕,共用时27min,从而验证了车辆疏散方案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As the main venue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National Stadium hoste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field and track events, and final football gam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evacuation from the parking lot, and develop evacuation plans. Fir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of the parking lot in the National Stadium, as well as its layout and vehicle evacuation. Then, it simulates and evaluates the evacuation plans with the suitably given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real blueprint of the National Stadium and scenarios. Finally, it conduc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vehicle evacuation plans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collected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tal vehicle evacuation time was 26 minutes and the real evacuation time was 27 minutes on the day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which verifies that the study is accurate and practical.  相似文献   

16.
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打破了在体育馆内举行的传统模式,在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四面环水、开放性强的珠江海心沙岛上举行开幕仪式前还举行珠江巡游活动,路线穿越了城市中心区,场地和活动形式非常特殊,在奥运和亚运史上尚无先例,给开幕式交通组织带来巨大挑战.亚运会开幕式采用了“弹性规划、分层管理、动静结合、时空分离”等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机理和方法,制定和实施了交通管控,停车布局,公共交通组织,进散场交通流线设计等方案.实施效果良好,成功解决了CBD开放式场地举办大型赛事开幕式的交通组织难题,为今后举办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做好南京青奥会交通筹备工作,有必要对青奥会的交通规划和组织管理进行研究.文章在分析南京青奥会交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对场馆周边相关交通数据的调查分析,从场馆单场比赛观众人数、场馆群日观众人数、客运交通需求等角度对南京青奥会交通需求进行预测,探讨了青奥交通组织指挥系统框架,并给出了场馆交通组织流线,供道路网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Prepar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for the Olympics are both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s. In the earlier stage, the host city should accomplish such tasks as traffic demand analysis, the laying-out and designing of traffic facilities, and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Olympics. During the Games, the special demands of the Olympics have to be considered, and the assembling and evacuating of each client group should be well organized. Moreover, related departments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coordinate the Olympics' transport system and other transport systems. In light of the heavy traffic deman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paratory activities for the Beijing Olympics from several aspects, namely,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policy. The operation statuses of the Olympic transport system are illustr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mmand system,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in Olympic venues, road traffic operation, and public transport. In the last section, several revelations from the Olympics' transportation and helpfu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Beijing's futur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交通规划及交通组织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作好奥运会交通筹备工作,前期需要作好奥运会交通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在分析北京奥运交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奥运交通筹备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应采取的技术策略,同时对场馆交通运行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奥运交通组织指挥系统框架,并对做好筹备工作、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奥运综合交通信息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平台的建设情况、服务情况以及机构保障情况,对北京奥运会交通信息管理与服务的主要经验进行总结。作者首先分析了奥运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基本定位,设计了平台的主要功能,构建了包括共享数据中心、道路交通管理数据中心和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的平台总体框架;然后提出了平台的两阶段建设模式,即:奥运前和奥运期间采用“实体+虚拟”平台建设模式,后奥运时期采用实体平台建设模式;最后研究了平台对于奥运交通工作的直接支撑作用和辅助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