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结合某大跨度隧道特大型塌方事故,分析了塌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监控量测方案和处治原则,并制定了塌方处治方案,为类似大跨度隧道工程的塌方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风化砂岩地区修建的隧道由于围岩结构层之间粘聚力低,容易出现掉块及滑塌等现象。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为背景,针对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塌方现象,分析了塌方成因与处治措施,并采用智能应力应变监测技术,收集病害处治处实时的隧道围岩应力与应变数据以及支护结构健康情况等信息,反馈支护结构工作状态,以判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为后续类似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隆田隧道大型塌方事故,分析了塌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监控量测措施及处治方案,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的塌方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软弱黄土隧道塌方处治效果,文章以宝天高速某隧道洞口段塌方治理工程为依托,分析了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超前大管棚与注浆小导管相结合、洞内与地表共同治理的综合处治措施,并通过现场实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处治效果。结果表明:地形浅埋偏压、设计偏于不安全、降雨通过地表裂缝浸泡围岩等因素最终导致隧道坍塌、地表塌陷;处治后塌方段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变形及受力在20 d后趋于稳定,且均未发生异常变化,处治效果良好;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规律基本一致,相关变化值都在规范的允许范围之内,处治后隧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塌方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河南某隧道工程的冒顶塌方情况及其主客观原因,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隧道通过冒顶塌方段的结构稳定性及施工力学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为今后隧道的冒顶塌方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某浅埋大断面隧道冒顶塌方情况,分析了塌方体形态特征,指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是隧道塌方的影响因素,并从力学角度阐述了塌方的机理,开展了塌方段围岩稳定性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处治建议,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总结公路工程隧道塌方成因基础上,对隧道塌方的治理原则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实例,详细分析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实践可知,隧道塌方治理过程中,合理的应用管棚及小导管注浆技术,且严格做好支撑面的控制,能够切实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筑隧道,易发生塌方事故,极大地影响工程建设。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在分析隧道塌方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隧道塌方的处理和防治措施,对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路基病害养护处治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力求根治的原则,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处治方案。本文选取了皖南山区某高速公路高边坡路段的塌方综合养护处治案例,从病害成因到处治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对高边坡路段的养护管理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福建省漳永高速公路上坪格隧道塌方案例,文章在分析其塌方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处治措施,并采用荷载-结构法对变更后塌方段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强度进行了验算。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较差施工质量和不合理开挖工法是导致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在塌方荷载作用下,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弯矩较大值发生在拱顶、左右拱腰、左右拱脚和仰拱部位,这些部位在施工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初期支护危险截面的最小安全系数为1.93。二次衬砌危险截面的最小安全系数为2.43。均大于国家隧道规范规定值,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山东马莱高速公路上虎峪隧道塌方及不良地质处理过程,包括塌方原因、处理方案、技术措施、效果分析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隧道施工中常遇到的塌方事故,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处理塌方的程序和技术要点,为同类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介绍常用隧道塌方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厦蓉高速公路AT20合同段滚玉隧道的塌方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长导管穿越和CRD结合的塌方处理方案,并阐述了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及要点,探讨了方案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十天高速公路石庄隧道施工为例,对该隧道浅埋软弱地质段的塌方冒顶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塌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内外结合的塌方处理方案,并阐述了方案的关键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王家岭双连拱隧道右线塌方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宜万铁路王家岭隧道双连拱施工与右线塌方处理方案,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着重介绍了隧道塌方处理措施及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湿陷变形方式下黄土地区地铁隧道周围土体的沉降量变化规律,研制出一种测量黄土在均匀湿陷、不均匀湿陷时沉降量的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由模型箱、流速控制系统和沉降量测量系统组成。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黄土在遇水后的湿陷变形规律进行总结,并对黄土地层在两种不同浸水方式下隧道围岩土体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均匀湿陷最终累计沉降量大于均匀湿陷最终累计沉降量,说明不均匀湿陷对地铁结构物的危害更大;两种湿陷变形方式均为隧道中线附近沉降最大,因此,施工时应该重点加强隧道中线的位移监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均匀与不均匀湿陷对黄土地铁隧道变形影响,研究结果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隧道建设中施工把控及灾害规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九岭山隧道塌方治理及塌方治理效果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吉高速公路九岭山隧道是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当隧道开挖至ZK102 217时出现了塌方,滑塌范围高约19 m、宽约13 m,塌方量为4 000 m3。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围岩结构(弱风化板岩,钙质或硅质胶结,岩质坚硬,呈块状镶嵌结构)及地下裂隙水是产生塌方的主要原因。采用的处理措施是加强区段支护、回填塌腔、提高松散体的整体强度,并采用"稳住塌方区、固结塌体、超前加固"的分阶段处理方法。施工中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φ42系统小导管压浆固结等措施;开挖采用正台阶法以及拱脚加设锁脚小导管、侧壁施作中空注浆锚杆等措施;通过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手段对塌方处理效果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二次处理。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红岩山隧道水文地质情况及冒顶塌方现场具体状况,从排水及加固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隧道溶洞坍塌冒顶处理方案,并对方案的加固处理效果进行了监控量测。监测结果证明,该方案能有效处理隧道溶洞坍塌冒顶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二道垭隧道塌方原因分析与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在断裂构造带附近的长大隧道洞室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出露往往复杂多变,因此,复杂的地质条件特别是软弱围岩常给长大隧道施工带来重重困难。文章结合二道垭隧道在软弱围岩施工过程中的塌方事故,分析了导致塌方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处理方案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山区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处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喀斯特山区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口滑坡、崩塌、偏压,洞身冒顶塌陷、突泥涌水、溶洞及变形等各种地质灾害处治方案制定成为隧道施工的关键。文章结合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的地质灾害实例,探讨了喀斯特山区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