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发郊区新城是城市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从土地利用、对外交通、货运交通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新城交通规划的目标,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波  蔡瑞卿 《城市交通》2011,9(3):52-59
构建合理的通勤交通体系对特大城市郊区居住新城的开发至关重要.以广州市白云湖居住新城为例,首先将白云湖地区与香港新市镇进行对比,分析了近郊居住新城的交通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白云湖居住新城的交通规划指标体系,并对客流需求进行预测.最后,提出白云湖地区交通规划策略及具体措施,包括以公交为导向优化调整用地布局,完善对...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规划是滨海新城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滨海新城交通规划应适应滨海新城的特点,考虑规划的弹性和可实施性,并重点研究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对外交通、道路网、公共交通、静态交通、慢行交通以及旅游交通。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规划是滨海新城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滨海新城交通规划应适应滨海新城的特点,考虑规划的弹性和可实施性,并重点研究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对外交通、道路网、公共交通、静态交通、慢行交通以及旅游交通。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城市新城的规划缺乏新城与主城协同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造成众多的不协调问题,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走廊拥堵和“鬼城”等。因 此,本文基于新城、主城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交互关系,提出面向新城规划的城市土地利用- 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建模方法。通过为主城与新城分别构建相应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块、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配模块和空间开发模块,客观地模拟主城与新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相应土地及空间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需求时变等特征,同时兼顾新城与主城开发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土地空间制约条件,针对新城与主城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如客货运输)对交通需求进行一体化预测,实现新城与主城、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与协同。本文以武汉市长江新城为研究案例,基于相关数据构建面向新城和主城的 PECAS(Production-ExchangeConsumption-Allocation-System)土地利用与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分析并评价了其2015-2035年的土地利用形态及交通系统的平衡性,评价结果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改变深圳市龙岗西片区产强城弱、东片区城强产弱的问题,龙岗区提出大运新城扩容提质,打造区域综合服务高地和东进战略核心引擎.功能定位的提升对大运新城的综合交通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教育、产业及体育用地的交通特征,研判现状交通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项目经验,从轨道、道路、公交慢行、智慧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大运新城的综合交通规划策略,支撑大运新城发展.为类似的复合型片区的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5年北京市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2006年,11个新城的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相继开展.从新城土地功能规划的特点出发,结合既有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北京市并没有摆脱"摊大饼"的可能,过早强化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交通走廊,会使交通问题更加复杂;相对滞后的公交发展速度,使新城面临着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危险;土地开发和交通设施建设的不同步,给新城交通带来深层隐患等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新城综合交通规划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项玮  白淼  洪锋 《交通与运输》2015,31(3):35-37
<正>杭州湾新城是宁波市北部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区位条件奠定了杭州湾新城发展的基础,而综合交通体系的谋划是加强新城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提高新城吸引力的重要工具。一、当前杭州湾新城综合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1.综合交通建设与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不一致2001年慈溪经济开发区迁入杭州湾新区,2009年成立新区管委会,新区的功能从慈溪的一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9.
快速发展中的郊区新城交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城是引导城市外部空间合理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新城与中心城之间交通设施的合理规划,是新城能否起到有效分担中心城市人口和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上海南桥新城作为分析案例,对郊区新城在快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采用何种交通模式和交通对策作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于9月22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2011年第三次专家恳谈会(一季度一次)。会议主题是"上海新城交通发展战略与策略",主要议题有五个:一是新城与以往提出的"卫星城"有何不同?如何确定新城的功能定位;二是新城土地使用规划与交通合理组织,如何通盘考虑、综合平衡,发挥良性的交互作用?三是新城与中心城交通发展模式与战略;四是新城内部交通模式与战略;五是新城交通发展策略。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现将他们的建言整理发表如下,希望广大读者围绕上述议题,来稿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11.
