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抓斗起重船作业的散货锚地水转水过驳工艺,粉状物料作业扬尘大,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必须用新的工艺来代替。本文论述了解决粉装物料锚地水转水过驳作业环保问题的连续螺旋卸船装船过驳工艺及过驳设备船设计使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铝土矿的含水量较大,安息角大,粘连性较强,装卸过程中容易出现粘料甚至堵料的现象。系统可靠性是铝土矿装卸工艺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结合已有铝土矿装船码头的生产作业的现状,讨论了三种前沿区域的装船工艺方案。以铝土矿通过公路运输到达码头为前提,提出了四种堆场区域的堆取料方案。并从装卸作业效率、环境污染、运营能耗、设备投资、堵料可能性、系统可靠性等方面详细地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通过梳理总结铝土矿装卸工艺方案,可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装卸作业安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将港内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和外集卡交通流分离。水水中转是世界上许多集装箱枢纽港的主要集散方式。水水中转比例不同,码头海陆侧进出港箱量的比例随之不同,对水平运输系统的要求也不同。针对目前已建或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交通分流工艺对水水中转比例适应性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水水中转比例高且可调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交通分流工艺,并对该工艺水水中转比例调整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无泥舱自航挖泥船、自航满底泥驳与双侧吹泥船及其组合作业所采用的艕带装驳疏浚工艺与艕带转吹吹填工艺及其在天津港水深维护疏浚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认为根据具体疏浚工程量身定做出疏浚吹填组合船组是未来疏浚业前沿装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应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建立了集装箱码头水转水装卸工艺系统仿真模型;针对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水转水装卸工艺设计了2个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优化集装箱水转水物流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洋山深水港集装箱“水水中转”集疏运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水中转”集疏运是港口集疏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亚枢纽港目标的提出,上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对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的集输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集疏运的现状,研究洋山深水港现有水水中转集疏运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试图研究通过相应对策来完善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集疏运体系。  相似文献   

7.
《舰船科学技术》2015,(9):40-45
采用RANS方法结合SST k-ω模型计算了某调距桨的敞水性能。通过对桨叶表面的压力积分得到水动力转叶力矩。对于J=0的系泊工况,采用多项式函数外插法求解水动力转叶力矩,以避免数值计算在超低进速系数条件下容易发散的问题;同时采用数值方法计算离心力转叶力矩。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螺距下的敞水特性、水动力转叶力矩系数和离心力转叶力矩系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验证本文所提方法在调距桨转叶力矩求解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日本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所制造的UC-25轮胎起重机,具有卓越的起吊能力,作业高效率。该超重机作业半径3.6米,最大起吊能力25吨,可以担负各种重物的超重作业,应付恶劣条件下的连续作业。强而有力的绞车,卷筒带有特殊绳槽,钢索不易卷乱,从而有效地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离合器转筒与制动器转筒是分别安装的,散热性能好,在一般港湾装卸、磁盘起重、抓斗作业等连续作业中  相似文献   

9.
船舶除锈用水作业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的内舱、外表面和甲板的除锈除漆是修船工程的重要环节。文章在总结传统除锈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全面采用集超高压旋转水射流技术为核心的平面清洗器来应对各种表面的除锈作业。在250MPa、50L/min的水射流工况下,以40~60mm不变的最佳靶距和直径300mm的旋转纯水射流。同时采用专用执行机构和爬壁机器人作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安全、环保的大面积表面除锈作业。这一用水作业的新工艺研究,将全面促进修船除漆工艺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大连港集装箱水水中转量达到343万TEU,占全港集装箱吞吐总量的37%。本文对大连港在新常态下发展集装箱水水中转进行SWOT分析,针对大连港发展水水中转的大环境提出转型升级、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四流合一"、加强境内合作等建议,以期促进大连港集装箱水水中转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曹斌 《港口装卸》2001,(6):27-28
卷钢是港口钢材装卸作业中的一个常见货种,港口中转量很大,因此各港都高度重视对其装卸工艺和索具的研究.张家港港埠公司在多年的卷钢装卸实践中,为提高货运质量和效率,成功研制了适用于小驳船落驳和堆场转栈分票的专用卷钢索具,形成了卷钢索具的系列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对转桨水动力性能实时预报,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对转桨水动力性能预报模型。首先,采用低阶速度势边界元法建立对转桨水动力性能预报模型,通过调整来流速度和前后桨转速开展对转桨水动力性能多工况计算,从而获得构建神经网络所需的样本空间。建立适用于对转桨水动力性能预报的神经网络架构,通过训练使其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以某组对转桨为研究对象开展水动力性能实时预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可获得与边界元法精度相当的预报结果,但该模型与边界元法相比计算所耗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可有效实现对转桨水动力性能实时、快速预报。  相似文献   

