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传统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难以全面反映舰船的实际任务,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文章提出舰船单元任务的概念,确定舰船单元任务划分原则、单元任务的分类方法及任务的分解方法。基于单元任务改进传统的舰船典型任务剖面,提出新的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并分析基于单元任务舰船总体可靠性模型的应用,示例表明了模型计算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任务剖面的舰船任务流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船保障性工程研究中尚缺乏有效的定量分析技术,在重新定义了舰船任务剖面并提出了元任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任务流IDEF3建模与EXTEND仿真实现的方法.以常规潜艇鱼雷攻击过程为例,建立了基于元任务的IDEF3任务流程模型,然后采用EXTEND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元任务及相应设备的运行强度,并结合设备失效率进一步确定了随艇备件的携带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舰船任务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的多阶段工程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阶段工程分析方法,对舰船执行任务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指明了各阶段任务成功的准则及其与舰船总体任务之间的关系;结合舰船执行任务的实际需求,对装备故障与重要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对舰船执行任务的各个阶段进行了任务可靠性建模,综合得出了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最后,按不同作战背景对舰船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并以舰船执行对空任务为例,通过建模与仿真得出了舰船执行对空作战任务的可靠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舰船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是影响舰船战备完好性的重要设计特性,为了丰富舰船装备RMS设计手段与分析方法,运用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提出了基于任务流程建立舰船RMS仿真模型的总体思路,建立了反映舰船任务、装备、保障资源三者之间关联关系的动态描述模型,运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思想设计了舰船RMS仿真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舰船RMS建模与仿真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和主要用户界面,并对系统进行了实现,该系统能够为舰船RMS设计提供技术手段支撑和分析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指标体系的确定是舰船总体保障性工作的重要基础。以任务为牵引,将舰船总体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统一起来,提出了面向任务的舰船总体保障性工程理论框架。从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两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该理论框架下的舰船总体保障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舰船周期性任务的容错调度对保证船舶安全航行,避免发生碰撞事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舰船周期性任务容错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在求解环节对传统容错调度算法进行改进优化,以期提高可靠性和实时性。任务容错调度算法设计需要经历2个阶段:第一阶段,构建舰船周期性任务容错调度模型;第二阶段,将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相结合,完成模型2次求解,先使用遗传算法,得到初步容错调度可行方案,后使用蚁群算法,完成模型精确求解,有效实现舰船周期性任务的容错调度。结果表明:与单一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相比,本算法可靠性降低幅度低(1.89%),说明可靠性更好;100个任务的完成所需时间最少,仅花费11.5 s,证明其实时性更佳。  相似文献   

7.
舰船、作战系统可靠性建应以舰船使命任务搂依据,建立寿命剖面、任务剖面、而后根据舰船武器功能框图、攻击和防御层次、各武器系统功能、性能、故障判据、任务成功准则、武器布置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建立可靠性框图和数学模型。各系统在舰船统一规定的约束条件下,提供系统可靠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舰船可靠性预计和分配。预计和分配值是与需求指标综合权衡的结果,具有先进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面向效果的舰船使命任务分解模式,给出了任务分解和效果分配的合理性检验机制,将使命任务的分解和使用效果的分配有机结合,建立了使命任务和使用效能的关联,描述了使命任务模型、使用效果指标关系链模型和使命任务分解模式,以便于对舰船使命任务及其使用效果进行分解、分析和精化。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任务的产品测试性建模与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产品基于任务的信息流图示模型,利用直接分析法或一阶相关性列矢量法求解产品故障的D矩阵模型,进而建立产品诊断树和进行测试性预计,并为确定诊断策略提供依据。同时,本文根据某水面舰船电力系统组成和任务特征,建立其典型任务模型并进行精简和细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任务的测试性建模、诊断树建立及测试性预计举例研究,为舰船装备的测试性建模、分析和诊断策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调距桨在可靠性分析时动态的、可修复性的问题,引入了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的新方法,提出了动态的和可修复的可靠性建模分析技术,弥补了传统方法在动态可靠性分析时模型描述上的局限性及算法上的缺陷问题。在模型方面,用贝叶斯网络能有效地刻画系统的动态行为、修复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任务可靠度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中贝叶斯网络工具箱编写了MATLAB计算语句,输入有关元件的故障率与修复率能够实现推进装置的任务可靠性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