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青山 《水运管理》2008,30(6):28-30
阐述海事管理中肇事逃逸船舶协查现状,指出其中存在无的放矢、效率低下等不足,提出从体制、方法和手段上完善船舶协查建议:(1)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2)利用一切可用手段开展协查;(3)船舶协查要有的放矢;(4)完善船舶协查机制;(5)从立法层次上规范船舶协查;(6)建立高效灵活的国际船舶协查机制。  相似文献   

2.
海事调查结论不再适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使得这一行政救济制度丧失了对于海事调查结论缺陷的纠正功能。在此背景下,需要结合海事调查实践,运用行政救济制度理论,并参照法律规定的行政救济制度,完善现行海事调查结论缺陷防范与纠正机制、创设新的机制并保证其运行,以保障海事调查结论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充分发挥海事调查的功效。海事调查结论缺陷防范机制包括专家论证、科学运用证据和准听证,海事调查结论缺陷纠正机制包括行政复核、信访处理和重新调查。这种机制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3.
关于水上交通肇事逃逸协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事件频繁发生,数量、情节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社会构成很大危害.本文就提高海事协查成功率谈谈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近几年来海事部门发出的各种类型的协查来看,肇事逃逸案件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商、渔船舶碰撞事故占绝大多数。这类海事往往造成大量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而因肇事船舶逃逸不履行法定救助义务的行为而导致错过最佳救助时机,进而进一步扩大了碰撞的损失。如何认定肇事逃逸船舶,进而要求其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保障受害人员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江苏海事局海事动态监管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指以海事动态执法指挥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平台,最终实现对管理空间和事件的分类、分层、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6.
海事履约机制是我国海事履约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制度保障。梳理现阶段直属海事系统需履行的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双边协议等法律文件情况,介绍当前海事履约机制运行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对海事履约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猛 《中国海事》2005,(1):57-59
建设服务型海事,提高海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海事机构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海事改革发展进程在现阶段的重要课题,是建设“三个海事”、实现“三个追求”的需要。需要我们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机制运作、管理方式等方面认真思考,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8.
国内信息     
《中国海事》2008,(10):69-69
政策与法规 中国海事局印发《海事系统新闻发布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发布工作,建立高效规范的海事新闻发布工作机制,为海事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树立海事执法为民、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中国海事局组织制定了《海事系统新闻发布管理暂行办法》,共五章十九条。该办法适用于中国海事局机关和各直属海事局,各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制订和修订本单位的新闻发布制度。各省级地方海事机构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行政裁量权的普遍行使逐步引起广泛重视,全国各地行政执法机构就规范行政裁量权特别是行政处罚裁量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国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赋予了海事管理机构一定的行政裁量权,各级海事管理机构结合实际针对突出问题对规范海事执法裁量权建立了一些具体制度,使海事执法裁量权得到了较好行使。但是在规范海事执法裁量权方面,仍然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动态     
上海海事局:船舶超载"零容忍"全时排查"零间隔"近期,上海金山海事处严把船舶入口关、严把违章处罚关、严把船舶出口关、严把规范执法关,对违法船舶、弃证逃逸船舶、肇事逃逸船舶的协查程序予以整合,充分利用海事监管网络,强化对逃逸船舶的跟踪管理,使违法船舶"无处可逃",并及时采取强制卸载、调查处理等措施。由于被协查船舶在未解除  相似文献   

11.
刘斌  曹玉 《世界海运》2006,29(4):53-5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海事系统如何管理分布在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固定资产,或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产所有权如何体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一个亟须研究并且规范的问题。由于海事系统行业的特殊性及其资产的重要性和规模的庞大性,使得海事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需要采取极其谨慎的措施,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基于上述特点我国海事系统应将国有固定资产授予各直属单位去占有、支配和使用,逐步建立固定资产分级管理体系,采取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方法,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以来,交通部在全国建立了“一水一监”、“一港一监”和“中央与地方管辖水域分治”的海事机构体制,堪称我国海事监管史上最为深刻的一次改革。但它不可能解决海事监管的所有问题,特别是以海事监管理念、制度、程序、手段、方法及运作机制等为内容的传统海事监管模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党的十六大确定“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浙江海事辖区网格化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海事网格风险动态变化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动态网格风险的海事监管模式。根据不同网格实行红色应急管理、黄色预警管理、蓝色预警管理及常态管理等动态分级管理,以求动态统筹配置海事监管资源,优化及利用监管和应急力量,切实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朱志强  谭振宏 《水运管理》2008,30(10):27-30
为明确船旗国、沿海国、港口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对海难或海上事故进行调查的管辖权,便于我国有关部门人员正确履行海事调查职能和国际义务,通过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IMO有关海事调查公约、规则和指南等国际规定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我国海事调查管辖在立法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有关海事调查的国际和国内法研究,适时调整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海事调查的国内法体系,配合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海事调查的相关机制,以适应履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文中对2006年的海事系统内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解读,分析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从开展岗位聘用制度、建立绩效工资核定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深化海事系统内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扭转现行海事履约管理体系,源于海事法规体系却长期滞后海事法规动态的制度缺陷,我们提出了以"空间直角坐标系"模型为框架,以海事法规体系为实体的新"海事履约管理体系"模型,并通过海事法规体系的"立、改、废"代谢机制,实现新"海事履约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海事“软实力”属于海事管理范畴,包括海事法律法规体系、体制机制体系、海事文化体系、思想意识、道德标准、作风建设、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等。海事“软实力”相当于海事的灵魂,加强海事“软实力”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谢飞 《珠江水运》2007,(11):37-39
海事强制令是我国2000年《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上的一项法律制度创新,弥补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只规定财产保全法律制度的缺陷,但关于海事强制令的性质以及签发条件法律没有明确的或完备的规定,本文从海事强制令的性质出发,提出海事强制令是一种对行为的保全措施,并进而提出海事法院在签发海事强制令时应当严格签发条件,使海事强制令严格区别于先予执行的执行令。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初,芜湖海事局选择辖区货物运量大、航次流量大,社会影响大的长航凤凰芜湖船务分公司等四家船公司试行行政合同管理模式。海事行政合同的签订,得到了全面履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我国现行行政法律制度中还没有关于行政合同的明确规定,海事行政合同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化》2014,(3):30-30
上海海事司法鉴定中心于2014年3月13日在上海海事大学正式成立,来自上海司法界、海事界、律师界、航运界等40余名权威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发展海事司法鉴定机构、健全我国海事司法鉴定制度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