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青岛港前湾单向航道扩建工程结束后航道通过能力变化,进一步提升航道服务水平,基于Flexsim仿真平台,建立青岛港港口时空作业系统,构建青岛港前湾航道仿真模型。根据不同水平年通航船舶分不同吨级、船型通过前湾航道的艘次预测结果,开展仿真试验,对青岛港前湾航道扩建工程实施前后航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港前湾航道扩建工程有效提升了航道通过能力,提高航道服务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航道扩建后确定船舶通航标准提供重要理论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2.
李绍武  曾冬  祁泽鹏 《水运工程》2016,(11):108-113
采用工程仿真软件SIMIO分别对秦皇岛港10万吨级航道及规划的20万吨级航道的通过能力进行模拟。首先用2014年秦皇岛港泊位和航道设施及到港船舶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的年到港船舶数及航道货运量与实际统计结果基本相符;结合仿真结果,对两航道的货运量、船舶平均待泊时间AWT以及港口服务水平随船舶平均到港时间间隔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讨论了航道及泊位利用率随港口服务水平的变化;针对10万吨级航道,对比了仿真与航道利用率法的年通过能力结果,并指出确定航道通过能力时考虑港口服务水平及港内作业各环节相互关联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航深圳港铜鼓航道船舶逐渐增多,船舶在铜鼓航道内如出现船舶失火、主机故障等特殊情况,会对当事船的操纵施救,和下一时段铜鼓航道通航船舶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就铜鼓航道船舶出现意外突发情况,和下一时段铜鼓航道通航船舶安置情况,做一个应急预案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能够表征航道疏导水路交通的能力,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解决航道中船舶因素和设施条件的不足,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本文构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将船舶、锚地、航道、泊位组建系统,研究船舶到达率、船舶占用泊位时间、船舶平均等待时间等度量航道服务水平指标的变化趋势。基于ROCKWELL ARENA物流仿真平台,对日照石臼港航道服务过程仿真建模,船舶到达泊位时间间隔越小时,泊位利用率越高,AWT/AST保持在0.3左右,为港口潜力发掘与优化调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待铜鼓航道二期扩建工程的验收后,铜鼓航道夜间引航也将提上日程,本文从深圳港西部港区的自然环境与通航环境入手,通过事故链中的人、船和环境三要素来分析铜鼓航道夜航存在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铜鼓航道夜间安全引航的保障措施和建议,给铜鼓航道夜航船舶的驾引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唐颖  薛晓晓  商剑平 《水运工程》2016,(10):157-161
针对广州港深水航道工程实例,对船舶到达锚地、进入航道、在泊作业和船舶离港的作业全过程进行分析。在考虑潮汐、多支汊航道管制规则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复杂航道系统仿真模型;在预测运量和船型发展的基础上,基于服务水平分析不同航道拓宽方案的通过能力,为航道拓宽方案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影响深圳港铜鼓航道通航环境因素,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铜鼓航道危险度评价模型,实现对铜鼓航道危险度的定量评价,进而得出铜鼓航道通航环境的危险程度系数较高,为航道通航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连云港港主航道工程为实例,综合航道与规划港口岸线资源的长远匹配性,对远期航道的适应性及通航标准进行分析。基于ANYLOGIC多智能体仿真建模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涵盖船舶进出港、锚地、航道和码头生产等环节组织实施全过程的连云港主航道水域港口运营系统仿真模型。综合远期港口通过能力、航道服务水平以及航道宽度合理性3方面分析,提出远期航道通航标准。  相似文献   

