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事系统提出了"三个一"和"四型海事"的建设目标。文章分析了海事业务信息系统现状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利用整合海事系统业务信息资源,全面提高信息化对海事协同监管、公共服务、决策支持的支撑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海事局已完成海事信息工程的建设,但各业务口根据自身特点建成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数据库较多,横向沟通少,信息资源的分散、异构情况存在,导致海事基础业务数据的信息收集没有达到全面、完整、真实、有效的目标。本文提出了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信息系统整合的信息系统框架和软件体系结构的初步构架,建设一个支持电子工作流、开放、标准的系统整合平台,建立集中的业务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地方海事局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应用数据和资源,形成了省级地方海事数据平台,为省级海事监测、监管、应急响应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市一级层面如何结合本地信息化条件利用省级数据资源建设信息系统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扬州水上交通指挥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扬州市地方海事局现有信息资源,融合了局部水域AIS、CCTV、VITS等船舶动态感知技术,以江苏省地方海事局数据中心为支撑,依托统一的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大数据展示平台,全面展示船舶、船员数据,实现对辖区重点区域、重点船舶的全方位监管,为提高扬州市地方海事监管能力、服务能力和应急能力,为水运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4.
各级海事业务系统的协同、海事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都谁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出了需求。通过船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海事部门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各级海事业务系统的协同、海事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都谁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出了需求。通过船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海事部门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记者从肇庆海事局和梧州海事局获悉,为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广东海事局广西海事局深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平安西江"建设,打造粤桂海事合作示范区,深化区域合作,在加强业务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形成执法合力、提高监管水平、提升应急能力、发挥党建保障等方面共建共商共享,共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确保粤桂海事部门与区域经济社会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海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给海事监管服务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为行政相对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不断推动海事监管和服务水平迈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人机的立体监管系统是海事"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目标,在充分分析海事安全监管设施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无人机海事应用优势的基础上,从逻辑框架、物理框架两方面制定了基于无人机的海事立体监管系统框架,并分析了立体监管系统逻辑功能、物理子系统、系统数据流。实践结果表明,该框架是一个建设海事立体监管系统的比较有效的指导性框架,对促进海事监管装备现代化、监管立体化、信息综合化,提升我国海上执法能力、监管效能和应急处置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2015,(4):24-25,45
<正>一、系统简介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是在海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框架下,遵循SOA架构,J2EE技术路线,以海事云中心数据服务为依托开发的一套集船舶动态监管、应急搜救、海事服务于一体的海事监管服务系统,平台在功能上充分吸收了海事系统同类监管系统的优点,实现了现场监管的便捷化、应急搜救的科学化、海事服务的即时化,是广东海事局在遵从海事信息化顶层设计要求下对佛山模式的有力推广,目前平台已在湛江、珠海、中山、江门、东莞、肇庆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二、平台主要特点(一)技术特点1.应用海事云中心技术和资源,实现了大数据和云  相似文献   

10.
