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光  吕敏  魏玲  黄勇 《水运工程》2021,(10):291-294
船闸检修闸门为工作闸门和闸室检修时使用,考虑总平面布置、启闭设备能力以及降低土建工程费用,检修闸门门重成为船闸金属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桁架式检修闸门利用型钢代替实腹式检修闸门腹板,门重较同尺度实腹式检修闸门大为降低,在信江、赣江以及京杭运河多座船闸已有应用。对于山区河流高水头船闸,桁架式与实腹式检修闸门应用存在一定重叠。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水头作用下桁架式检修闸门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验证特定尺度下桁架式检修闸门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给出桁架式检修闸门的推荐水头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和提高岷江航道的通行能力,以犍为船闸为依托工程,研究分析了船闸检修中采用浮式检修叠梁门+起重船方案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岷江大件船舶货运量,科学选择船闸的停航检修时机,为岷江航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葛洲坝船闸浮式检修门(以下简称浮门)是葛洲坝船闸检修设备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停航期检修中起下游挡水作用,为闸室廊道、下游人字门等检修项目提供无水环境。葛洲坝船闸浮式检修门快速精准对位,是提高葛洲坝船闸停航期检修效率的基础。浮门快速精准对位主要分为3个步骤:浮门门体入槽、门体对位、快速沉浮。通过分析葛洲坝船闸浮式检修门对位现状,从浮门影响因素入手分析研究葛洲坝船闸浮门快速精准对位。  相似文献   

4.
船闸的施工工序很多,其中闸室墙砼施工、大型闸门的吊装、过闸公路桥板梁的预制和安装是很重要的工序,需要大型设备来完成。以往闸墙施工中都是用小片模板组装成大片的内模和外模,多次撤装费事费力。大闸门的吊装一般是用大吨位汽车吊开进闸室作业。过闸公路桥板梁的预制用门吊施工,板梁的安装用两台大型汽车吊来完成。本文介绍的船闸施工多用途门吊在完成了闸墙施工以后可以用来吊装大型闸门,闸门吊装完毕以后可以预制板梁和安装板梁。这种门吊最大限度的得到了利用,为提高施工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顾斌 《中国水运》2009,(11):121-122
船闸大修工程中,使用叠梁式检修闸门进行挡水,能够快速作业,缩短工期,减小船闸大修对航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船闸,其人字闸门和检修闸门均为大型闸门,是我国同纬度寒冷地区第一座船闸,特别是需在流冰期运行、需在长达5个月低温期(最低温度可达-40)℃低温越冬,使钢结构的设计较南方非冰冻河流的船闸设计增加了一些技术难度,设计关键控制点多、难点多。船闸的人字闸门和检修闸门的设计实践证明设计思想及相关理论是正确、可靠和先进的。为寒冷地区类似闸门的设计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株洲二线船闸人字门为超大型闸门,控制闸门的变形量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船闸启闭机集中布置在闸首上部,需充分考虑吊装及检修方便。闸门门体结构进行多方案布置,分别进行结构计算,研究结构本身抵抗变形的能力,对闸门的附件进行优化设计。启闭机布置采用两种方案,并进行优缺点比选,重点考虑吊装、检修、通行、美观等因素。结果表明,闸门采用多主横梁+八隔板+水平次梁的方案刚度最好,防护系统及人行桥优化设计后更趋合理,启闭机布置采用空箱+吊物孔电动盖板方案,实现了吊装检修和通行方便。  相似文献   

