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催化剂选择实验中以γ-Al2O3为载体共制备了29种催化剂,优选出Cu Co La Ce-O γ-Al2O3为本实验最佳的催化剂.通过实验确定本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氧化剂24 mL/100 mL废水、反应时间70 min、pH<7、催化剂投加量为3 g/100 mL废水.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制备立方体形状CeO_2,用制备出不同CeO_2含量的CeO_2-Pt/C催化剂.经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分析和循环伏安(CV)测试表明:CeO_2富氧作用表现明显,该方法制备的含6%CeO_2的Pt/C催化剂活性最高,但当CeO_2含量过高时活性会迅速降低.抗硫测试中,低含量的CeO_2却拥有较好效果,CeO_2提供的氧对阴极Pt/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SO2的耐受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NaBH4为还原剂制备了三种不同原子比的PdCo/C电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旋转圆盘电极(RDE)技术对电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的引入使PdCo/C电催化剂的晶格常数较Pd/C减小,原子比为3∶1的PdCo/C电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氧还原活性和良好的耐甲醇性能.  相似文献   

4.
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Fe2O3催化剂,利用TG和XRD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醇酸反应制备乙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r、Ti和Fe的摩尔比为1∶3∶2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其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3∶1,催化剂用量(以0.25 mol乙酸计)1.0 g,带水剂用量10 mL,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8.5%.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Nafion膜表面负载Pt粒子,增大电解质与催化剂的有效接触面积.试验利用U型管装置还原Pt粒子.U型管反应装置可以确保在Nafion膜两边在浓度差和渗透压的作用下,在垂直方向的Nafion膜两侧的Pt离子在Nafion膜上充分均匀的还原成Pt粒子.利用此方法可以得到分散均匀、粒径尺寸在十到几十纳米的Pt粒子.对新方法与传统的Pt/C(1∶1)催化剂下的膜电极进行交流阻抗测试,新方法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6.
以Cr(NO3)3为Cr源,Na/ZSM-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基催化剂(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5%,7.5%,10%),分别在873 K和1 073 K下焙烧.采用FT-IR、XRD、BET和SEM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自主微型固定反应器上,采用CO2-TPD和H2-TPR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组分Cr2O3均匀的分散在Na/ZSM-5载体的表面,并且对催化剂的酸碱性和还原性有一定的影响.焙烧温度的不同对催化剂有很大影响,在873 K下焙烧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结构和形貌,而在1073 K焙烧的催化剂出现塌陷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硝酸酸化24 h后的科琴黑与四水合乙酸钴混合,在氨气气氛下经过不同温度的热解,制备出Co-N/C氧还原催化剂。XRD分析显示:科琴黑和四水合乙酸钴经氨气热处理后,生成了Co5.47N。在800℃热解后,Co-N/C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催化性能最好,在酸性和碱性电解质中,ORR的初始电位分别为0.87和0.91 V,峰电流密度分别为0.63和0.41 mA/cm2,半波电位分别为0.48和0.85 V。制备的PtCo-N/C催化剂分散均匀,催化剂粒径平均为2.59 nm。在酸性和碱性电解质溶液中,ORR的初始电位分别为0.97和0.96 V,峰电流密度分别对应0.44和0.45 mA/cm2,计算得到的ECSA分别为90.05和95.11 m2/g,半波电位分别为0.62和0.85V,具有良好的ORR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SnO_2/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蒸发法制备SnO2/CNTs复合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了SnO2/CNTs复合材料,对影响SnO2/CNTs复合材料的生长条件,主要是温度和环境压力等参数进行了研究.使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谱仪对样品进行了成分及结构测试,并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以温度900℃、压力0.08 MPa、保温时间120 min为参数制备的复合材料纯度最高.进一步分析了沉积理论,证明低温、高压利于SnO: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形貌钙的氧化物,并研究了其作为固体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性能.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钙的氧化物为六边形状和椭球状.60℃反应2 h的条件下,以六边形钙的氧化物为固体催化剂,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7.5%,高于椭球形钙的氧化物作为固体催化剂的85.6%.六边形状钙的氧化物优先暴露某一催化活性表面参与化学反应,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常见的球形结构,从而对生物柴油的催化转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形貌钙的氧化物,并研究了其作为固体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性能.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钙的氧化物为六边形状和椭球状.60℃反应2 h的条件下,以六边形钙的氧化物为固体催化剂,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7.5%,高于椭球形钙的氧化物作为固体催化剂的85.6%.六边形状钙的氧化物优先暴露某一催化活性表面参与化学反应,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常见的球形结构,从而对生物柴油的催化转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出钙钛矿型光催化剂LaCoO3,在自然光下对甲基橙进行光催化降解.采用XRD、SEM等手段对LaCoO3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光催化剂LaCoO3的最佳制备条件:溶胶-凝胶的pH值为10,LaCoO3的煅烧温度为600℃,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3:1.制得的LaCoO3催化剂,颗粒粒径均匀,光催化活性最高,在pH值为5的降解环境下催化剂对甲基橙(10 mg/l)的降解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2.
在乙醇-水体系中用淀粉改性AM-DMDAAC阳离子絮凝剂,研究单体质量比、淀粉与单体质量比、引发剂用量和引发剂种类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DMDAAC=5∶1,AM∶淀粉=2∶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4%,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硝酸铈铵时能得到絮凝效果良好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以尿素为改性剂,在140%下利用水热处理方法对种分法获得的氢氧化铝粉体进行微观形貌改性处理.改性结果表明:当(NH2)2CO/A1(OH),摩尔比为6:1时,由于离子的侵蚀作用使块状的氢氧化铝转变为薄片状,同时相结构由三水铝石相转变为薄水铝石相;当二者摩尔比为8:1时,产物微观形貌转变为薄板条组装成的球形结构,此时相结构为碱式碳酸铝铵.  相似文献   

