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预防交通事故工作起步较晚,且长期只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公安交管部门”)唱独角戏。进入21世纪,政府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缺乏预防交通事故基础理论指导,负有职责的十多个政府部门工作思路模糊,各自为政甚至相互制约,有限的行政资源被大量浪费。交通事故频发和紊乱的预防交通事故格局。与“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不相适应,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改变。为此,政府领导应当尽快提高对道路系统商品属性、交通事故性质及发展规律预防交通事故内涵的认知度,提高预防交通事故责任主体意识,及时修补缺失的理论,科学界定政府有关部门工作定位,构建政府领导下的预防交通事故体系,最大限度整合政府有关部门行政资源,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促使科学预防交通事故工作顺利展开。[编按]  相似文献   

2.
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道路交通日趋繁忙,与此同时,各种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一些大中城市都出现了“路况好了,却车祸多了”的怪圈。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交通事故中新路多于老路,宽路多于窄路,而且有上升的趋势。我国目前已经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事故伤亡惨重、损失大。道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已进入高发期,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我国为104172人,占五分之一还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道路交通事故成为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交通事故多发,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增添了新的不安定因素,遏制道路交通事故上升趋势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期,应及时地对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对策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对构建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对策支持系统做了初步构想,对其意义、内容及建立方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不断增多,的出行频率不断加快。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复杂化,使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随之增多,我国逐渐进入了交通事故高发期。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大量进入家庭,新驾驶员快速增长,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新驾驶员交通肇事的原因,探讨预防交通事故的对策,对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后的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汽车社会化、轿车家庭化的迅猛发展,中国道路交通已经取代“铁老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大动脉。在2006年全国20.42亿人次春运客流量中,公路客运量达18.55亿人次,占总客流量的90.2%。与此同时,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也几乎同步地进入了高发期,1990年至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9.
公路作为人流、物流和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加强。随着公路交通流量迅猛增长,交通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死亡事故越来越频发,我国已进入交通事故高发期。预防和减少公路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北京市每百户拥有小汽车12辆,按照国际标准,已经进入汽车化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城市步入汽车化时代。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不仅对城市道路建设、交通管理现代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迅猛增长的驾驶员队伍的管理、日趋严重的交通事故的防治等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加以研究解决。近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全国交通事故共75.5万余起,死亡10.6万余人,伤54.6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13%、33%和16%。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如何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已经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全球性的挑战。越来越频繁的交通事故,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进一步增进车辆行驶安全性,已经成为科学技术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1991年交通事故的万车死亡率为32.8人历车,而美国1985年的万车事故死亡率为2.6人历车,日本1986年的万车事故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通安全则是交通运输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多达5000万,平均每天有300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预计到2020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人员死亡和受伤原因,每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损失估计为5800亿美元。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持续发展阶段,道路建设和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89455人,受伤431139人;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1671起,造成6611人死亡;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326起,造成2244人死亡,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38起,造成558人死亡。我国交通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对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分析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交通事故的定义,事故种类和交通事故管理系统,并分析了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统计分布.然后,对最近应用的几种主要的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分析方法及结论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方差分析,线性回归,非参数回归,决策树法,hazard duration method,模糊逻辑.主要的结论包括;大量的研究发现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分布形状是向左偏斜的钟型分布.交通事故数据采集标准化是事故分析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处理不完整的数据有局限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将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事故持续时间模型,及建立交通事故数据库标准.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安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机动车辆的大幅度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威胁。近十年来,贵阳市的道路交通事故呈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大幅增多,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规划、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回顾国内外有关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在交通网络事故预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交通网络事故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为基于城市交通事故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普遍进入家庭,机动车保有量迅速上升,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交通事故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交通和交通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和社会媒体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车辆的快速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正呈上升之势。交通事故处理是一项涉法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组织开展好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对于保护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处理交通事故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7月份,全国共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14583起,死亡1968人,受伤21454人,经济损失1.7亿多元人民币。与前两年相比,事故增幅和占全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尤其是今年7至9月份,仅湖北、安徽、海南高速公路即连续发生3起死亡10人以上特大恶性交通事故。为贯彻落实全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深化高速公路创建平安大道工作。努力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别是恶劣天气条件下多车相撞事故,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现就加强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交通流量迅速增长,道路交通运输日益繁忙。由于人、车、路、管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国务院多次召开全国性会议,研究部署预防交通事故工作,并成立了全国道路交通安全部际联席会议。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摆上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流量持续高速增长,人、车、路发展不得调,造成交通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交通死亡事故越来越突出。虽然,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但是,依法严格路面管理,加大处罚力度,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预防交通事故,已成为交通管理的普遍共识。依法严格路面管理与预防交通事故之间究竟有何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