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下立交是城市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五洲大道浦兴路下立交工程的分析,对工程设计、施工中涉及的下立交地下结构、围护、防水等普遍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最常使用菱形简易立交的交通特征和主要问题作了详细分析 ,据此提出以单点菱形型式改进常规菱形立交 ,从几何设计、交通效率、安全行车及交通组织管理各方面采用技术措施 ,大幅提高立交的交通适应性 ,并以应用实例展示了单点菱形立交型式在城市路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采用的交通工程设计方法 ,综合了城市建设、运营、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需要 ,所遵循的设计理念具有示范效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双车道匝道立交设计中经常遇到的车道设置问题。规范中处理双车道匝道立交中保持车道数平衡与基本车道数连续之间矛盾的方法是引人辅助车道。结合江门市四村互通立体交叉工程的设计,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立交周边环境复杂,立交方案设计制约因素多,本文结合郑州市金水东路-G107辅道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介绍了在复杂条件下城市互通式立交设计应对措施,通过适当后延分流点,增加交织段长,解决站房高架S匝道车辆的分合流问题;同时创造性地引入专家打分法,对立交方案进行评分,择优选择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5.
城市立交是城市交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拟定城市立交方案,如何确定立交的规模和标准,如何控制实施难度和工程投资是决策者和立交设计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该文通过对一个城市立交实例的方案拟定、优缺点分析、方案优化和方案比选等方面的论述,介绍了城市立交的特点和设计思路,并经过综合比较,提出了适合城市的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立交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立交在解决城市交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构建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和谐关系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结合南宁市会展立交规划与设计项目,对城市立交的布局、规划条件、交通功能、用地及环境条件和方案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城市立交规划设计中如何处理好立交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关系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该项目中实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匝道停车视距及视距检验的方法;演示以模型计算的方式进行视距检验的过程,归纳主要计算结果并进行分析;例举已建成枢纽互通立交中部分匝道视距不良的路段及其运营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卧佛寺枢纽互通立交B匝道设计为实例,介绍应对匝道视线不良的工程改善措施;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带来的问题及对解决方式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城市立交设计往往需要考虑诸多控制因素,如何避让这些控制因素是方案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内容。针对控制因素采取的每一个应对措施都会增加工程的经济成本或社会成本,而合理的避让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立交功能和景观的情况下,减小工程成本的增幅。列举常见的控制因素避让措施及其适用范围,并讨论针对这些避让措施的普适性评价方法,以为立交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互通立交设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智生 《公路》2005,(12):80-85
互通式立交是干线公路交叉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高速公路重要构造物之一,正确把握互通立交设计要素.合理选择互通立交方案.准确应用技术指标,对保证行车安全和服务水平,降低公路工程投资.节约土地.提升公路景观效果等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互通立交设计在对互通立交规模的理解、方案选择和技术指标的合理应用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通过总结近5年在初步设计审查中发现的互通立交设计普谝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砦新的观点.与设计行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除了需要新建一些高等级公路以提高公路网等级外,开始转向改建原有道路升级为高等级公路。在改扩建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及难点,如路基路面搭接处沉降差异、桥梁拼接设计、互通式立交改扩建设计,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保通等问题。本文以广西地区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冲仑互通立交改扩建设计为实例,从互通立交改扩建的设计原则及工程特点出发,分析在诸多复杂的限制因素条件下,如何确定互通立交合理的平面、纵断面线形技术指标,并尽可能少增加新征用地面积,如何解决保障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保通工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交通量持续增长和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互通式立交的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主要道路扩建的需求,做好加宽改造的预留条件。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总结了国内公路互通式立交中主要道路的改扩建预留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键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隧道皮带机出碴TBM同步衬砌技术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双永  陈大军 《隧道建设》2010,30(2):115-119
兰渝西秦岭隧道是目前中国铁路建筑上TBM掘进最长的隧道,为解决该工程工期紧的问题,在施工中采用皮带机出碴与TBM同步衬砌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在施工中尽量减小施工干扰,如何在不影响开挖的情况下移动衬砌台车、修补、防水作业台架,连续皮带机如何通过台车等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安全风险,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立交是解决城市交叉节点交通拥堵,实现交通快速转换的有效措施,与公路立交相比,城市资源集约,立交设计控制因素繁多,立交组合形式多样,立交设计方案优劣的评价尤为重要。传统的立交评价方法主要为技术经济比较法,具有明显的经验性和局限性。通过对城市立交设计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立交指标评价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供城市立交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路网快速化工程中,如何改造与利用现状立交是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以宁波东环北延快速路项目中的钟包立交为例,通过全面分析现状建设条件、交通功能、实施难度、社会影响等因素,结合路网规划,对立交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共提出4种改造方案,分析论证表明,快速路系统枢纽型互通立交结合地面系统平交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全互通立交线型结构复杂,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区域交通易阻塞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如何做到快捷而又高效的快速实施,有效缩短工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城市交通通行能力的影响,减少对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出行的干扰,这是一个在讲究"和谐共建,惠及民生"城建建设基调下日益突出的问题。以宁波市东苑立交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为背景,浅析了为解决快速化施工需求而采取的各项施工关键技术,希望能为类似的城市全互通立交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公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建设中,出现了高速公路和地方公路交错布置的情况,为了满足交通流的转换,又必须设置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成为了高速公路设计的关键。在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中,立交的间距是目前研究比较少的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立交间距过大或过小都存在弊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间距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方法有基于交通流理论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和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2种办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交通流理论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聪 《公路与汽运》2012,(1):142-146
结合广州市黄浦区石化立交设计,介绍了互通立交选型、集散车道设计、变速车道设计、分合流点纵坡设计等关键问题和解决措施;针对广州市黄浦区石化立交,提出了新的立交设计方法并投入实施,新的立交设计方法力求使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若于有代表性的五路交叉立交以及立交群选型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在城市快速路建设中对较复杂立交选型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建设互通式立交的情况越来越多。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来保证特殊条件下互通式立交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以沪渝高速公路跑马坪互通式立交为例,阐述特殊条件下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日益完善,路网密度加大,涌现出大量的复杂互通立交。该文针对绕城公路与多条道路相交于同一结点,而且其中多个方向在空间布局上共线这类复杂、特殊的互通立交,如何结合公路设计新理念,层层深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妥善地解决该结点的交通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