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测定了低硒大骨节病病区粮对大鼠软骨溶酶体组织蛋白酶D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软骨溶酶体游离组织蛋白酶D及酶的总活性病区组均显著高于加硒组和西安组。大鼠软骨碱性磷酸酶活性病区组显著低于加硒组和西安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及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分别检测了各组大白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淋巴细胞计数,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检测了各组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同时测定了各组的肝硒含量,结果表明,病区粮组的淋转率明显低于非病区粮组(P<0.02);病区粮加硒组和病区组相比有所提高:但不明显(P>0.2);病区粮组和加硒粮组的T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非病区粮组(P<0.005)。病区粮组CIC及肝硒含量均低于其他两组(P<0.02),提示:病区粮因素可导致大白鼠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病区粮加硒并不能完全纠正病区粮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同位素衍生物分析法及整体示踪法等核医学手段,分别测定了各组大白鼠血浆铁蛋白、血浆非饱和铁结合力(UIBc)、~(55+53)Fe 对各有关组织的24小时参入率及24小时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病区粮组的血浆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区组(P<0.05)、血浆 UIBC 显著低于非病区组(P<0.05);病区粮组的血浆~(55+59)Fe24小时回收率显著高于非病区(P<0.01)、软骨24小时回收率则显著降低(P<0.01),通过24小时动态观察,发现病区组动物肾、骨、软骨内~(55+59)Fe 的代谢水平及速率均较非病区为低,而血浆则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提示:病区粮因素可导致大白鼠体内铁的积聚,骨、软骨铁代谢速率降低;病区粮加硒后能显著改善这一病理变化,硒有加速铁在大白鼠体内代谢速率和经肾脏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用克山病区低硒粮(低硒组)、病区粮加硒(加硒组)及本校动物中心常?饲料(常规饲料组)分别喂养大白鼠,观察心肌和血浆cAMP、cGMP水平的变化以及结扎冠状动脉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硒组心肌和血浆cAMP含量比常规饲料组明显减少(P<0.01),病区粮中加硒使心肌cAMP水平接近常规饲料组,各组鼠结扎冠脉后缺血区心肌cAMP均高于非缺血区(P<0.05)。加硒组、常规饲料组缺血区与非缺血区心肌cAMP和cGMP之差值小于低硒组。缺硒、缺血时,心肌cGMP变化与cAMP相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克山病病区低硒粮喂养的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 ,分别用低硒饲料、低硒饲料加硒、低硒饲料加褪黑素灌胃饲养 ,观察大鼠体质量增加情况。 12周时检测血Se、血GSH Px活性、肝组织MDA水平及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12周时低硒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血Se、血GSH Px活性较加硒组 (对照组 )显著降低 ,肝组织MDA及光镜下肝脏病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加硒组与褪黑素组MDA无显著差异 ,光镜下两组均未见肝坏死。结论 褪黑素可预防克山病病区低硒粮引起的大鼠肝脏损伤 ,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饲克山病病区粮 (Se 0.041PPm) 与病区粮加硒 (Se 0.25PPm) 两组仔猪的心肌和肝脏及大白鼠肝脏溶酶体组织蛋白酶D,透明质酸酶活性。病区粮仔猪心肌和肝脏组织蛋白酶D和心肌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加硒组仔猪,但肝脏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增高不显著。病区粮组大白鼠肝脏组织蛋白酶D的活性亦非常显著高于加硒组大白鼠,但透明质酸酶活性增高不显著。实验结果初步表明病区粮组仔猪和大白鼠心肌和肝脏的两种与蛋白质,粘多糖分解代谢有关的溶酶体酶异常。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对病区粮及病区粮加硒喂养大鼠心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病区粮加硒组大鼠心肌线粒体CCO 活性较病区粮组明显升高,并均定位于线粒体嵴膜和内膜,而病区粮组除一例大鼠心肌线粒体CCO 表现明显定位异常外,其余均未发现明显定位改变。  相似文献   

8.
1.本实验提取了大白鼠肝脏的核酸,并测定了核酸中的硒含量。2.克山病病区粮喂养的大白鼠肝脏中核酸含量与核酸中硒含量均低于病区粮加硒组,亦低于西安粮组。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报道采用改良的全血化学发π法测定硒对饲以克山病病区粮大鼠白细胞吞噬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SD纯系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依次用克山病病区粮,病区粮加硒和非病区粮喂养1个月后,测定3组大鼠的肝硒水平分别为58ppb(Ⅰ组)、628ppb(Ⅱ组)、736ppb(Ⅲ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数/L,×10~(-9))结果分别为14.07±1.268(Ⅰ组),11.76±1.049(Ⅱ组)、13.89±0.791(Ⅲ组),3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化学发光积分值(cpm/白细胞)结果分别为7.267±0.855(Ⅰ组)、10.324士1.026(Ⅱ组)、13.061士1.589(Ⅲ组),经统计学处理,Ⅰ组和Ⅲ组之间差别非常显著p<0.01,Ⅰ组与Ⅱ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硒对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影响;但低硒大鼠白细胞的吞噬氧化活性低下,补硒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氧化活性。此为克山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克山病病区低硒粮喂养大鼠,动态观察硒对心肌线粒体鱼藤酮不敏感的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RINCR)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病区粮喂养30d后心肌硒含量和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明显下降,补硒可维持心肌硒水平和GPX活性接近常备饲料组大鼠水平或超过之。病区粮喂养30和60d时,心肌线粒体RINCR活性明显降低;至90d时有所恢复,但仍低于补硒和常备饲料组。补硒60和90d时,RINCR活性明显高于病区粮组,于90d时与常备饲料组已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克山病病区粮喂养大鼠心肌线粒体RINCR活性下降,补硒可部分恢复之,提示病区粮中除低硒外,还可能存在其它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 多年来对克山病的研究证实,克山病的发病是与低硒的地理环境有关,病区人群全血中硒的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区人群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水平亦低于非病区人群。从病区粮所饲养的仔猪心肌细胞膜、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脂质过氧化物的累积和血清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高于加硒组等可看出由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导致机体抗过氧化物作用降低,生物膜之脂质产生过氧化反应而引起代谢物的紊乱,最终引起细胞坏死。这是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清除脂质过氧化物方面说明低硒和含硒酶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12.
