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以人性化设计为出发点,分析了人性化设计对汽车销售展厅设计的必要性,通过对人性化设计手段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性化设计的汽车销售展厅的设计原则,旨在对人性化设计在汽车展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性化设计”的内涵角度,重点阐述满足人类生活精神方面的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从人性化设计的前提——满足人、人性化设计的目标——引导人、人性化的未来发展——启发人三个重要问题为出发点,多角度考虑“人性化”这一主题。研究室内空间特质,空间要素,以及空间与人、社会的发展。目的是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适合人性,并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引导人,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完美,使生活在空间中的人、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客车设计中的人性化要素,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人性化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常规设计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不同;研究了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主要有人行道设计、人行天桥设计等多方面,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步行系统人性化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步行系统人性化设计除具备使用功能外,还需满足使用方便、行走舒适、心情愉悦之要求。当人们在人性化道路上漫步时,心中会感到温馨和满足。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性化的道路设计。该文探讨城市道路步行系统人性化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供同行讨论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公交客车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城市内部运行的公交客车的人性化设计趋势,并提出了一系列人性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市民乘坐城市客车方式的研究,结合对城市客车工作人员以及市民的实际调查,分析城市客车人性化设计与研究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国内现有城市客车在人性化设计方面的主要内容,尝试性地提出城市客车人性化设计的程序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虽然城市道路里程不断增长,但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随着城市道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通行需求,而是对城市道路提出了便捷功能、观赏功能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即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因此,从分析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人性化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桥梁与居民关系密切,桥梁建筑的审美体现的是其精神本质。随着人性化设计观念的不断深入,桥梁结构彰显人性化的特点。社会的发展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受到关注,长远发展的目标被体现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全面分析和探讨了城市桥梁设计中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渗透,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现状和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设施在设计与设置时不仅要从保证安全、实行有效规范引导的角度出发,还要充分考虑到交通设施使用的方便性。使交通参与者在使用交通设施时感到方便、快捷、安全.即实现交通管理设施的人性化。本文运用交通工程学原理和交通心理学知识.结合本人实际调查,通过对目前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下一步对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设置的发展,并提出了以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程度进行评估,以检验道路交通设计设置的人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吴东升  卢永成  齐新  赵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67-70,84,M0009,M0010
洪都大道高架桥为在国内城市桥梁中首次全面采用预制节段拼装箱梁技术。设计提出标准等宽段采用墩梁固结、体外束为主预应力体系的大悬挑横梁双箱节段梁结构,变宽段采用支座体系、“分箱室、变挑臂”变宽度节段梁结构,是根据城市桥梁特点提出的新型节段梁结构,均属国内首次。对节段梁结构设计、超高渐变段设计、设计标准化、全寿命周期设计等设计要点,以及节段梁工厂化预制、快速化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达到桥梁造型美观、受力合理、经济环保、施工便捷的目的,在计划工期内顺利建成通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楔形盾构隧道管片拼装拟合设计效率,基于达索CATIA V6软件平台,分析管片几何结构模型建模与隧道设计曲线拟合原理。通过盾构管片参数换算,建立楔形盾构隧道管片环参数化建模标准库,设计函数运算关系并编辑脚本,然后以局部坐标系转换的方式实现隧道曲线参数化拟合,编写排版拟合程序,并应用排版程序分析不同楔形量对通用楔形盾构管片隧道曲线拟合精度的影响。最后,依托杭州市艮山快速路下沙段提升改造工程,对工程初设中直径为14 m的盾构管片进行建模排版模拟,结果表明排版程序计算结果满足工程需求,能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包鹤立  姜弘 《隧道建设》2022,42(Z1):376-381
