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对海运贸易、船厂与船东间商务往来等方面造成很大影响,船企接单难度加大。面对全球订单下降的可能及愈加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国船企应充分分析疫情对新船订单的影响并提前应对,打赢肺炎疫情下的订单战。疫情对新船订单的影响。笔者认为,肺炎疫情对新船订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洽谈签约受阻、产品推介受阻、船东对生产保障的顾虑、船东对未来航运市场的预期。  相似文献   

2.
邢丹 《中国船检》2012,(7):29-32
造船市场极度深寒,体力不支者逐渐退出了漫长的"寒冬马拉松",然而,轰轰烈烈的价格大战依然在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企业的底线,同时,也无情地削弱着企业的体力,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竞赛。危机阴影下的订单荒让往日风光无限的船厂无法保持淡定,不时爆出的烂尾船事件更是让船企如临深渊。面对退无可退的局面,中国船企纷纷采取御寒之计,或以退为进,或转战千里之外。然而,在造船市场危机四伏之际,船舶资本的蠢蠢欲动无疑为市场增添了一抹温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3.
刘巽良 《珠江水运》2012,(16):49-49
中国新造船价格一路下滑至今已经一年多了,跌幅收窄,成交稀疏,船东和船厂正在进行着一场抄底和探底的博弈,中国船厂如何在这种变化中战胜日韩船厂争得自己的份额,但又不至于蚀本接单?这需要中国的船厂摸透船东的心理,既不要对日韩船厂的割价竞争视而不见,也不要以为船东可以永远HOLD得住。在选择买家(船东)和船型方面则要看准有潜力的船东、适合未来市场需求的船型;反之,船厂就有可能为船东陪葬。尤其是面对航运市场吨位过剩日趋严重,有人呼吁船东停止造船,更有人质问船东为什么明知吨位过剩还要继续盲目造船?有人要求OECD取消造船补贴。但笔者认为,此时还有现金下单的买家非富则贵,此时下单的船型也将是明日之星。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检》2012,(7):29
造船市场极度深寒,体力不支者逐渐退出了漫长的"寒冬马拉松",然而,轰轰烈烈的价格大战依然在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企业的底线,同时,也无情地削弱着企业的体力,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竞赛。危机阴影下的订单荒让往日风光无限的船厂无法保持淡定,不时爆出的烂尾船事件更是让船企如临深渊。面对退无可退的局面,中国船企纷纷采取御寒之计,或以退为进,或转战千里之外。然而,在造船市场危机四伏之际,船舶资本的蠢蠢欲动无疑为市场增添了一抹温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5.
殷毅 《中国船检》2013,(6):31-34
今年一季度,在三大主流船型市场上,一些实力雄厚的船企和嗅觉敏锐的投资(投机)者又开始加大抄底力度。挪威船王狂下订单、希腊船东掀起订造矿砂船高潮、达飞轮船欲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英国石油公司BP签22艘油轮合同、加拿大船公司塞斯潘拟订15艘箱船、日本加价造船……在国内,中海发展豪赌百亿元逆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造船价格一路下滑至今已经一年多了,跌幅收窄,成交稀疏,船东和船厂正在进行着一场抄底和探底的博弈,中国船厂如何在这种变化中战胜日韩船厂,争得自己的份额,但又不至于蚀本接单?这需要中国的船厂摸透船东的心理,既不要对日韩船厂的割价竞争视而不见,也不要以为船东可以永远HOLD得住。在选择买家(船东)和船型方面则要看准有潜力的船东、适合未来市场需求的船型;反之,船厂就有可能为船东陪  相似文献   

7.
启事     
自从航运市场的船舶日均收益率在2008年末暴跌以来,全球航运市场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再加之全球经济和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使得全球造船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船厂甚至在2009年1月份里没有接到一笔新造船订单。船厂不仅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问题,还受到降价的压力,而船东却在考虑延迟交付甚至取消手中的订单,而非签订更多的新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8.
《中国远洋航务》2009,(4):52-52
自从航运市场的船舶日均收益率在2008年末暴跌以来,全球航运市场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再加之全球经济和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使得全球造船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船厂甚至在2009年1月份里没有接到一笔新造船订单。船厂不仅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问题,还受到降价的压力,而船东却在考虑延迟交付甚至取消手中的订单,而非签订更多的新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9.
蔡敬伟 《世界海运》2022,(2):14-18,22
2021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繁荣,新船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主要集装箱船船东盈利再创新高,中国船厂独占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半壁市场,主流集装箱船船东积极投资订造新船.从短期趋势来看,全球集装箱船造船市场前景仍将乐观.  相似文献   