14.
有机活性矿物的改性再利用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节约道路工程造价.文章利用电子显微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红外光谱(IR)等技术研究了有机改性活性矿物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改性活性矿物的中粒径D50为31.90 μm,且含有大量的微纳米级SiO2颗粒,能够有效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有机改性组分有可能是具有C=C双键的醇类有机物.  相似文献   

15.
研究合成了 6,7,10,11-四戊氧基苯并菲-1,4-二醌和 6,7,10,11-四庚氧基苯并菲-1,4- 二醌两个新化合物,经核磁氢谱和碳谱、质谱、IR 及元素分析等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 250~630 nm 的范围有光吸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液晶性。此外,本文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进行了改进,利用亚硝酸钠/三氟乙酸/二氯甲烷体系替代了常用的硝酸铈铵/四氢呋喃/水体系,反应时间可从原来的 2 h 缩短至 15 min,并在室温下完成;在合成中间体 1,2-二甲氧基-6,7,10,11-四烷氧基苯并菲时,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将三氯化铁与 3,3',4,4'-四烷氧基联苯的摩尔比从 8∶ 1 提高到 10∶1,反应时间可从原来的 5 h 缩短至 2 h。  相似文献   

16.
以Ti(OC4H9)4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确定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即Ti∶Si=1∶0.5,煅烧温度为500℃,制备溶胶pH取5~6.通过SEM测试,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粒子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粒径在10~3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按照最佳条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在日光照射9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表层土壤颗粒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域,采用土壤分析筛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典型样地斑块植被表层土壤颗粒的组成特征及其空同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粒径范围的土壤颗粒质量含量不同,其中细砂(0.25~0.075 rmm)占总土粒质量的75.135 9%,中砂(0.5~0.25 rmm)占13.273 0%,而粗砂(d>0.5mm)和粉砂(d<0.075 mm)的含量相对较少,分别只占5.189 5%和6.401 6:2)不同粒径范围的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不同,其中粒径1mm≥d>0.1 mm的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的99.6%~88.8%是由空间自相关因素引起的,随机因素起的作用较小,其它粒径范围的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的95.1%~100%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而空间自相关因素的作用很小;3)粒径1mm≥d>0.1 mm的土壤颗粒含量的最优拟合理论模型为曲线模型,空间异质性尺度在24~36.3 m之间,其它粒径范围的土壤颗粒含量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线状模型或块金模型,空同异质性尺度较大,均为146.36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空同异质性与植被空同格局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算分析了消失模液锻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附带的增强颗粒泡沫载体与金属液作用后产生的气隙压力和气流速度,然后在消失模液锻TiC/ZG270-500实验中测量气隙压力和气流速度值,并探讨液锻工艺参数对气隙压力和气流速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隙压力和气流速度随充型速度、浇注温度、内浇口与排气孔横截面积比呈递增趋势,但均不随成形压力变化.此外,气流速度还随排气孔与型腔横截面积比增大而增大,气流速度随工艺参数变化趋势较平缓.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乙酰丙酮铁在空气中的低温热分解反应,制备了Fe3O4,γ-Fe2O3纳米微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法(BET)对制得的产物进行粒径及形貌表征.结果表明:Fe3O4一次颗粒粒径为16nm左右;γ-Fe2O3一次颗粒粒径约为20nm,颗粒间排列紧密,二次颗粒呈链状,有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