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接上期)5.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发电的装置,安装在地板下面。利用氢气罐提供的氢气和从车外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产生200V或更高的电压。燃料电池组使用单体电池发电,单体电池由一个电解质膜夹在隔板中组成,几百个单体电池连在一起产生高电压。  相似文献   

2.
降低催化剂成本、提高催化剂性能是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的前提。本文结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的现状,主要从铂基催化剂、其他贵金属催化剂和非铂基催化剂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进展和热点进行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面对汽车行业的电气化趋势,以传统内燃机业务起家的爱尔铃克铃尔近年来正利用其在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积极布局未来发展。在2019上海车展上,爱尔铃克铃尔展示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组件和锂电池系统。NM12膜燃料电池堆全球首发爱尔铃克铃尔展示了一款基于金属双极板,适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全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NM12。这款基于金属双极板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由300节电池组成,输出功率达  相似文献   

4.
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能考虑系统内各部件间及部件与电池堆间的相互影响;应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某65 kW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燃料电池堆性能的影响、热管理系统运行参数的控制依据和散热器布置形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应主要通过调节冷却风扇转速来调整电池堆温度,通过调节冷却水泵来保持电池堆进出口水温温差;散热器并联要优于散热器串联。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叫燃料电池传统电池分为原电池(也称一次性电池)和充电电池(也称二次电池)两种。所谓原电池,就是将化学反应物质存放在电池中,当电池接通负载工作时,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直到反应物质全部耗尽时,原电池就再也不能发生电能了,即电池报废。充电电池则是利用外部供给的电能,通过逆向反应,让电池再生成化学反应物质,即将电能储存在电池中使其再发电,实现反复充、放电的使用功能。而燃料电池则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的装置。只要向阳极(负极)不断供给燃料,如氢气,向阴极(正极)不断供给燃料,如氧气(或由空气提供),这样就可以在电极上连续发生电化学反应,并产生电流。单个燃料电池块的电压小于Ⅳ,因而要将多个燃料电池块组合在一起,制成电池堆,并根据电压和电流的需要将电池堆进行串联或并联,以产生足够的电力。  相似文献   

6.
正丰田Mirai四门轿车于2014年12月15日在日本正式上市是丰田汽车公司的第一款氢燃料电池汽车。丰田燃料电池系统将诸如燃料电池堆和高压氢气罐等混合动力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燃料电池汽车有效地将发电所需的氢气和空气输送到燃料电池,产生电能,并利用电能驱动汽车的牵引电机。高压电零部件包括带电机的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空调电动压缩机、燃料电池逆变器、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冷却水泵、燃料电池水泵与氢气泵逆变器、带电机的燃料电池汽车变速器和带转换器的逆变器供电。所有其他常规的汽车电气,如前大灯、音响和仪表都是由一个单独的12V辅助电池供电。在Mirai中设计了许多安全措施,以确保大约244.8V的燃料电池汽车镍氢动力蓄电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新一代环保车型的燃料电池汽车可不使用传统化石燃料,而以来源丰富的氢气作为燃料,运行后的排放物只有水,且不排放CO2。燃料电池汽车通过电机驱动车辆,可兼顾静音性与良好的行驶性能,燃料填充时间较短,并能确保与内燃机汽车相近的续航里程。各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推广工作。介绍了丰田公司燃料电池系统(TFCS)及燃料电池堆的结构、设计与控制。着重阐述了燃料电池系统的1项核心技术,即“水管理控制技术”,以及基于燃料电池堆的设计过程与燃料电池堆内部状态的可视化及计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介绍了发电系统的组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这一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进一步阐述了车用燃料电池的可行性,它将使传统的汽车工业系统产生重大的变革,使汽车更加环保、经济。其次介绍了燃料电池催化剂,阐述了国内外对催化剂的研究。最后对燃料电池汽车提出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某型金属流场板燃料电池电堆进行了性能试验,对其特性曲线和单电池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电堆最大功率27.5 kW,对应电压78 V,单电池一致性随着电流负载的增大而下降。对比该电堆与某石墨流场板燃料电池电堆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前者单电池电压低于后者,但单电池一致性比后者好。  相似文献   

