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沪宁城际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对沪宁城际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组网方案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广珠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对GSM-R系统在广珠铁路上的组网方式作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可行的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GSM-R网络无线子系统现状;对BSC设备热备份冗余方案进行研究,介绍了3种方案的组网方式、倒换方式、配置需求,并从倒换机制、数据制作、传输链路等方面对方案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傅勇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11):61-62
介绍2种电力远动通道在既有铁路通信网中的组网方案,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这2种组网方案的适用对象、优缺点及方案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铁通本地交换网网管系统的发展空间及其技术,并以TIMS系统为例介绍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6.
GSM—R智能网是在GSM—R网络基础上设置的附加网络。它除了能够快速、有效、经济、灵活地提供铁路特定业务,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多厂家设备组网环境下业务互联互通的问题。为此,对GSM—R智能网组网设计方案及主要原则进行研究,包括业务需求分析、用户预测和组网方案,探讨网络规模和容量设计等关键问题和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主要对集通铁路既有传输现状、改造工程中与传输系统有关的典型业务需求进行介绍,并提出3种传输系统组网方式.结合既有传输现状,从业务需求、技术分析等角度对3种传输系统组网方式进行分析,并确定最优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目前GSM-R系统同步组网结构,总结了该组网结构与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差别;对比分析了再定时、外部时钟输入和空口软同步3种时钟同步改进方案的优缺点;在实验室搭建测试环境,分2种场景对再定时功能进行了测试,得出再定时功能更适用于具有良好精度和稳定度的时钟参考源的传输设备;以郑西高铁故障为例.验证了再定时功能的作用和不足;根据工程投资和设备接口等情况,提出了4种同步组网建议方案,供工程设计和设备招标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铁路专用数据网的组网方式、网内隔离方案的选择;介绍北京铁路局的实际组网方案,并根据运用实例分析了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对LTE-R的无线组网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既有线路的模拟设计,分析LTE-R的组网模式的优劣,同时也分析采用LTE-R系统面临的干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扰协调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在分析信号系统组网方式的基础上,阐述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的线型骨干网络,重点介绍线型组网的连接方式及优缺点,提出新型的针对信号系统的环型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王佳  陈瑞  曹雪虹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0):54-57,60
介绍地铁车厢内信号传输损耗的模型,提出3种组网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最后利用OMNET++仿真软件对组网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并利用无线收发模块在实际运行的地铁车厢内进行了点对点的测试,验证了组网方案的设计是可行的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3个主要通信组网方案,并对3个方案的组网原理、保护倒换原理、业务处理流程等进行深入分析。从网络可靠性、传输时延、传输带宽、工程投资、工程实施难度等方面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全面的分析比较提出树型组网方案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最佳通信组网方案,对后续工程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组网模式和传送层核心价值分析,提出“IP+Optical”组网模式,并从技术、QoS、经济等层面阐述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IP over ATM、IP over DWDM、GE、IP over SDH等几种宽带组网技术及应用做了简单的阐述与比较,分析了IP over SDH网络技术的优势及其在铁通宽带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特殊车站铁路信号区间综合监控系统组网进行分析,提出组网优化方案,对于区间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铁路光传送网承载业务和组网模式的分析,指出MSTP技术对业务的适应性和常规组网模式健壮性两方面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首先总结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和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线路与城市发展、线网结构的协调性等方面,然后借鉴世界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化成果,提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应从完善线网架构,优化网络结构;建设区域快线,补强既有网络;强化线网衔接,弥补网络短板;引入中低运量,平衡不同需求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无线技术主要都是用来解决从骨干网到用户驻地网的接入问题,比较3.5GHz、5.8GHz、26GHz 3个频段的无线接入技术的优缺点,说明采用5.8GHz无线接入的优势和组网方式,举一实例阐述组网情况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