正以前,许多湛江海事人从来都没想过有这么一天:每年几十万艘船舶进出的湛江辖区,不再要求执法队员天天跑腿,不用每艘船都上去检查,只需要在一个系统上就可以查看到更加详细的信息,而且能更高效地开展执法业务。这个转型升级,是一段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湛江海事局依托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并依此为载体全面建设智慧海事,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模式从事前管理向事中、事后管理转变,从人工"签证+巡航"向"智能化监管+精确执法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江苏海事局结合依法行政与简政放权的新形势,按照"三化"建设步伐,系统推进海事执法全程信息化工作,将科技信息技术融合到海事执法监管全过程,力求以公开透明促进执法公平公正,以公开透明促进管理廉洁高效。一、海事执法全程信息化的探索海事执法全程信息化就是按照"三化"建设要求,将规定的执法程序和标准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整合、固化,执法人员通过信息化方式开展海事执法与服务,使全部海事执法与服务活动都处于实时性、过程性和系统性控制之中。基于以上认识,江苏海事局明确了海事执法全程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针对海事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当中累积的大量业务数据以及管理数据,文中将以海事规费的业务及内部管理数据为基础,结合GIS-T、Tableau等时空数据分析和展现的信息化手段,构建水运量时空数据模型。通过该模型的构建,对看似离散、没有关联的海事时空数据加工提炼,运用各分析挖掘方法进行描述性以及预测性数据挖掘,产生对水运行业具有一定价值的水运量信息资源,从而对内更好地把握水运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促进智慧型海事的发展;对外为航运行业提供相关的航运服务预测,更好地满足社会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海事信息网络作为海事信息管理及业务实施的核心支撑,实现了长江沿线各管理单位设施和数据的共享集成及互联互通,广泛应用于海事监管、水上安全信息发布等日常业务中。作为数据和通信的承载体,海事信息网络的安全状况对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数据的完整保密性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做好海事信息运行网络的网络安全防护,对于保障海事日常运维工作的正常开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海事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结合业务实际提出了海事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的策略,并在勒索病毒的防护实践中进行了合理性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预控式"监管模式的有效实践关键在于配套的海事执法资源保障体系。文章首先提出海事执法资源效能的概念,然后分析了"预控式"监管对海事执法资源保障的要求,最后采用鱼刺图方法从技术性风险、管理性风险以及执法性风险方面分析和构建了海事执法资源效能影响因素的辨识体系,可为下一步"预控式"海事执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障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建设海事信息化,符合目前科技兴航、创新服务理念的背景,对有效解决海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海事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内河海事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包括:建成各级海事机构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内网)、各级海事机构间的业务信息网络(专网)和以Internet网络为依托的海事政务信息服务网(外网)。建成全国统一、共享的海事业务信息库,实现海事服务管理全面电子化,提高水上安全监管、防止船舶污染,提高通航安全保障、船舶动态管理、行政执法效率。从山东省内河水运发展情况看,海事信息化系统应包括静态信息及动态信息,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船舶、船员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和船舶动态监督管理信息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当前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对海事安全监管的需求,切实履行海事职责,服务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战略运输需要,论述沿海水域海事安全监管系统的技术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海事监管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发展策略:更新监管设施,补点去盲,优化站点布局;构建区域宽带通信网,提高船岸通信质量;构建全域测绘发展战略,提升精准化GIS服务效能;实时监测无线电频谱资源,维护电波通信秩序;深化资源整合,拓展数据协同应用能力;构建E航海,提升航海保障能力;引进高精尖装备,提高基础装备科技含量;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保障核心业务安全。  相似文献   

17.
智慧海事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海事系统的广泛应用,"智慧海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信息化推动海事现代化,海事监管模式由"汗水型"向"智慧型"的转型升级进入一个新阶段。按照海事"三化"建设要求,在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统一部署下,海事系统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海事两级云数据中心基础框架,建立了统一的中国海事协同管理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实现了电子签证、电子巡航、移动执法、船员无纸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一、海事监控系统概述及发展趋势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水运行业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给海事监管服务部门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海事信息化监管系统主要有VTS、AIS和VHF系统;而VTS和AIS的建设覆盖范围主要在沿海,海事部门和港航部门所监管的内河航道,VTS和AIS的覆盖明显不足,存在大量盲区;但中国的内河水系发达,航道里程众多,承载着大量的航运任务,是海事港航部门监管必不可少的重点,内河VTS和AIS的覆盖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工作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作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江苏省地方海事局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互联网+海事服务"的全新模式,解监管难题,优品质服务。体系初建打造"智慧海事"江苏模式"2018年底,‘资源配置合理、业务深度融合、五网合一运行’的智慧海事管理体系将正式运行。"2018年5月18日,在江苏智慧海事指标体系专家评审会中,江苏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放管服"工作的推进,特别是2018年国务院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工作,要求在2020年完成平台建设,实现地方政府和国务院垂直管理部门数据对接,原则上取消职能部门单独设立的服务大厅等措施,给海事政务服务工作带来挑战。笔者结合海事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分析存在问题与机遇,提出基于海事监管、政务服务和履行公约一体化改革顶层设计下的政务服务改革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