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面介绍了三峡明渠汛期通航条件,论证了采用大功率推轮换推与施绞相结合措施,把明渠通航流量提高到35000m^3/s的可行性,为制定换推,绞滩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小南海枢纽河段河势及水流条件特点,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南海枢纽施工二期导流明渠通航条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明渠进口段炸除碍航礁石、出口段开挖新航槽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导流明渠原设计方案明渠进、出口段礁石碍航严重,通航水流条件差;优化方案通过整治措施显著改善了导流明渠的通航条件,保障了小南海枢纽施工二期长江上游航运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3.
淮河人海水道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治理淮河水患、造福全流域人民的重大举措.人海水道采用地下涵洞方式穿越京杭运河.地涵工程施工期间,京杭运河原航道封闭,改走新开挖的导航明渠.导航明渠平行于京杭运河东侧,与原航道顺接,全长750m,按二级航道标准设计,航槽底宽70m,河面宽度随水位变化略有不同,最低通航水位时为94.7m.  相似文献   

4.
随着三峡工程及一批支流航电枢纽的建设,部分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航道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改善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的通航状况,切实解决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出现的新情况,使库区通航支流水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小,有必要以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库区航道通航支流水域各种通航条件的深入研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船舶在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航道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5.
运用动量法和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策略,建立了三层前馈网络模型预报明渠侧面分流比.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后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预测明渠侧面分流比.  相似文献   

6.
采用物理模型的手段,研究了苍溪航电枢纽在各级通航流量下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的通航水流条件。结合工程河段河势条件,针对通航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引航道布置对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综合改善工程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本枢纽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问题。  相似文献   

7.
依据港口通航现状、港口发展规划、附近海域船舶交通现况,分析通航安全形势,预测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跨海路段施工期间,船舶交通流可能的变化和通航环境、通航秩序的适应能力,论证在施工期间存在的通航安全风险、主要问题及通航安全保障能力,并提出保障通航安全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湄洲湾航道自身通航的特点,选取对影响该航道通航安全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湄洲湾航道通航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把建立的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模型应用到湄洲湾航道水域,得到评价结果.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一些改进湄洲湾航道通航环境安全状况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工程概况 金塘大桥项目由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东通航孔桥、西通航孔桥、非通航孔桥及金塘侧引桥、浅水区引桥、镇海侧引桥)和金塘岛接线组成。其中金塘大桥第1I合同段由118m跨非通航孔桥和西通航孔桥组成。非通航孔桥为两联118m跨径连续梁桥,  相似文献   