9.
陈飞  曾柏瑞 《水运工程》2017,(S2):93-96
深圳港铜鼓航道是大型货轮进出深圳各大港口的必经要道。针对抓斗船施工对通航船舶存在安全影响的问题,通过计算通航船舶的安全距离,确定抓斗船施工方案,在保证船舶通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抓斗船施工效率,通过精确定位及合理避让方案确保边施工边有序通航。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中的管线工程穿越深圳铜鼓航道,该航道交通流密度大,航道中的船舶一旦在管线附近失控,将对海底管线构成较大的威胁。对此,通过构建船舶失控漂移计算模型,就铜鼓航道中对海底管线构成威胁的危险失控区域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海底管线附近水域危险失控区域范围。分析结果可为铜鼓航道中的失控船舶采取有效措施免除对海底管道造成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解决秀英港区客滚船通航效率问题,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和通航安全水平,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提出基于客滚船船舶特点、操纵特性以及该水域航道的边界条件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航道通航模拟仿真和实船试验对海口港秀英港区航道双向通航能力进行论证研究,证明秀英港区航道能够满足现有客滚船的双向通航并给出相应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津港复式航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港主航道可双向航行25万t级船舶,目前大小船混行,船流密度太大。根据预测2020年吞吐量将达到7亿t,到港船舶将进一步增加,届时主航道将难以适应。通过分析多年实际到港船舶资料和预测,70%以上为万t级以下船舶,据此提出在现主航道南北2侧各挖1条万t级单向航道,专供万t级以下船舶使用,万t级以上船舶仍航行主航道。大小船舶分道航行形成的复式航道,可以适应今后吞吐量发展的需要。同时调整进港锚地,避免进出港航行交叉。  相似文献   

13.
沿海散货船舶大型化,对配套的航道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船舶进出港规则对发挥航道通过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构建沿海进口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先来先服务规则、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和船舶成簇进出港规则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规则下,航道通过能力与服务水平均呈指数分布关系;先来先服务规则和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基本相同;而对于港口规模大、航道通航历时长的港区成簇进出港规则要比前两种规则对应的航道通过能力高。  相似文献   

14.
船舶进出港的安全时距对散货港口服务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进出港安全时距是控制同向进出港船舶尾随时间的安全参数,是关系到沿海港口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部分散货港区由于单向航道通过能力的限制,导致港口服务水平严重下降,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利用Arena软件构建港口生产作业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安全时距的变化对港口服务水平的影响,并应用于具体工程案例的仿...  相似文献   

15.
孙连成 《水道港口》2008,29(1):8-15
基于天津港近些年来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利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及现场实测资料分析等科研手段,对天津港深水航道的建设、南疆港区的扩建、南北防波堤的延伸及东疆港区海岸一期工程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1)天津港海域开挖建设深水航道从自然条件方面是可行的;(2)海河口北治导线南移,使两治导线间距由1900 m缩为1200 m。既能满足泄洪要求,又能扩大南疆的用地面积;(3)防波堤延伸至16+0,港内的流态及泊稳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使天津港减少60%的淤积量;(4)试验结果对东疆港区东海岸一期工程人工沙滩的冲淤稳定性、港内的水体交换等,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升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泊位通过能力、提高卸船作业效率,在当前董家口港区矿石泊位使用率居高不下以及无新增码头投建的背景下,考虑2艘40万吨级矿船在吃水受限港池进行套泊作业的高风险系数,基于船舶操纵模拟试验,仿真40万吨级矿船在不同风、浪、流工况组合条件下进行套泊作业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40万吨级矿船套泊作业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套泊作业关键要素条件下,董家口港区可安全进行40万吨级矿船套泊作业。  相似文献   

17.
曾建峰 《水运工程》2021,(3):112-117
针对我国第一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的扩建,从现状航道通航饱和度、核心港区船舶流量上升趋势、船舶大型化及靠泊需求等方面对航道扩建必要性进行阐述,通过对延长航道乘潮历时与航道通航能力的适应性分析,合理确定航道扩建规模和方案,对航道扩建后的水流条件改善、回淤、尺度模拟、船舶进槽和靠泊时机的匹配性等扩建效果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在现有航道基础上增深至-23.5 m、拓宽至440 m的扩建方案,通航效果良好,可满足到港船舶安全过槽及一潮靠泊的通航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