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PC轨道梁制造的线性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明 《桥梁建设》2003,(B05):24-27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PC轨道梁既是承载梁又是列车运行的轨道,重点阐述在PC轨道梁施工中,从底模台车、侧模、端模等的拼装方面控制PC轨道梁线性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聚丙烯纤维(PPF)混凝土对PC连续刚构桥徐变效应的影响,以某不等厚不等高双薄壁PC连续刚构桥为依托,利用Midas/FEA建立该桥空间实体单元数值模型,首先对比分析普通PC连续刚构桥(不含PPF)在不同徐变模型时受力和变形;随后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徐变分析模型,对比PPF-PC混凝土和普通PC梁桥结构由于徐变效应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分析PPF对PC结构徐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JTG D62规范徐变模型与CEB-FIP徐变模型接近,ACI徐变模型最保守;PPF不改变PC连续刚构桥受力特点和力学行为,但成桥时PPF-PC连续刚构桥相比于普通PC连续刚构桥,其跨中挠度值更小,且随着时间推移,添加PPF的PC连续刚构桥更能抵抗徐变引起的挠度。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悬臂浇筑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特点,简要介绍PC斜拉桥主粱悬臂浇筑施工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实现主梁的轻型化,进而减轻下部结构的工程量。同过设计制作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和静载试验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为进行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后张法空心板梁端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某桥梁上后张法PC空心板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端部裂缝,对照已有的试验结论,从各个侧面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裂缝的措施;首次推导出预测类似裂缝发生的判定条件,为PC空心板梁的梁端截面尺寸及配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PC(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中,0^#块混凝土最容易产生裂缝,并影响整个上部结构施工,因此控制其裂缝产生发展非常重要。该文对—PC连续箱梁桥0^#块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裂缝处治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裂缝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PC箱梁桥在施工或使用中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将裂缝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两大类,分析了裂缝的特征及成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PC)桥梁遭遇燃油火灾时的耐火性能,设计制作了3榀大比例PC简支缩尺模型试验薄腹梁,包括1榀箱形截面梁和2榀双T形截面梁,以荷载水平和截面类型为试验参数,开展了燃油火灾升温条件下PC梁局部受火试验。获取了梁截面混凝土温度和预应力钢束温度变化、跨中挠度变化、有效预应力衰变、裂缝开展、爆裂分布与深度以及耐火极限相关试验数据,深入探索了燃油火灾高温下PC梁的损伤演化规律和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梁截面各测点温度在受火期间随着受火时间的增加其整体趋势不断升高,由于水分的蒸发造成温度曲线在100 ℃~120 ℃之间有一明显的缓平段,箱形截面梁箱内温度在达到100 ℃后几乎保持不变。停火后,混凝土内部和预应力钢束温度持续升高,距受火面距离越远,在停火后升温持续时间越长,预应力钢束在停火后最高升温161 ℃。火灾下PC梁挠曲变形分为受火初期显著增长、受火中期缓慢增长和受火后期急速增长3个阶段,最终由于预应力钢束断裂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按常温下适筋梁设计的PC模型试验梁在火灾高温下呈现为少筋梁破坏特征;钢束的有效预应力在火灾高温下表现出先增加、后衰减,最后被拉断应力突然降低的三阶段变化特性。箱形闭口截面梁的混凝土温度和预应力钢束温度均低于双T形开口截面梁,其耐火性能明显优于双T形开口截面梁,破坏时预应力钢束临界温度分别为397 ℃和319 ℃。荷载水平由0.35增加至0.55时,火灾下PC梁耐火极限降低21%,破坏时预应力钢束临界温度由416 ℃降低至319 ℃。研究成果可为PC桥梁耐火试验提供方法指导,为其抗火设计和灾后应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日本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即后期粘结的PC钢材,它省去了一般预应力桥梁的穿索及压浆作业,大大简化施工,有利于截面的减小。  相似文献   