10.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耐久性是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汽车运行工况复杂多变,燃料电池系统内部温度、湿度、压力等运行参数控制难度较大,且处理不当会加剧电堆寿命衰减。本文立足于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电控技术,分析了不同的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的波动对燃料电池性能衰退的影响,并对燃料电池系统组成、结构、控制器硬件、控制目标和常用管控策略等进行了介绍。总结出,通过功率调节与车载储能装置进行能量分配和功率控制,并结合基于模型的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方法可更好地实现温度、湿度、压力等运行参数的管控,保证燃料电池处于合适工作条件,延长使用寿命。最后,展望了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电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08,(7):44-45
FCX Clarity在Honda汽车新车型中心生产,该汽车研发中心增设了燃料电池车专用的总装生产线,进行燃料电池车特有的组装加工,例如燃料电池堆及氢气罐的安装等。其核心技术燃料电池堆由Honda生产技术株式会社生产。特别是对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的电池单元工序,  相似文献   

12.
正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收到了Nisshinbo控股公司的后续采购订单,以推进先前宣布的非贵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解决方案的下一阶段。在2017年9月12日的新闻稿中巴拉德宣布,它与Nisshinbo一起,将一种非贵金属催化剂(Npmc)整合到一种基于npmc的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产品中:30瓦FCgen-1040燃料电池堆,其已于2017年末投入商业销售。随后,巴拉德宣布了一项计划,以评估开发基于npmc的燃料电池堆在商业材料处理应用中的潜力。随着  相似文献   

13.
电动车     
江苏推出燃料电池电动自行车 江苏双登集团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日前 研制成功了甲醇燃料电池电动自行车。该车以直接 甲醇燃料电池(DMFC)为核心,由燃料电池堆、甲醇 进液系统、氧气循环系统、电控部分和系统状态监控 部分等组成。该车行驶速度可达20km/h,  相似文献   

14.
正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最适合率先从商用车燃料电池技术起步。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产业化最先迈出实质性步伐的可能是燃料电池客车。氢燃料电池客车从整个产业链,特别是从价值链来分析,是有很多挑战的,除了技术外,最大的就是成本挑战。那么,目前氢燃料电池客车价值链面临的成本挑战有哪些?目前,最新的国际氢能委员会已经发布了氢能利用的重要方式,指明氢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2050年氢能将占整个能源的18%,CO_2  相似文献   

15.
针对燃料电池堆低温特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燃料电池堆自加热方案,仿真分析车用燃料电池堆自加热过程中温升情况。结果表明:适当的自加热电阻能够改善电池堆的低温启动性能,比热容小的金属双极板电堆更容易实现低温冷启动。  相似文献   

16.
车用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技术。本文综述了中国、北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比较分析,其中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各项技术指标、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寿命、环境适应性、储氢系统、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燃料电池辅助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等。结果表明:在国外,整车企业已经进入产业化燃料电池汽车的准备,预计燃料电池汽车将在2015年进入量产阶段;而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还处于性能改进和小规模示范阶段;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重点是:延长电池寿命、降低系统成本、建设加氢基础设施和推广商业示范。  相似文献   

17.
上汽自主研发的Plug-in燃料电池轿车,是国内首辆采用加压式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电堆进前舱、具有Plug-in功能的燃料电池轿车。  相似文献   

18.
根据欧盟计划,在欧洲的10个城市中有30辆Mercedes-Benz公司的Citaro 0 530燃料电池公交车在试运营,车上均标明:“Fuel Cell Bus”(见题图)。该车燃料电池组由加拿大Ballard公司提供,型号为Mk 902(1 960块燃料电池组成2堆,各125 kW,电压为600 V),驱动电机为C000异步电机(225 kW(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的电堆及其关键组件、关键零部件及水热管理技术,总结了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电堆及其关键组件研究方面,为进一步提高电堆功率,降低电堆成本,可着手于有序化膜电极制备工艺的研发,发展低铂催化剂以及探究金属双极板及其涂层技术。在关键零部件研发方面,空气压缩机和氢气循环泵将朝着大流量、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在水热管理研究方面,优化双极板流场和气体扩散层的微孔结构,采用复合控制策略等方式有利于燃料电池的水热管理。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燃料电池极化曲线的半经验公式,利用某8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试验数据来拟合公式中的相关系数,同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仿真模型,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仿真和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通过此模型可以研究燃料电池电堆的运行参数如气体压力、温度、当量比等对电堆性能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研究整个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