为提高竖井建设的效率和安全性,采用垂直竖井挖掘机(VSM)进行装配式竖井施工。以南京市建邺区沉井式停车设施建设项目(1期)工程为例,系统介绍竖井工程的预制混凝土管片结构设计理念,包括管片构造、连接方式、受力情况、防水设计等;同时,在国外同类工程的基础上对管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次提出全通用管片设计理念,极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和质量。经现场应用证明: 圆形管片式竖井整体受力状况良好,防水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工程中常用的无衬垫接头抗弯刚度非线性的特点,采用描述接头轴力、弯矩及转角关系的解析公式,提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计算的迭代计算方法。基于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的工程背景,分析了接头抗弯刚度的取值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对工程中遇到的典型土岩复合地层中衬砌结构的受力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所提出的迭代计算方法简便易行,收敛较快,复合地层中衬砌结构的受力分布与均一地层中相差较大。复合地层的作用使得衬砌结构内力分布更不均匀,可能使得某一部分管片内力显著增大,设计时需要针对实际地层分布形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叶宇航  王建  徐文田  刘鑫  柳献 《隧道建设》2018,38(Z2):151-160
为得到能真实反应软土地基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特点又能保证衬砌结构安全的设计模型,结合广州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段大直径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现场实测结果,采用ANSYS软件研究适用于软土地基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的计算模型。基于反分析得到的设计模型,对水平侧压力系数、地基弹簧刚度、管片厚度、管片接头位置、管片分块数量等影响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性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 1)采用地基弹簧模拟底部反力并通过调整弹簧的范围可得到既能真实反映衬砌结构受力特性又能保证结构安全性的计算模型; 2)衬砌结构受力对侧压力系数和管片厚度敏感,对地基刚度不敏感; 3)接头位置变化和管片分块数量主要影响布置地基弹簧范围内的管片受力。  相似文献   

16.
杜闯东  王坤 《隧道建设》2011,31(2):171-174,185
结合目前正在施工的一条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针对施工中出现的管片上浮和管片环与环之间规律性的错台问题,深入研究和分析其根源,并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和设计优化,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消除了因管片上浮造成较大错台的技术难题;并对盾构隧道的管片环间抗剪方式、传力衬垫设计意义及止水条硬度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后盾构隧道的施工和管片设计等方面都能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晓东  喻钢  吴惠明 《隧道建设》2018,38(2):249-254
为解决传统方法对盾构管片建模重复性工作较多的问题,介绍基于Revit参数化技术,将标准盾构预制管片中的变量参数进行参数化处理,通过修改参数快速生成新的盾构预制管片的方法,且针对盾构管片错缝拼接工作繁琐、拼接位置不准确等问题,采用盾构管片旋转角度参数及盾构管片到参考点距离参数进行参数相关的处理,使盾构管片随距离参数的改变而自动发生相应角度的旋转,从而快速并准确地完成错缝拼接的方法。利用Revit参数化对盾构管片进行建模和错缝拼接的方法,能极大地加快建模的效率和拼装的准确率。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上海市虹梅南路盾构隧道管片的设计中,对虹梅南路越江隧道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上中路越江隧道采用Φ14.87m气平衡泥水盾构,经勘验该盾构的接管装置塞头损坏,为此进行了改进设计。文章叙述了接管装置塞头的改进设计以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通用环管片通过有序旋转拼装形成地铁盾构隧道,而管片楔形量的变化将影响通用环管片线路拟合及施工纠偏的能力。为明确地铁盾构通用环管片楔形量的计算方法,对计算管片楔形量的类似通缝、紧邻交错、非对称间隔交错和对称间隔交错4种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与比较,然后结合天津市滨海新区轨道交通Z2线工程,系统分析几种楔形量计算方法的线路高程拟合情况和不同楔形量通用管片对整个典型区间的拟合情况,最后提出地铁盾构通用环管片楔形量的多层次控制设计流程。研究结果表明: 对称间隔交错计算方法更适用于初步计算通用环管片楔形量,并且将最小曲线半径折减50~100 m能够更快地确定初步设计的楔形量,同时有必要对管片进行设计排版来验证计算得到的管片楔形量是否满足控制要求,并且在验算时线路高程拟合偏差是一项重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盾构管片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及验证管片设计是否合理,制作是否合格,对管片在地面进行1∶〖KG-*2〗1模拟拼装试验,研究了模拟拼装方案及技术要点、外部和内部支撑钢结构及管片的拼装,并对模拟拼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比较真实地体现了盾构管片在洞内的拼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