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解决与机构研究、设计和计算有关的许多问题时,常常需要求出机构元件上各点轨跡的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本文介绍了在两种情况下,用图解法求图形上点的曲率半径:一种是已知图形上的点,求该点的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另一种是已知图形上点的曲率中心,反过来求对应点及其曲率半径,作为图解法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推出了拉奇尔圆的一个新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结合省道S248线乐昌长来大桥T梁G50砼的配合比设计与优化过程,介绍了高标号(50MPa)砼的施工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实践中,象凸轮、水泵叶轮等一些复杂曲线零件的设计,一些机构的运动设计等,采用图解法是一种常用设计方法,与解析法相比,图解法直观、速度快,但是精度较低,随着计算机发展与CAD的普及,高精度、快速的图解法设计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国道207线十八盘-元吉段公路改建工程基层材料短缺,用粗粒土修筑水稳基层,通过多种配合比设计及室外试验路观测、大面积铺筑,强度、刚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初测量线与放线路段不通视时,本文选择能通视量线点与放线路线的任意地点架设仪器做为测点,再通过求算测点坐标及用极坐标法放出欲放线路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速度瞬心法求曲柄摇杆机构摇杆角加速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与相对运动图解法比较,直观简便、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沥青混凝土还是水泥混凝土,正确的矿料组成设计是保证其技术指标的重要环节。以往我们通常用试算法或图解法进行矿料组成设计计算,这些方法操作起来非常繁琐,而且不够精确。本文介绍的电算法,无论是计算理论配比,还是结合实际调整配比,应用起来都非常简便,只需按一下计算机运行键,电脑便会自动给出结果,而且可以根据求出的配比.绘制成级配曲线图形,这就使得我们的工作非常的简便、准确而且直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海南省公路水泥混凝土滑模施工配合比试验与实践,探讨水泥砼的最佳配合比,以便确定水泥用量、砂率、级配类型、外加荆用量等指标的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9.
用B样条拟合船体型线及其算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B样条用于船型曲线造型与拟合的方法,具体讨论了反求控制点,二分法插值给定的型值点列的曲线计算方法,用该方法拟合了一条长江客货两用船的型线,采用静水力计算程序对该设计船舶进行了静水力计算与衡准,以判断船舶型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开发了型线设计生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长白西线采用了SMA混合料进行铺装,选用型号为SMAB-13型,配合比采用了断级配,使用了高粘度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摊铺、碾压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的施工相比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先对圆锥截线在定圆锥上的复位问题介绍一种简便的图解法,然后说明怎样把这种方法推广应用到一般的二次锥面,以便根据给定的截交线实形,求出与锥面的对称平面相垂直的截平面位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运输过程对结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配合比符合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碳化、抗氯离子渗透)等的影响。研究表明拌和楼出口、搅拌车出口、泵口等取样点混凝土配合比分析结果与设计配合比有一定误差,不同取样点混凝土抗压强度、各个龄期混凝土碳化深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料组成设计常用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数解迭代法。该算法以设计级配的分计筛余量为分配基数,按各矿料的分计筛余值在混合料中所占的比例,计算理想状态下各矿料应提供的分计筛余值,通过迭代过程求解满足设计级配要求的混合料中各矿料的组成比例系数。与普通的试算法、正规方程法、规划求解法等数解法及图解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稳定性、方便实用性及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剑平 《湖南交通科技》2003,29(3):20-21,40
结合G106线官渡收费站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试验路段的施工,探讨对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旧桥改造时,由于荷载条件变化,要对旧桥结构进行验算,确定旧桥利用和 改造规模,因此,结构中斜筋的位置的确定需要精确,以是用图解法来确定本文提出用数解法代替图解法,即精确又省时。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及沥青路面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工程实例,根据技术规范和superpave混合料设计方法,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进行实用优化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其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保纤维混凝土强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配合比设计中影响纤维强度因素的试验分析,为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借鉴依据,便于确定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道106线扩建工程路面机械化滑模施工中,对掺粉煤灰的水泥路面砼配合比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设计,并验证了其耐磨性,试验路应用情况良好,可供以后的工程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用轨面标高二阶差判断变坡点,用线性拟合原理优化坡度线的方法,在陇海线张茅至庙沟区间,经过初步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即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强度、计算水灰比、计算用水量、计算水泥用量、计算集料用量和配合比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