8.
耿希明 《中国水运》2014,(7):163-164
介绍了三峡船闸检修施工中人字门背拉杆调整的要求、必要性及调整施工过程中应力测试方法,应力测试设备、测试工装的应用实践,为类似大型船闸检修人字门背拉杆调整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闸门是一个船闸的核心部件,闸门吊装则是这个核心部件中的核心工艺,是船闸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闸门吊装的施工快慢及品质制约着下一步施工的开展,其施工速度对总工期的影响较大.文章从韩庄复线船闸工程的上下闸首闸门吊装工艺进行施工总结分析.闸门分节吊装对比整体吊装在施工中成本较低、施工进度较快,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下坝船闸6梁式钢结构事故门的设计思想、总体布局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升船机承船厢断面系数较小,船舶进出船厢是一个复杂的三维水流与船舶运行耦合的问题,水力学问题十分复杂。需要根据船舶航行下沉量制定合理的船舶吃水控制标准和船舶航行方式,防止船舶发生触底以保障船舶航行及船厢对接安全。首先介绍了船舶进出船厢过程中船舶航行特性,分析船舶下沉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概述前人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总结相关经验公式。其次,针对船舶进出船厢这一过程,对比分析了各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最后提出未来船舶进出升船机船厢下沉量研究工作的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传统船舶舱群配载算法在集装箱分布排列最优计算过程中,忽略了空间分布的约束条件,导致计算结构的适应值非最优值,降低了船舶空间使用率,增加了船舶运输成本的投入。因此,提出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研究。通过建立船舶舱群配载约束条件模型、配载分布数据模型与自适应优化模型,完成对集装箱船舶舱群配载过程中集装箱分布适应量的约束优化,通过对分布适应函数量的条件约束,获得分布最优量,完成优化计算。通过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在集装箱舱群配载仿真测试中的配载量大于传统算法的配载量,提出优化算法效果明显,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船行波的两种算法,着重运用Flory-Remery算法通过OPTIMOOR系泊软件,结合巴基斯坦某港7.5万吨级煤码头,分析临近进港航道建设码头泊位时船行波荷载对码头泊位上系泊船的影响,并提出不影响系泊船正常作业的临界航速,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集装箱班轮运输中船舶燃油补给问题,分析船舶航速变化对燃油消耗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推导出船舶航速与船舶往返时间及船舶油耗之间的关系式,以连续多航次船舶燃油补给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加油港与加油量为决策变量,建立周计划内考虑航速的集装箱班轮燃油补给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利用分段线性逼近函数对模型进行等价转换.以某航运公司的亚欧单航线为仿真实验,依次分析港口时间窗、船舶类型、燃油价格及船舶油舱容量等因素对船舶燃油补给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同时决策船舶加油港的选择、加油量的大小及航速的调整,比传统模式更能节省油耗和成本.  相似文献   

15.
双船系靠LNG泊位对系泊稳定性要求高,而目前尚无船行波对双船系靠泊稳定性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以Flory-Remery单船系泊船行波荷载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双船系靠泊位的特点予以修正,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船行波过程对双船系靠泊位系泊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典型系泊条件下,双船系靠泊位系泊倒缆受力及纵移运动量受船行波影响最大,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50 m时系泊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00 m时系泊稳定性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50 m时系泊稳定性基本不受船行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障在台风等恶劣海况下码头系泊的安全性,尤其是处于中间位置船舶的系泊安全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抗台风码头系泊方案研究,以确保码头双船并排系泊在台风等恶劣海况下的安全性。码头单船的常规系泊问题在现阶段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主要依靠数值模拟仿真以及模型试验,可以得到一套比较完整的系泊方案。码头双船系泊问题在现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双船码头系泊对单船码头系泊在系泊形式、水动力特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码头双船并排系泊的特殊性需要重点研究,分析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码头多船并排系泊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低迷中呈现新的复苏趋势 全球杂货运输需求依然疲弱,Clarkson下调2016年世界杂货海运贸易量增速至1%,其中糖、水泥、铜精矿有望保持5%以上的增幅,钢材和木材预计分别增长2%和1%.中国钢材出口延续增长,全年有望突破1亿吨;铁道机动车辆及风机出口下滑明显;但对外承包工程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维持增势.目前全球共有多用途船3228艘、2962万载重吨.上半年已交付33.8万载重吨,全年预计交付1 20万载重吨,运力存量依然较大.2016上半年,Clarkson 2.1万和1.7万吨多用途船租金均值分别为9258美元/天、8217美元/天,同比下降8.3%和6%.  相似文献   

18.
唐军 《船舶》2007,(5):1-2,6
根据目前造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船舶是解决船舶工业中能源和原材料巨大消耗、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日益破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介绍船舶的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工艺,进一步指出绿色制造更多的是创造社会效益,为人类造福,是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航运业的发展注定会与金融业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说到航运金融的重要性,很多人会联想到船舶融资对GDP的贡献、对航运企业发展的帮助等。但笔者希望强调的是,一国航运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地位,航运金融环境成熟,  相似文献   

20.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由于存在外部的相位干扰,常常导致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不完整,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在船舶尾迹图像识别与跟随时,其图像质量也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当电磁波信号照射到船舶目标时,其船体的散射系数会造成较大的不确定,此时的SAR图像中的尾迹图像的斑点噪声会发生非线性的变化。本文主要设计一种算法,能够显著降低这种非线性的变化,进一步增强SAR图像的质量,在对噪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增强尾迹SAR图像的识别成功率,同时改善船舶尾迹细节特征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