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随着国内游艇码头建设的不断增加,游艇码头港内泊稳条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游艇码头港内泊稳的主要因素有防波堤的布置、防波堤的结构形式、港内护岸的结构形式等。基于MIKE21-BW模型,以长岛县南长山岛规划建设游艇码头为例,对游艇码头港区的两种布置方案、6个浪向作用下的港内泊稳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两种平面布置方案口门处及港内游艇泊位处波高,分析影响游艇码头港内泊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防波堤位置、口门处防波堤的结构形式及港内陆地护岸的结构形式对游艇码头港内泊稳条件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珠海淇澳帆船游艇基地码头工程为例,通过波浪、泥沙潮流数学模型的分析结果对游艇码头的防波堤平面布置进行研究,为游艇码头的防波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比各国游艇码头波浪防护标准,提出游艇码头防波堤设计时,应严格控制港内波况条件,并从实际条件、景观效果、泊位成本、功能需求等多方面考虑,采用最合理、优化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总结并推荐游艇码头防波堤几种实用的平面布置方式以及结构形式。可给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工程码头位于曹妃甸港二港池东岸线近防波堤口门处,对于偏西向入射波浪,防波堤对码头前沿波浪几乎没有起到折减的作用。为此拟通过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对码头前沿波高分布及码头上水情况进行分析,为合理确定码头面高程、验证码头泊稳条件以及码头结构型式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万浩  李衍旺 《珠江水运》2012,(12):54-57
建立二维潮流数值模拟模型,通过计算分析表明,游艇码头建成后将引起局部通航水流条件的改变,对附近水域潮位影响甚微,但口门横向流速偏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下阶段游艇码头口门设计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州南沙游艇俱乐部码头工程和海南石梅湾游艇会码头工程两个实际工程的防波堤和内护岸结构选型与设计的初步归纳和分析,提出在游艇码头结构设计中需要体现和强化游艇项目整体景观布局要求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朱作坤 《中国水运》2014,(11):318-319
文中结合游艇码头工程的设计,主要分析的是关于透空式防波堤于游艇码头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荆昆  程磊  孙荣峰 《中国水运》2014,(6):315-316
桩基透空式防波堤适用于地基承载能力较差而波浪作用不是十分强烈的水域。桩基透空式防波堤的波浪透射系数主要受挡浪板入水深度、水深等因素的影响,由于透空式防波堤消浪机理较为复杂,工程实践中更多地需要依靠物理模型试验提供支持,在工程中的应用并不多见。文中结合游艇码头工程的设计,着重介绍了透空式防波堤在游艇码头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曹妃甸新城游客码头项目为例,对多种类别的透空式防波堤的消浪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比对,同时结合其应用范围和实用程度进行分析,提出较适用于中小型游艇码头的透空式防波堤设计方案,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通航水流条件、码头泊稳条件以及港池航道泥沙回淤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论证天津港大港港区口门防波堤在现有2 km出水堤基础上,延伸2 km半高堤(堤顶高程3.5 m)的方案的可行性,为港区口门防波堤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借鉴国外游艇消费市场的特点,在对标美国游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判断我国游艇市场发展前景的基础上,运用诱发量法、类比法,综合预测我国游艇消费需求量,并对我国沿海地区游艇码头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游艇码头进港航道水域尺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守慧  郭国平 《船海工程》2012,41(2):123-125
为了填补国内游艇码头在航行水域安全尺度方面的空缺,参考国外游艇码头尺度标准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风、浪、流等因素对游艇的影响,提出游艇码头的进港航道宽度及水深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温州瓯江港区浮式游艇码头在接近35 m淤泥质土的地质条件下全直定位桩桩长确定和地基承载能力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波浪力和水流力作用下,对不同定位桩长的码头结构进行三维全尺度数值模拟分析和地基承载力校验,得到不同定位桩长的剪力和弯矩的内力分布特征、桩顶最大位移、桩身最大应力随不同桩长变化趋势。再根据定位桩自重和桩侧土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确定桩底应力,与地基承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对于类似工程,可采用以地基承载力和桩顶位移为主、以桩身应力控制为辅助的控制方法来确定桩长。  相似文献   

14.
海船船行波对游艇航行安全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焱  马隽  赵杨 《水道港口》2010,31(1):45-50
采用不同比尺的物理模型,研究了3万t级海船及游艇在进出港航道中航行产生的船行波特性;利用造波机模拟海船船行波,试验分析了海船船行波对游艇航行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航道两侧挡沙堤出水后,对海船航行具有较明显的限制性航道特点;海船航速8节时在游艇航道中产生的最大波高为0.46m,对单游艇航行安全没有影响;当海船和2艘游艇三者同时相遇时,游艇航速宜小于等于10节。  相似文献   

15.
以大连港东部地区搬迁改造项目游艇码头工程的地基处理为例,通过对工程试验区的研究,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方法。通过对碎石桩质量检测的研究,提出了通过沉箱压载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相结合的方式对碎石桩质量进行检测,分析了该项目中碎石桩成桩效果,总结了水上振冲法在低强度饱和黏性土中的工程经验及质量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6.
平直海岸填筑式港口布置水流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绥中新港码头方案论证为例,针对平直海岸的水流特点,通过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填筑式的突堤码头实施后的水流进行模拟计算,从港池、航道平面流态、码头和航道横流及工程建设对周边水域的影响等角度对码头工程实施的水流条件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平直海岸码头前沿不宜突出岸线太多,相邻港池口门宜尽量布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以避免口门附近出现复杂流态和减少相互影响;应尽量采用栈桥码头布置较大吨位泊位,可以减小围填工程对周边水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型帆船自适应自动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帆船由于其结构的特殊使其动态特性呈严重的非线性,航向很难控制。首先针对一种小型竞赛用的12m长美洲杯赛帆船,从其结构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开环仿真试验以验证其真实程度。然后利用MATLAB辨识工具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得到各具特色的不同模型,由此确认模型参数的巨大变化难以用一个近似于当前运行模式下的线性化模型设计控制器,因而设计了一个采用自适应LQR的自动舵以控制帆船尖不同外部条件下都能保持航向。最后在该模型上作了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天津港防波堤延伸工程口门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吕庆新  孙连成 《水道港口》2007,28(5):311-315
根据发展的需要,天津港拟在原25万t航道北侧增加一条10万t级航道。由于航道宽度增加,设计口门宽度由900 m增加到1550 m,在现场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口门拓宽后口门附近流场以及航道淤积情况进行了研究,建立波浪数学模型,对南疆码头附近泊稳以及波峰面高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与原900 m时相比,口门拓宽后口门附近流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航道淤强略有增加,但幅度不大,而口门拓宽后30万t油码头处波高有所增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将北防波堤向海延伸500 m后,30万t油码头处波高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