13.
郑律 《船舶》2014,(4):17-21
以某典型转塔式FPSO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海洋工程水动力及时域耦合分析软件AQWA对FPSO及其系泊系统进行相关计算比较分析;首先通过ANSYS建模并且划分网格,然后通过AQWA-LINE,应用势流理论进行水动力分析,并分别选择914.4m、1800m、3000m作业水深,进行相应的静力计算、运动响应对比分析以及锚链张力的对比计算,得出FPSO的静力、运动响应以及锚链张力随水深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以时均化的雷诺方程结合标准k-ε湍流模式作为控制方程,采用混合面模型(MP)将对转桨非定常问题简化为定常,建立对转桨敞水性能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两对水下高速航行体用对转桨的敞水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及MRF模型预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数值模拟方法均能可靠地预报对转桨的敞水性能,预报精度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5.
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ANS)法,利用SolidWorks和Ansys分别进行螺旋桨建模和水动力计算。在3种不同的湍流模型下分别计算螺旋桨的敞水性能,结果表明SST k-ω模型与试验值贴合较好,为最佳湍流模型。通过对对转桨的桨距比和直径比的研究,得到两者的最优值,在该情况下对转桨的敞水效率最高,并通过尾流分析做了验证。为了比较对转桨与等效单桨的水动力性能,建立了等效单桨模型,在相同的功率系数下做比较,结果表明对转桨在效率提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国内船舶行业通常采用的涂装作业工艺基本分为以下3种:三相射流作业法,自吸附式爬壁装置抛丸作业法,超高压水作业法。三相射流是射流行业的前沿技术,集合了液体、固体、气体3种不同物质,形成统一的流体,产生不同的作用。三相射流作业法是以高压混砂水射流为核心,以混合射流形式达到高效清除胶层、油漆涂覆层、锈蚀以及表面附着物的目的。其优势是对油漆涂覆材料及表面杂物适应性好,几乎可以清除一切喷涂式表面附着物,效果较好。三相射流作业形式上分为前混式和后混式  相似文献   

17.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双吊具工艺可提升码头作业效率。以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双吊具作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系统、作业设备、作业流程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其作业工艺实现方式及其可支持工况。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作业工艺具有可行性、优越性、可推广性,可为同类码头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集中回收处理高压水射流清理船舶表面时产生的含有锈渣和漆屑的固液两相流废物,减少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根据真空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船舶高压水除锈真空回收系统工艺流程。通过对真空系统主要设计参数计算、真空泵选型、真空箱功能及结构设计等研究,完成了针对船舶高压水除锈作业专用固液流真空回收装置的设计。结果表明:该高压水除锈废物真空回收与分离排渣集成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有效抽速和真空度等)均满足产生必要的真空吸附力和回收效率的要求,真空箱具备足够的缓冲与储存空间,并具有固液分离、方便排渣的功能,满足船舶高压水除锈作业中固液流回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1自动化改造轨道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传统轨道吊吊具为四绳制,其倾转、侧移等功能均通过小车架倾转油缸或吊具自身配备的倾转油缸来实现,并且对箱和对位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操作,系统控制精度较低且无检测反馈。经自动化改造的传统轨道吊在作业过程中易出现吊具水平旋转、20英尺集装箱与40英尺集装箱作业跑位等问题,从而导致担箱、刮箱等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烟台港西港区一期矿石码头前期建设阶段货物长期堆存、无法转水路运输的问题,采用PLC控制系统改造的方式对码头现有桥式抓斗卸船机进行装船模式改造。在PLC控制程序中增加相应的装船控制逻辑及位置保护、速度限制等条件,并对CMS系统进行相应的位置保护设置,使卸船机抓斗和小车机构能按照装船工艺的流程稳定运行,从而实现采用卸船机进行装船的工艺。改造后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