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对青岛口岸物流配送及港口生产作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港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供应链相关业务的物流单证电子化和标准化,运用基于作业资源优化调配的口岸物流配送智能化管理模型,建设港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数据中心、口岸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仓储与物流运输支撑应用系统,建立并实践基于港口物流的第四方物流模式,形成基于港口的大物流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1,(11):47-47
<正>近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共同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的通知》(厅水字〔2011〕150号),重点强化口岸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电子闸口管理、监管场地建设等执法联动和便利运输机制,将有力推动口岸信息化和物流迈上新的台阶,有力帮扶运输和物流企业疏导和化解近期油价等成本上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流     
《港口科技》2013,(4):47-48
<正>石嘴山与天津港合作建设物流园区2013年2月22日,石嘴山市政府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物流园区合作意向书,今后,双方将依托惠农陆路口岸,加速惠农无水港升级转型,将口岸核心区建设成为集仓储、运输、分拨、配送、信息服务及其它高端服务于一体的物流园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袁家军,天津市副市长任学峰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市口岸办近日对外透露,2012年该市将重点加快推进信息化项目及电子口岸建设,年内将推进空港建设"口岸云计算中心",加快天津港散货交易平台等口岸电子商务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共享。据了解,2012年天津市将积极推进空港新航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14,(15):1-1
日前,国际物流供应商联盟成立大会在宁波召开。国际物流供应商联盟是一个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它通过引进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概念,使传统物流转向专业的现代信息化物流。该联盟将以宁波为起点,吸引发展100余家国内重点口岸物流企业组成联盟核心会员,致力于推动物流供应链的全程整合和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打造国际物流的标杆联盟。  相似文献   

6.
继朝阳陆港口岸之后,由天津港参与建设的北京市第二个内陆口岸——北京国际陆港11月11日在北京平谷区马坊经济开发区马坊物流基地内揭牌,将在2010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内陆口岸的开通,标志着天津港将功能延伸至北京,实现与北京无水港直通运作,可有效缓解北京现有口岸货物流通的紧张状况,大大提高北京企业进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  相似文献   

7.
以港兴市,以信息化促进港口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新一轮港口发展的主要特征.数字物流港就是立足于口岸未来发展整体规划而构筑的区域物流的信息网络;同时也是建设"数字大连"这一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数字物流港的目标是实现口岸经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使得区域经济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高效低成本运作,最终推动区域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建立.数字物流港作为"数字大连"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港口及以港口为核心口岸物流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体现了跨行业、整体性推动区域经济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发展特征,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天津港将继续加快“无水港”建设,今年内计划新增6座“无水港”。预计到2010年,天津口岸腹地各物流中心城市将普遍建立“无水港”,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广泛、系统完整的“无水港”网络。  相似文献   

9.
推动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流标准化指的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的标准化体系,包括系统没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系统内各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刘晓雪  王进 《中国港口》2011,(12):17-17
<正>11月9日,天津港张家口物流基地开工奠基,张家口市津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揭牌,标志天津港至张家口全程物流通道建设全面启动,同时也为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传统主业的异地经营和存续发展创造了新空间。天津港张家口物流基地项目远期总规划面  相似文献   

11.
王洪海 《中国港口》2012,(11):43-44
<正>目前,天津港集团正大力拓展港口物流功能,积极发展国际物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和协作。经过多年发展,天津港集团国际物流业已取得快速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立了海陆双向的物流网络,在全国建设了21个无水港;开发了20多项全程物流项目;物流金融业务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天津港集团国际物流业在规模、功能、物流网络等方面同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应积极对标先进物流企业,学习他们的经验,不断促进国际物流业的向更高层次发展。上港物流公司的物流业务同天津港集团的国际物流业相比,在发展背景、业务类  相似文献   

12.
戚馨  韩增林 《中国港口》2007,(10):40-42
<正>一、相关概念与辽宁港口物流发展概况港口是综合物流体系中的战略节点、现代运输体系中的信息中心、现代运输体系中的增值中心,因此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物流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字物流港"促进港城互动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口岸信息平台建设成为城市通用的公共信息平台,是顺应物流运行规律与实现城市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大连港集团公司在大连市政府指导和规划下领衔建设的“数字物流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发展海铁联运是大势所趋,需要合力推进。要培育多式联运市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鼓励铁路、航运、港口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和物流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推动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满足货主和多式联运经营人获取船、货、车、班列、港口、场站、口岸等动态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7月19日,天津电子口岸与物流信息平台在海南新区开通。国家有关部委,中央企业和北方12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莅临滨海新区,在庆贺天津口岸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平进一步延伸和提高的同时,共同推进区域口岸合作和北方“大通关”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物流     
<正>天津港内陆建设了21个无水港覆盖了11个省区市2012年首季度,天津港已运营的10个无水港,完成集装箱运营量4.14万TEU。天津口岸内陆无水港的运营量同比增长11.4%。截至目前,天津港已经在内陆省份建设了21个内陆无水港,覆盖了11个省区市的21个城市,同时也在银川、西安、包头建立了3个区域营销中心。  相似文献   

17.
张凤展 《港工技术》2001,(Z1):18-20
论证通过全面整合天津港的物流资源,形成以天津港为中心,面向中国北方地区以及东北亚的物流基地,全面提升天津港口与城市地位的规划构想.对天津港集装箱物流基地的目标模式、建设构架以及功能设计思路进行综述,并为加快天津港物流中心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随着现代物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迅速崛起,物流中心的建设逐步成为港口发展的主题。天津港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近10年来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近6倍。根据《天津港总体规划》,天津港进一步明确了“南散北集”的发展战略格局,将开发建设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作为天津港“十五”计划的10大建设项目之一,并于2003年3月4日奠基,标志该项目的建设已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EDI报文标准在物流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重庆“关、港、贸”协作机制的西部口岸物流信息平台 ,结合内贸运输和综合物流 ,用XML开发基于EDI核心交换技术和报文标准的物流电子单证及业务交换电子商务 ,最终将实现西部口岸物流的一站式服务 ,并与中国电子口岸系统、长江流域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EDI信息系统等连接。整个系统分为网络接入、信息交换、应用处理和数据库 4个子系统。按照分步实施原则 ,首先实现数据处理、信息发布、会员服务、在线交易等基本功能 ,然后根据实际营运情况和需要 ,发展辅助功能 ,最后建成西部地区电子采购系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辉 《集装箱化》2006,(6):34-37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而我国物流标准化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针对目前现状,分析了影响物流标准体系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