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述一种新的采用膜进样装置-四极杆分析器结合用于检测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膜富集系统作为质谱仪采样技术,采用密闭性离子源电离样品,进入四极质量分析器完成定性定量分析,真空系统由离子泵提供。性能测试证明该仪器对苯、甲苯、乙苯的响应时间优于40秒,检测限可以达到100 ppb,线性检测范围优于3个数量级。数据显示膜进样装置与四极质谱仪联用适合定性、定量分析挥发性有机气体,能够广泛应用于环境中VOCs的快速、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2.
论述一种新的采用膜进样装置-四极杆分析器结合用于检测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膜富集系统作为质谱仪采样技术,采用密闭性离子源电离样品,进入四极质量分析器完成定性定量分析,真空系统由离子泵提供.性能测试证明该仪器对苯、甲苯、乙苯的响应时间优于40秒,检测限可以达到100 ppb,线性检测范围优于3个数量级.数据显示膜进样装置与四极质谱仪联用适合定性、定量分析挥发性有机气体,能够广泛应用于环境中VOCs的快速、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我国AIP(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潜艇潜航舱室环境有害气体的基本情况和浓度分布,为更好制定AIP潜艇舱室环境标准和控制建议提供基础数据。本文采用的方法有液氮低温条件下预浓缩联合气相色谱分离,用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大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用在线监测仪器分析了潜航过程中颗粒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污染水平。定量检测了34种污染组分,大部分物质浓度较低,在这些物质中有些是嗅阈值低、毒性高的组分如二甲基二硫醚、苯、二硫化碳、三氯甲烷。部分污染物浓度较高,达到ppm级别。舱室颗粒物污染主要为细颗粒物污染,部分舱室浓度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住舱二氧化碳最高浓度超过常规潜艇的容许标准。下潜时间的增加使舱室环境产生部分恶化,微量污染物通过累积使污染物浓度接近或超出相关标准规定,人员活动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碳等无机气体进一步加剧了舱室污染,要尽快加强相关的医学保障和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4.
潜艇舱室中的CO2气体是一种有害气体,主要由艇员呼吸产生.分类介绍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物理净化法、化学吸收法和生物净化法.并用图片直观展示了国外海军使用的一些潜艇舱室CO2净化装置,提出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艇用非金属材料释放气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潜艇舱室密闭环境内使用了多种非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各自的功能。由于蒸发,扩散和氧化又释放出有害气体组分,危害艇员健康和潜艇的安全运行。本文论述了非金属材料释放气体的特性及试验方法,利用自动热脱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艇用非金属材料释放气体进行了检测,为非金属材料上艇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潜艇大气成分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气成分监测系统是维护潜艇舱室环境适宜居留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潜艇中设置舱室气体分析系统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史,随着对气体污染物认识的深入以及对大气成分系统控制要求的提升,需要对大气成分监测系统的测量点、气体分析种类和气体浓度监测范围进行提升。本文介绍潜艇舱室环境大气成分监测系统的要求,并分析几种有前途的大气成分监测技术,最后论述可能的大气成分监测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在潜艇舱室空气净化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潜艇舱室空气中有害气体成分以及TiO2纳米光催化材料在空气净化、抗菌中的优异性能,通过在类似特定环境中的TiO2纳米光催化空气净化和灭菌实验,研究了其在潜艇舱室空气净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潜艇模块化设计与建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设计与建造是当今世界潜艇研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既可以实现潜艇的势行设计和建造、模块设备预调试,提高潜艇生产质量与缩短研制周期,还可提供更为便利的设备安装进舱通道,为舱筏和集成式舱室等大型设备的上艇应用创造良好的工艺条件.本文以潜艇研制为对象,分析了模块化研制方式相对传统方式的优点,对模块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开展了系...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潜艇发射鱼雷后废气回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舱室增压的2个指标,根据气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舱室排气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计算,提出潜艇大深度鱼雷发射废气回收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潜艇水下发生舱室破损事故后,操纵潜艇使其在某一较浅深度定深航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力抗沉手段,对保持潜艇的水下隐蔽性意义重大。基于潜艇垂直面运动非线性方程,对潜艇首、中、尾部舱室分别发生破损时的定深操纵运动进行仿真,分析潜艇在上浮及保持深度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高压气应急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潜艇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文恩  孙尧 《船舶工程》2004,26(2):68-70
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源的潜艇目标识别系统原理模型,介绍了证据理论在潜艇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方法,给出了针对潜艇装备情况,建立各种识别信息源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该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有效的决策规则,为解决潜艇目标识别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作战条件下,潜艇所要跟踪和攻击的目标多数情况下应认为是机动目标,然而,许多潜艇装备主要都是针对等速直航目标的。这种装备与实际应用背景之间的不匹配必然会严重影响潜艇作战的能力和效果。按照机动目标为常态目标状态的理念,对潜艇装备满足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提出的要求及若干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潜艇作战的主要设备—目标探测传感器、指控系统和武器如何分担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的职责进行了梳理,对它们需要强化的机动目标跟踪和攻击功能,以及如何强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潜艇损管应急操纵的运动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航行训练模拟研究了破损进水对潜艇水下运动状态的影响,建立了与破损进水和应急处理相应的数学模型,模拟了潜艇发生破损时采用应急措施后艇体的运动状态。仿真结果对于实艇抗沉操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援潜救生体系和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军  肖国林 《船海工程》2007,36(2):90-93
分析援潜救生系统和体系的联系与区别,介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援潜救生系统和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提出建立我国独立的援潜救生体系和配套系统,整合资源,完善军民结合的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加快援潜救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反潜巡逻机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反潜巡逻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反潜巡逻机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反潜巡逻机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反潜巡逻机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液体除湿空调克服了传统空调除湿与制冷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因而受到广泛关注。针对潜艇舱内的热湿环境,分析了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应用于潜艇的可行性,在综合考虑潜艇舱室空间布局和系统节能性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为目前的空调系统增加除湿剂循环系统,并根据系统的要求分析工作原理,改进空调器的设计,甄选除湿剂类型,解决除湿剂再生的难题,设计出一种满足潜艇舱室环境要求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实现潜艇舱室低耗安静除湿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水下观光潜艇观察舷窗用有机玻璃的改性方法,球面成型技术,消除内应力有效方法,以及生产制造工艺和设备。产品满足了水下观光潜艇应用要求,投入使用效果良好,通过了国际权威船检部门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Air regeneration, harmful gas purification and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monitoring ar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submarin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such systems, which have developed from ensuring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of submariner and equipment operation to ensuring the health of submariner and reliability of system for long-term underwater oper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ubmarin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introduces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e developers of integrat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should learn from foreign submarine and aerosphere equipment technologies, which aim to support long-term submerged operation and comfort demands, and better adapt to future submarin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volving mission, in order to constantly enhance the level of submarine cabin air quality of the Chinese navy. © 2022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消化吸收国内外潜艇长舱段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长舱段的总体失稳波形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长舱段结构强度和总体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揭示了长舱段结构的力学特性、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分布规律等。文中还根据总体失稳压力-框架肋骨惯性矩变化关系曲线搜索框架肋骨最优截面刚度参数,为框架肋骨结构参数选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英国“机敏”级潜艇项目严重拖期,成本大幅上涨,使英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剖析了“机敏”级潜艇在设计、建造、测试和交付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得出了“机敏”级潜艇在设计和建造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舰船装备研制管理顶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