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实现深海海底长期连续视频监控,建立一套基于ZERO计划海底观测网络的摄像系统.在对ZERO计划及摄像系统总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摄像系统耐压腔体机械结构和散热结构设计.设计了摄像系统缓启动电路,有效解决了摄像系统与ZERO计划水下接驳盒电源转换器之间的矛盾.实验证明基于ZERO计划海底观测网络的摄像系统能正常工作,性能可靠,从而为深海海底观测网络长期连续视频监控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飞 《航海》2004,(6):26-27,17
海洋学家正在计划建造全球性的海底无人观测站网络。这个海洋网络世界由光缆连接而成或与海面上的人造卫星浮标相连。有了它,海洋学家不用离开办公桌便可以完成深海的长期测量与实验工作。 为了显示人类可以在水下生活的前景,雅克伊夫创建了著名的Conshelf实验室。这个海底家园能够在10-100米水下容纳几个人。此外,该实验室还配有一个"潜水碟"(由喷水式推进器驱  相似文献   

3.
壮凌 《航海》2003,(6):14-15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海岸1600米深海处,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处海洋生物繁衍的“海底托儿所”。在该深海海域,各种鱼类与章鱼密集于海底山脊,在漆黑的“海底托儿所”产卵,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4.
论文介绍了国外海底光缆传输网络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海底光缆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重点研究设备。海底光缆传输网络将海底分散的海洋环境观测、地质勘探等科学研究节点组网,实现各类海洋科学信息至岸基的综合传输与交换,具有高速、大容量的通信特点,是水下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以正在研发的深海开架式潜水器的设计尺寸和数字海底理论为基础,采用基于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基于表面三角剖分的方法来构建水下目标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以三角形的空间拓扑关系为基础,利用SolidWorks建模工具和VC++OpenGL图形开发库,实现了深海虚拟环境下的系统仿真。通过水下目标的建模实例,验证了仿真平台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平台还可应用于深海综合调查研究、水下机器人操纵运动控制仿真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顾炳  姚晨佼  赵国良  罗升  许可 《船舶工程》2020,42(5):123-129
本文提出了基于深海工作站运搭载的变径缆海底布放回收方式,介绍了变径缆海底布放回收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完成了布放回收装置主要部套件的设计计算以及和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相似文献   

7.
徐双华  李有观 《航海》2007,(3):14-14
据悉,英国遥控深海机器人“埃西斯”最近对南极海底进行了考察,并拍摄到了丰富的海底生物,为了解南极海底的过去和未来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海底真貌     
《航海》2004,(1):4-4
经海洋学家探测,已知海底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大陆架、大陆斜坡、深海盆等。由大陆陆地入海200米内为大陆架区域,也是阳光可以直接照入的浅海区域,正是各种藻类和其它海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进行航行舰船地震波观测时,必须考虑海底地震仪(OBS)与海底的耦合问题.由于大部分海底被一层厚厚的松软沉积物覆盖,所以海底地震仪响应会严重影响海底表面的运动.并且海底地震仪位于流体与固体的边界上,浮力的作用也会影响质点运动.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作用力与质点运动并不满足我们所期望的关系.本文介绍了海底地震仪与沉积物的耦合模型,将其简化为质量 - 弹簧 - 阻尼器系统.响应特性主要取决于OBS的质量、结构、刚性以及沉积物密度.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影响海底耦合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底数字地震仪的合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套基于海底观测网络接驳盒的电能管理系统,实现对海底接驳盒的电能分配和管理,可以控制外接负载的电能供给,能够对各路电压、电流,控制腔、高压电源腔的温度和漏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异常处理,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基站上位机,实现了基站上位机对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系统灵活、可靠、响应快,为海底观测网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阐述并行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针对机电光一体化显微手术仪的传统开发方法存在的问题,介绍采纳并行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分析总结并行设计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自组网络中存在的隐藏、暴露终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SMA/CA协议改进的无线自组网MAC层协议,在CSMA/CA协议的基础上增加RTS/CTS握手信号,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同时,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两种方式对基本的CSMA/CA与带RTS/CTS的CSMA/CA协议在多跳无线自组网下的吞吐量和时延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改进后的协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国外常规潜艇AIP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AIP潜艇的几种形式、基本原理、组成及特点、发展概况,以及各国AIP潜艇的装备情况,对几种形式的AIP技术特点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瑞典SE/AIP技术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AIP技术是未来常规潜艇的发展趋势,SE/AIP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刘列转  孙金岭 《中国水运》2006,6(10):129-130
在M/G/1排队模型中,决策时刻的集合为连续时间,状态转移是随机的。在此模型中,决策者要及时和正确地做出决策,必须对该系统有效的分析,而半马氏分析(SMDP)可以方便地处理该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某台资企业ERP系统的特殊需求,提出了在某分公司内部采用三层C/S结构,而在总部则采用B/W/S结构的方案,用MTS构建多层结构带有负载平衡的稳固、高效的分布式ERP应用系统,同时采取将各种报表、图表封装成Web Service的向外提供服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数字化造船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数字化造船概念入手,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化造船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在应用数字造船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施数字化造船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船舶CAD/CAE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关系型数据库在处理船舶设计复杂工程数据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采用面向对象数据库构建船舶设计数据管理系统基础平台的优越性,系统地介绍了船舶CAD/CAE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设计及在Oracle 10g数据库上的实现方法,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Oracle 10g采用JSP技术建立了B/S结构的船舶CAD/CAE数据管理系统为船舶CAD/CAE数据在Web上交互、共享和存储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洪成  张琦 《中国水运》2007,7(5):162-163
在传统的AS/400的应用中,TCP/IP用于关键业务的应用比较少,本文以仓储物流企业项目应用为背景,开发出一套TCP/IP应用于AS/400交易的成功方法。该系统采用TCP/IP网络体系结构系统,集中式数据库结构,DDN、PSTN电话线路,通过TCP/IP Socket实现网络通信和现有大集中业务系统主机通讯,满足数据传输、采集和加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会贤  喻济兵 《船电技术》2009,29(10):61-64
本文通过对C/S和B/S模式物资管理系统在使用中优缺点的分析,提出了采用以C/S模式为主,B/S模式为辅的混合模式对当前单一的C/S模式物资管理系统进行改造的设想。在这种混合模式下,物资管理部门内部采用C/S模式,便于实现复杂的管理功能及可靠的安全机制:对于非物资管理部门的用户,采用B/S模式,便于统一管理与维护。最后,本文还对系统改造的开发环境和技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mak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 all industries must consider integration. This paper considers information models and functions for a computer 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in shipbuilding.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product model and several alterative functions for designing a ship's structure, and develop a “ship definition system for computer 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his system is called SODAS (System of Design and Assembly for Shipbuilding). An object-oriented concept is used to develop this system. In order to define a ship's structure,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product models of “parts member” and “parts connection,” and the product models of “Room,” “Unit,” and “Module” are introduced to define the compartments, internal structures and intermediate products of a ship. Therefore, all information about a product from the design to the production stage is stored in the product model. As well as the product model, the “design function,” “cutting function,” and “virtual assembling function” are introduced. By using the design function, any type of ship's structure can be designed, and by using the cutting function, the design of a ship's structure can be cut into smaller elements. By using the virtual assembling function, a simulation of the manufacture of a ship's structure can be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