用克山病病区低硒粮饲料喂养大鼠14周,观察补硒(亚硒酸钠或硒酵母)对血小板血栓素A2(TXA2)生成、聚集性和5-羟色胺(5-HT)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补充两种硒制剂均可增加低硒大鼠血浆硒水平和血小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血浆TXA2含量、ADP诱导的血小板TXA2生成、聚集性和5-HT释放率;②补硒对低硒大鼠血浆前列环素和血小板5-HT含量无明显影响。研究说明,补硒可降低病区低硒粮喂养大鼠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正> 自1965年硒实验性予防克山病试点取得初步效果以来,经过广大地学及医学工作者的努力,已对病区外环境(水、土、粮)及内环境(人的血、尿、头发)中的硒含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对比工作,看到了全国克山病流行地区内外环境中的硒含量普遍的低于非病区。尿硒负荷试验看到病区居民口服硒后,保留率大于非病区居民。病区水粮饲养的动物及硒~(75)代谢实验证明病区组动物脏器对Se~(75)的吸收量高于非病区组。病区人群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也低于非病区人群,处于低硒状态。目前已认为硒的缺乏构成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克山病病区低硒粮和病区粮加硒饲料喂养大鼠30~90d,分别于30d、60d和90d时测定了大鼠全血硒(Se)、血清铜(Cu)、锌(Zn)、铁(Fe)、锰(Mn)、钴(Co)、钙(Ca)和镁(Mg)含量,以探讨硒对大鼠血清中上述元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克山病病区粮可使大鼠血Se含量明显降低,但Se水平的变化并不影响血清中Cu、Zn、Mn及其它所测元素的含量;②补硒可提高低硒大鼠血Se水平,但是血清中所测上述元素含量并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OKT系统单克隆抗体检测克山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存在明显异常;用小鼠胸腺细胞生长法检测病区粮喂养大鼠的IL-2活性,发现实验组明显低于非病区粮对照组,但病区粮加硒组大鼠IL-2活性有显著提高。提示克山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病区粮因素能够降低大鼠的T细胞功能,微量元素硒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不同病情大骨节病区和两个非病区学龄儿童的血硒、尿硒和软骨代谢成分-尿氨基多糖及羟脯氨酸的含量.观察到远离病区的非病区组血、尿硒明显高于其它实验组,近邻病区的非病区组与病区组间仅有血硒的差别。血硒与尿硒相关分析表明,非病区组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而病区组的相关系数趋于零。提示单纯以尿硒估价机体的硒营养状态不够全面,应结合血硒综合分析。尿硒与尿液4项生化指标均为正相关关系,尤以病区组相关更密切。此外,本文初步探讨了不同病情尿液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硒及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对大骨节病 (KBD)病区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KBD病区人体血硒含量 ,GPX活性 ,红细胞C36R花环率和IC花环率及血清RCIA促进率和抑制率 ,以及补硒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①病区人体血硒含量、GPX活性和红细胞G3bR花环率明显低于非病区 ;血清RCIA抑制率明显高于非病区 ;②病区人体IC花环率 ,血清RCIA促进率与非病区人体无明显差异 ;③补硒 1 2周后 ,血硒含量 ,GPX活性 ,C3bR花环率明显提高 ;血清RCIA抑制率明显降低。④病区人体普遍处于低硒状态 ,且红细胞免疫功能均低下。结论 KBD病区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血清RCIA抑制因子增高是低硒所致的一种普遍效应 ,而不是KBD病区人体所特有。  相似文献   

18.
1.本文叙述了心肌碎片丙酮酸脱氢酶系和心肌细胞呼吸测定法。2.克山病病区粮组大白鼠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明显低于加组硒和西安组。3.克山病病区粮组大白鼠心肌细胞耗氧量较加硒组减低。4.简述了硒在克山病发病学上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克山病病区低硒粮、病区粮加Na_2SeO_3及常备饲料分别喂养Sprague—Dawley纯种大鼠1~3个月,动态观察了大鼠心肌细胞膜Na~+,K~+—ATP酶(Na~+,K~+—ATPase)及5'一核苷酸酶(5'—ND)活性变化。结果发现低硒组大鼠心肌细胞膜Na~+,K~+—ATPase和5'—ND活性从实验的第1到第3个月均明显低于补硒组和常备饲料组大鼠;低硒组大鼠肝脏和血浆硒含量及红细胞和肝脏的GSH—px活性也明显降低。补硒可使上述各项指标接近常备饲料组大鼠水平,表明硒对心肌细胞膜有稳定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同位素活体参入的方法,观察了饲克山病病区粮组和加硒粮组大鼠肝~3H—亮氨酸参入比放射性的变化,同时测定了肝硒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TBA值。发现病区组大鼠肝线粒体参入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肝硒含量明显降低,而TBA值却显著升高。此改变提示,病区组大鼠肝抗过氧化能力低下,脂质过氧化物及其代谢产物堆积,导致线粒体蛋白质合成障碍,这可能是内环境缺硒时动物组织细胞呼吸酶活性降低,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