10.
为对港区的通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辨识,以确保港区的通航安全及通航效率,本文引入熵权突变理论,深入辨识对港区船舶航行安全产生影响的主要风险源,建立港口船舶通航安全3级模式风险评价体系,将各项评价指标分为5个安全等级,最终得到港区通航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各安全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和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广州港为例,运用上述模型对港区通航安全进行风险评价,以得到广州港的安全等级.结果表明,广州港通航环境的危险等级为"比较安全",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航向控制系统的船舶动态避碰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航速矢量变化与船舶避碰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避碰机理),研究了结合船舶领域和速度障碍等方法的静态避碰机理,确定了不考虑船舶改向运动过程与周围环境变化前提下,本船可避让所有物标的航速矢量区间;建立了基于模糊自适应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船舶运动方程的航向控制系统,再现船舶改向过程中的航速矢量非线性变化;基于静态避碰机理和航向控制系统研究了船舶动态避碰机理,求解了符合船舶操纵运动过程的动态避碰改向区间. 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阔水域随机设置的多物标环境中,可得到符合航速矢量非线性变化的动态避碰改向区间集合 [?90°,?72°]、[31°,47°]、[62°,79°],受动态船舶主要影响形成改向范围为(?72°,31°)、(79°,90°] 的碰撞航向区间,符合船舶操纵运动对改向避碰的影响规律,可为实现船舶避碰辅助决策、自动避碰和动态避碰路径规划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ship-bank interaction on ship manoeuvring motion, planar motion mechanism (PMM) tests on a scale model of the KRISO very large crude carrier (KVLCC2) are conducted in different water depths in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CWC). The asymmetric hydrodynamic derivatives are defined to characterize the bank effect, and they are measured through the straight towing test with varying lateral displacements.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hydrodynamic derivatives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test data of the Fourier integral and mathematical regression model. The rudder and heading angles required at equilibrium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ship-bank distanc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manoeuvring model. The directional stability with varying ship-bank distances is studied in terms of eigenvalue analysis. Analysis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shows that the KVLCC2 model ship appears inherently unstable for keeping course in deep and shallow water conditions. When the ship-bank distance decreases, the increasing ship-bank interaction can dramatically affect some parameters of the criteria for course keeping.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内河船舶流特性,基于船舶制动机理,分析了船舶制动距离与船长、航速的相关性,给出了制动距离的经验公式,考虑驾驶员经验对实际制动距离的影响,建立了船舶跟驰间距模型。结合江苏地区机动单船、顶推船队、拖驳船队3类船型实例分析,通过与内河船舶领域长轴经验值、100t机动单船的分段线性模型结果的对比,确定了间距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3类船型的制动距离分别与单船、船队、最大单驳长度相关,计算长度系数分别为5.98、2.73、17.41,前2类船型的制动距离与航速的平方成正比,拖驳船队与航速的0.85次方成正比;驾驶员的制动操作系数、操作指数应取0.78、2.5。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无动力船舶种类中的舾装船舶吃水较低的特殊性,文章对拖带无动力船舶时拖轮功率配置五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各自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从而为无动力船舶拖轮功率合理配置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hips towards large scale, high speed and light weight, ship hydroelastic responses and slamming strength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a time-domain nonlinear hydroelasticity theory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ship motion and load responses in harsh regular waves.Hydrostatic restoring force, wave excitation force and radiation force are calculated on the instantaneously wetted body surface to consider the nonlinear effects caused by large amplitude motions of ship in steep waves. A twodimensional(2 D) generalized Wagner model and a one-dimensional(1 D) dam-breaking model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impact loads caused by bow flare slamming and green water on deck, respectively; the impact loads are coupled with the hydroelastic equation in time-domain. Moreover, segmented model tests are carried out in a towing tank to investigate the wave and slamming loads acting on the hull sailing in harsh regular head waves and also validate the nume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量化分析模型对潜艇潜在故障源进行分析,并通过频段因果性检测解决M IM O模型各输入源的优先权问题,从而方便地得到了各源相对于叠加场的贡献百分比动态曲线,以用于潜艇声学故障的预报.给出了潜艇声学故障预报的一般流程,并阐述其应用步骤.用一个水池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京杭运河徐扬段船舶污染综合整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京杭运河徐扬段船舶污染进行综合整治是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调查掌握京杭运河徐扬段沿线船舶污染物回收处理设施现状和对京杭运河徐扬段未来船舶流量、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基础上,制定了京杭运河徐扬段船舶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方案,并对综合整治工程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确保本工程顺利实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挖掘海量AIS数据, 提出了一种新的航道水深信息获取方法, 即构建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 采用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对历史与在线的AIS数据进行清洗和修补, 生成船舶运动轨迹; 选定船舶航行区域的时间与经纬度,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吃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不同安全航行区域的船舶分类, 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并补齐AIS数据中缺失的船舶最大吃水信息; 分割船舶历史轨迹, 当子轨迹的时间间隔在10~20min时, 采用Spline插值方法对船舶轨迹中的丢失数据进行插值; 采用凸包构建同类船舶的安全航行水深区域图, 将不同吃水类型船舶的安全航行水深区域图合并, 得到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合并图; 将不同吃水类型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合并图与航道图叠加, 得到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试验结果表明: 当聚类算法参数设置为4时, 聚类后得到4类船舶, 对应的船舶最大吃水范围分别为0.1~4.8、4.8~6.6、6.6~10.0、10.0~13.0m, 对应的至少可通航船舶吃水分别为1.8、2.4、3.3、5.0m, 说明船舶最大吃水与至少可通航船舶吃水呈正相关关系; 构建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在电子航道图中覆盖了86%的航道, 并与航道图的深水部分重合率为80%, 因此, 构建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能反映航道水深的真实情况, 满足不同类别船舶的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城背嘴滩位于长江上游泸渝河段泸县弥沱镇附近.该滩上段紧接一半径仅220m的急弯,是泸渝段著名的弯、浅险滩.本文介绍的长江城背咀河段滩险整治船模通航试验表明,80m航漕方案与60m航漕方案均可满足1000t级船队通航要求,但各有优缺点.80m航漕方案航漕流速稍高于60m航漕方案,因而船队上行航速略低;但从冲淤的角度来讲,80m航漕方案略优.船模试验还对船队的航线和驾驶方式等提出了意见.船模试验为该滩整治提出了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内河船闸是水利枢纽中应用较广的通航建筑物。本文以杨家湾船闸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内河船闸结构的主要病害,基于在线自动监测与人工巡检相结合的策略进行了结构运营安全监测评估系统研究。包括:监测项目的选择及测点布置、人工巡检项目内容、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构成等内容。根据内河航道通航特点以及船闸结构特点,进行了数据查询与管理子系统、结构运营监测预警系统研究,给出了船闸结构性能监测参数统计预报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船闸结构综合评估模型,给出了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评估的主要控制项及权重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