由于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不足,往往造成道路建设无法体现交通规划的意图和理念。以广州市广钢新城交通详细设计为例,探索交通详细设计的落地实施。从城市规划建设体系的角度进行三个层面的实践:1)详细设计层面,以道路功能为核心梳理完善交通设计要素,形成禁止类、控制类和引导类三类设计指引,细化控制要求;2)规划管理层面,以详细设计为基础优化道路规划设计条件,完善控制内容和深度,强化交通详细设计对道路建设的指导作用;3)道路建设层面,将交通详细设计成果纳入规划报建,进行方案审查,批复后直接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实施结果表明,三个层面的实践有效保障了广钢新城交通规划理念的延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往往编制时序不同,导致控规调整后城市轨道交通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引导片区土地开发、集散客流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总结东京、首尔、新加坡、香港在新城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无锡市蠡湖新城为例,探讨控规调整对轨道交通的影响.基于控规调整后的交通需求变化,提出轨道交通4号...  相似文献   

13.
《上海郊区新城交通发展战略与策略》课题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下达给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的2012年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学会组成以理事长许培星为总负责人、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原所长陆锡明教授级高工为技术负责人的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一小时内将大规模聚集人员运送至沙特化工新城的建设现场,建设方构想了若干解决方案。采用微观交通仿真技术,设定各种交通组织场景(包括原构想方案),分别进行交通仿真。通过仿真后的车辆行程轨迹(Trajectory Data)信息,统计分析各场景中各分段控制点的延误。最后通过综合对比评估,优化原构想方案,既达到了原定目标,又有效降低了交通基建投资。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新城与中心城间交通方式适应性的基础上,针对城间走廊交通方式的特征和作用机理,引入前景理论探讨出行者对交通方式的选择,从前景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并构建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模型加以应用与验证。该模型为探讨新城与中心城间交通模式的发展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型生态新城绿色交通规划——以福建漳州双鱼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漳州开发区双鱼岛是一个全新规划的离岸人工生态新城,探究其绿色交通发展措施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在介绍绿色交通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双鱼岛的交通特征以及发展绿色交通的适应性。结合不同群体出行特征的差异性,从政策层面实施特别的小汽车管理政策、规划层面打造绿色交通网络两个方面研究绿色交通的实现措施,可为管理部门规划制订提供依据并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日前,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智能综合交通诱导系统已完成立项及方案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可开工建设。据悉,该系统的启用不仅可以实现对车辆停车自动收费、自动计时等管理,还可以发布停车诱导信息,实现珠江新城核心区相关地下空间所有停车场之间的协调和资源共享,减少因停车难而产生的拥堵、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五路交叉口的交通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重点以白沟新城五路交叉口交通改善为实例,剖析了该路口的交通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交通流量、流向为依据,改善交叉口形式,配以交通管理与控制,规范车流流向,实现了五路交叉口的交通改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9个新城.10年的发展,闵行、宝山两个新城已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成为中心城拓展区;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川沙和惠南新城形成了浦东两大功能区;2009 ~ 2011年,嘉定、南桥、松江等新城对原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至2020年,嘉定新城规划人口规模突破100万,其中主城区由原规划52.5万人调整到65万人,建设用地由68平方公里调整为77.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相应提高了8.5%;松江新城规划范围向南拓展至S32,西至绕城高速公路,规划范围近16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人;南桥新城北部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规范范围61平方公里,人口75万;青浦新城西至朱家角,总面积8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0万.郊区新城的规划范围及人口规模已达到特大城市的规模,其综合交通体系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深圳市成为与国家住房与建设部开展合作共建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并以光明新区为试点。以光明新区绿色交通系统规划为例,首先,归纳总结了绿色交通理念及内涵,梳理了如何实现绿色交通目标的城市发展思路;其次,结合国内外新城发展经验,将新城发展分为低可达性独立、高可达性融合和高可达性相对独立三个阶段,强调以绿色交通发展思路贯穿始终,并梳理了各个阶段的交通发展侧重点;最后,结合光明新区情况,提出了光明新区绿色交通发展路线并制定了现阶段的工作核心内容,相应梳理了包括道路、公交、慢行交通等各类设施建设的项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