10.
纬六路斜拉桥为主跨380m的双塔双索面PC斜拉桥,主塔为A形单箱双室结构,主塔桩基直径2.5m,采用人工挖掘成孔,塔柱采用爬模爬架的方法施工。介绍了在既有铁路旁,高地下水位,施工场地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挖孔,深基坑开挖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500 m跨度PC斜拉桥肋板式主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飞 《中外公路》2003,23(1):54-57
结合荆州长江公路大桥的主梁设计成果,对PC斜拉桥的肋板式主梁受力特点、主梁截面形式及尺寸,主梁及横梁设计计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潘振胄 《中外公路》2004,24(3):67-68
介绍了PRC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日本PRC技术与世界PRC的区别,分析了其与PC和RC的不同、PRC结构的特点以及上姬川桥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3.
鄂东长江大桥为混合梁斜拉桥, PC宽箱梁及钢-混凝土结合段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要求PC宽箱梁混凝土具有高工作性、高抗裂性及高耐久性,钢-混凝土结合段混凝土具有大流态、高粘聚性,收缩小、刚度大、韧性好、疲劳强度高.分别考察胶凝材料、掺合料及水胶比、砂率、聚丙烯纤维及微膨胀剂、水化热降低剂、减缩剂、钢纤维等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的影响.介绍在强度、防裂、长期收缩和徐变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PC宽箱梁采用单掺粉煤灰或粉煤灰矿粉复掺混凝土配合比,钢-混凝土结合段混凝土采用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14.
纬六路斜拉桥为主跨380m的双塔双索面PC斜拉桥,重点介绍在最低温度下、使用挂篮作为合龙支架,在简单的劲性骨架锁定状态下进行大跨度斜拉桥中跨合龙段施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是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实现主梁的轻型化,进而减轻下部结构的工程量.同过设计制作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和静载试验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为进行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公路与汽运》2007,(3):160-160
后期粘结PC钢材是在PC钢材上涂抹硬化的黄油状常温硬化型树脂,以套管包裹而成。这种常温硬化型树脂,通过控制环氧树脂硬化促进剂的添加量,可以自由确定硬化时期。这种树脂硬化时,与无粘结钢材一样,具有与黄油状同等的粘度,张拉后,PC钢材与套管之间充填的环氧树脂自然硬化,介于套管间的PC钢材同砼粘结起来。  相似文献   

17.
韦景光 《公路》2023,(9):232-237
以某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为依托,通过ABAQUS软件建立模型并分析PC连续刚构桥箱梁腹板混凝土开裂原因及竖向预应力施加顺序对腹板混凝土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板混凝土开裂原因之一在于箱梁悬臂节段数量增加引起腹板混凝土内竖向拉应力增大所致,竖向预应力的施加可限制腹板混凝土内竖向拉应力的发展;滞后张拉工艺中,由于竖向预应力的滞后施加,无法起到提前遏制腹板混凝土竖向拉应力发展,从而导致腹板混凝土开裂风险较高。将竖向预应力施加顺序调整至纵向预应力施加之前,能有效降低腹板混凝土主拉应力值,减小腹板混凝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8.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构造与斜拉索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是国道209线在鄂西部跨越长江的特大型桥梁,其主桥为主跨388m的双索面、全漂浮体系PC斜拉桥。主要对斜拉桥主梁的主要结构设计和斜拉索受力分析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日本梦翔大桥由2跨PC连续箱梁桥和3跨PC连续矮塔斜拉桥组成,跨越熊野河的陡峭峡谷.矮塔斜拉桥采用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使上部结构更加细长,地震响应程度有所减小.矮塔斜拉桥桥墩采用柱式墩身,沉箱式桩基础;桥塔为Y形倾斜结构,桥塔中预埋钢锚箱,塔端斜拉索锚固在其中;箱梁中设置12×φ15.2体内预应力钢束和19×φ15.2的体外预应力钢束,梁端斜拉索锚固在混凝土桥面翼板的加劲肋上;斜拉索采用27×φ15.2的多股钢绞线束.大桥主梁采用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桥塔混凝土浇筑与斜拉索的安装和张拉同步进行,斜拉索采用主梁两端翼板下方4个千斤顶依次同时安装和张拉.  相似文献   

20.
阐述梁桥施工监控的必要性和组织管理的作用,介绍PC梁桥施工监控的基本内容,分析大跨度PC梁桥监控的关键技术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