10.
《广东造船》2015,(1):47
2014年,希腊船东依然活跃在新造船市场和二手船市场。船舶经纪商Intermodal的数据显示,去年,希腊船东共下单订造127艘新船,收购340艘二手船,新船订单量比2013年减少了近30%。Intermodal的分析师Eva Tzima表示,尽管2014年货运市场表现并不稳定,但希腊船东依然热衷于收购二手船。此外,希腊船东在购船时明显偏好日本船厂建造的船舶。虽然2014年市场状况充满挑战,但去年二手船市场成  相似文献   

11.
2019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行情总体平稳,新造船市场行情出现下行,主要集装箱班轮公司业绩实现改善,中日韩船企继续瓜分新船订单,长荣海运成为今年集装箱船造船市场最活跃船东。从发展趋势来看,全球集装箱船造船市场船型订单两极化趋势将延续,未来船舶大型化趋势或将一定程度放缓。  相似文献   

12.
张新龙 《船艇》2007,(10B):6-11
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持续繁荣、钢铁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好望角型散货船市场继2004年年初火爆之后,2006年下半年以来再次成为船东追捧的对象,新船和二手船价格屡创新高。多年未涉足好望角型散货船的船企重操旧业,许多新建船厂也将承造船种锁定为好望角型散货船,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再创高位,我国船厂成为最大赢家,全年成交98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2%,占世界新船订单的4301%,位居世界第一,取得如此骄人业绩,除了CSSC、CSIC接单量稳步增长外,地方船企的表现尤为抢眼。  相似文献   

14.
航运形势持续低迷,船东经营困难加剧,前几年高价新造船订单的压力进一步放大,部分船东延迟接收新船甚至弃船的苗头已经出现,故意拖延船期甚至刁难船厂的现象时有发生,造船厂面临交船难的困境。那么,船东们的心态和做法是什么?造船厂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和后果,如何积极应对交船难呢?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下降。目前,国内造船业产能过剩严重,船企亏损较多,国内造船完工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新接订单量却锐减超七成。同时,由于新船价格下降,船厂陷入"新接订单意味着亏损找死,而不接订单则是在等死"的窘境。国内钢价的快速下跌,导致造船用钢成本降低,这确实让船企获得了一定的利益。然而,伴随着钢价的大幅下跌,船企对能否顺利交船  相似文献   

16.
“买涨不买落”——国外船东电有这种心理。在今年上半年新船价格上升之际,国内外船东纷纷下单订船;当然,航运市场的好转也是促使船东积极订船的重要原因。 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年初时全世界新船手持订单为9942万载重吨,当时韩国船厂占了4033万载重吨,日本船厂有3705万载重吨,中国大陆为878万载重吨;这时韩国船厂领先日本328万载重吨。但韩国船厂仍不满足已稳居世界造船业第一的位置,在明知新船价格仍有上涨  相似文献   

17.
Q1今年以来航运市场出现了一波抄底造船行情,挪威船王JohnFredrikse正大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新造船打造项目,同时国内也有部分航运企业大手笔投资造新船.您认为这种逆势购船是非理性的投机行为,还是未雨绸缪? 张广钦 今年以来,船舶市场迎来了不少的订单,我国造船企业今年1至4月共承接了新造船订单1157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新订单中散货船不少.由于航运界供大于求的大格局并没有改变,运价低迷,船东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多少改善,所以,我们判断,这一轮订船的浪潮就是奔着船价抄底而来.一部分是有经济实力的船东,趁机更新,寻求低廉而且性能指标符合高效率、低能源消耗、低排放的产品,以增强自己今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地有一部分是属于投机订船抄底.因为大家都看到船价已经降到了低点,再降的空间已经没有了.  相似文献   

18.
市场报告     
新造船市场 当前新造船市场油轮占主导地位,但干散货船订单给市场带来了一个意外。日本NKK和NAMURA船厂尽管看好油轮市场,而且要价很高,但是却分别接受了本国船东的多艘好望角型敌货船的订单,其中NKK船厂建造5艘,NAMURA船厂建造3艘。另外NAMURA船厂还为希腊CAPITAL MARINE公司建造一系列巴拿马型散货船,交船期为2002年第三季度。  相似文献   

19.
新船成交量价齐跌,船企经营形势异常严峻。2020年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其带来的不确定性迫使船东采取保守态度,新船需求大幅下降,全年新船订单成交563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下行市场背景下,新船价格持续承压。截至2020年末,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以美元计)降至125.67,同比下降3.2%,连续16个月同比下降。此外,2020年5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超过9%,全年铁矿石价格较年初累计上涨近80%,4月份以来中厚板价格累计涨幅近20%。船厂面临船价与成本双向挤压。  相似文献   

20.
经济寒冬里的宁波船企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塔吊高耸,工人干劲十足,部分船企订单已经排到2012年,资金源源不断;一边则是船台冷冷清清,“烂尾船”日益增多,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何去何从?是束手待毙,就此沉沦?还是转型升级,乘风破浪?对宁波造船业而言,这是一场对智慧和实力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