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讨论在搜索雷达分扇区录取目标点迹的前提下,完成目标航迹建立的问题。通过延迟半个扇区处理的方法,有效避免了目标因跨扇区飞行所产生的航迹重新建立问题。在航迹处理过程中,将航迹分类处理,有效地解决了航路交叉问题,同时又利于计算机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船舶雷达系统是进行目标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单雷达探测技术在海上移动目标、多个目标探测时存在精度降低、噪声干扰量大等问题,此时,通过接收本船和其他船舶的雷达信息,并进行信息融合可以提高目标探测的精度。本文首先对船舶雷达的信号滤波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船舶雷达信息的航迹融合算法,从时间配准和空间配准两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3.
高速船载雷达系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遥感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船舶导航、海洋资源探测、军事船舶侦察等领域,高速船载雷达系统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雷达回波信号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回波信号的模拟与仿真不仅可以提高雷达回波信号的处理精度,还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船载雷达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工况下正常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一种高速船载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并对该雷达系统的回波信号仿真与模拟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雷达系统偏差的存在,使雷达探测到的目标航迹严重偏离目标的真实运动轨迹,从而影响融合中心的航迹关联性能。文章研究了雷达系统偏差特点,分析了平台定位信息特性,提出了借助编队中我方的平台定位信息来估计雷达系统偏差的相对配准方法,并根据数理统计中的点估计原理来推导了相应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航迹控制时,必须确定当前船位与设定航迹的相对关系。由于设定航迹是由多个转向点之间的航迹段连接而成的,因此必须确定当前船位所跟踪的航迹段。此文提出一种算法,将航迹段再进行分段,确定当前船位在设定航迹上的相关点,从而确定应跟踪的具体航迹段。  相似文献   

6.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采用雷达等传感器作为基本检测手段,受到雷达探测距离和精度等技术条件的限制,在船舶定位、导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雷达探测器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相结合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结合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对船舶的航向、航迹、航速等信息采集和处理,并利用VHF发送给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其他船只。本文针对我国内河航运船舶的交通管理系统,研究了AIS与雷达信号的信息融合算法、航迹关联算法等,对提高内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性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部雷达航迹对提取问题,首先提出了门限法,通过设定多个参数的门限,依据相关准则判断下一时刻的点是否选人该门限内,剔除野点后对单部雷达的观测数据建立航迹。进一步提出航迹在某时间段相交的判别准则,找出了各雷达站观测到的有相交时间段的航迹;对应多个有相交段的航迹,采用了线性插值的方法进行时间配准,让不同雷达表示同一目标位置的时刻集合扩大为一致;在此基础上,按照航迹相关准则抽取了表示同一目标的航迹对。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船舶航行轨迹的数据分析有助于改善海上航运的交通管理水平,尤其是港口等海上航线密集的区域,从而提高海上交通的安全性与航行效率。通常,船舶航迹数据的采集都是通过AIS系统和雷达共同完成,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航迹分析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高效、快速的对海量船舶航行轨迹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本文重点介绍航迹分析过程的处理平台、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图像信号的多特征融合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卡尔曼滤波器在船舶航迹跟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洋 《江苏船舶》2005,22(2):31-33,39
讨论了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获取船舶航迹的参数的方法。借助这些参数,通过每次的时间更新和测量更新,连续预测出跟踪点的下一个位置,以此来确定船当前的位置与预测航迹的相对关系,从而提高跟踪的效率和精度,并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0.
雷达和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是配备最多的2类安全助航设备,在海上船舶导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雷达与AIS提供的信息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和冗余性,二者融合可以改善探测性能、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是近年来海上导航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介绍雷达/AIS信息融合技术,接着总结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重点阐述航迹关联和信息融合两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雷达/AIS信息融合技术发展中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S模式二次雷达询问机航迹录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模式二次雷达是先进的西方体制雷达,因其具有诸多优越性在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给出了S模式二次雷达询问机航迹录取的主要处理过程,提出了干扰环境下离散相关与普通相关相结合的航迹关联策略,对航迹录取过程中的航迹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航迹录取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地对空雷达干扰战模拟中空袭方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对空雷达干扰战模拟系统中,空袭方的模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建立合理的空袭方模型,逼真地体现战场环境,可以为模拟雷达干扰战提供合适有效的作战目标。从雷达干扰战的角度,建立空袭方的航迹模型和雷达工作效能模型,希望能为空袭方模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根据载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特点,利用工程软件Matlab对基于飞行轨迹的捷联惯导系统算法进行了仿真。先是通过建立基本运动模型模拟出载体的飞行轨迹,然后进行逆运算求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模拟输出量(角速度和比力)作为系统输入,并加入模拟噪声,最后通过合理的力学编排计算出运动载体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粒子群算法在巡航导弹航路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小威胁曲面的概念,将三维航路投影到二维平面上,从而使巡航导弹的航路规划过程从三维空间映射到为二维平面内进行,分别建立了航路的威胁模型和代价模型,应用粒子群算法在进行航路寻优,介绍了航路寻优的流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巡航导弹的航路全局寻优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全局路径规划研究中遗传算法存在搜索范围广而导致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混合优化的全局路径规划方法,完成对图像读取、处理后使用A*算法预处理缩小可行区域从而提高收敛速度。所提出的混合优化规划方法主要优化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在不影响最终路线的情况下,缩小初始种群的搜索范围,提高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的速度,快速有效的规划出全局路线。另外本文给出一种评价体系对规划结果进行定量的避障评价,评价结果能够以数值形式对规划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通过混合优化算法规划出的路径具有更佳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两种飞行甲板形式的舰船空气流场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搭载固定翼飞机的水面舰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会采用多种飞行甲板形式,尤其是在没有配备弹射器但搭载有固定翼飞机的舰船上,是否采用滑跃式起飞甲板,采用后舰面空气流场会有哪些变化是在总布置设计必须要讨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在定常条件下,同一船型上采用的2种飞行甲板舰面布置方案进行了多个工况的空气流场模拟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模拟出的二维/三位流线形态,对舰船采用不同飞行甲板形式的气流场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国兵 《船电技术》2006,26(2):16-18
通过对电机冷却风道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电机在额定工况下,电机内部风量分布、风速值和压差。计算出的数值可作为电机通风冷却系统设计的依据,同时可作为温度场计算的边界条件来进行电机温度场计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决水面无人艇(USV)路径规划中安全性和平滑性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与障碍物距离可控的USV路径规划方法。[方法]首先,结合雷达图像生成栅格化环境信息,利用维诺场算法(VFA)为每个栅格添加危险势场并建立航行界限;其次,建立与航行界限关联的危险度函数对A^(*)算法的评价函数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最后,针对航行路径转向角较大的问题,采用梯度下降法(GDM)进行航行路径的平滑处理,得到满足USV实际航行要求的连续平滑路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路径规划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航行界限可以实现路径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控制且平滑性符合航行要求。[结论]该方法在USV路径规划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为USV自主避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Real-tim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flight system are the key parts of simulator. After describing the architecture of simulator for a newer fighter, author presents the composition of flight system and its mathematic models. In this paper, aircraft is regarded as an elastic flight body. And a new integrated algorithm which can remedy the shortcoming of Euler method and four-element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Eulerian angles of aircraft. Finally, th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light system is given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20.
顾鲁青  孙翱  顾杰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5):51-54,124
针对舰群编队强大的反导探测能力,建立描述反舰导弹雷达威胁源的广义数字高程模型,讨论以提高生存力和突防能力为目标的航路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