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文 《公路工程》2009,34(5):67-74
新老路基强度不均匀是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病害的重要原因。研究了不同工程条件下,新老路基强度差异程度对路面结构层应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正确认识新老路基强度不均匀性对路基路面的影响,合理确定新老路基强度差异值允许范围,为路堤拓宽工程的新老路基结合处治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拓宽条件下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是导致路基路面病害的根本原因。选取某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典型断面,建立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分析了在不同的拓宽方式、拓宽宽度、地基强度、修筑方式等拓宽条件下,新老路基顶面不协调变形曲线形态的规律及不协调变形的典型特征,并阐述了上述拓宽条件对于不协调变形特征的具体影响。探讨了导致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内在原因,并针对部分不协调变形特征提出初步工程处治措施。通过室内路基模型模拟路基拓宽所造成的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所获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吻合。  相似文献   

3.
应用PFWD检测新老路基路面回弹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路拓宽后,在新老路基交接部分对应的路面将出现纵向裂缝,这主要是由新老路基的回弹模量差异较大而引起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所致,因此,检测与评价新老路基、路面回弹模量是新老路基拓宽设计与施工的关键环节.文中结合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通过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对新老路基路面强度进行检测,得到了PFWD在新老路基测试中的应用效果和不同新老路基之间的回弹模量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公路拓宽工程国内外相关资料以及上海、重庆等地实体工程的调查研究,对其典型病害和损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形成和其对路面结构响应方面作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路基稳定为前提,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控制为核心的路基拓宽设计理论,并在实体工程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上路基拓宽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软土地基上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从软土地基沉降入手,并结合软土地基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高、低路堤试验路段的实践,提出比较合理的路基拓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叶集至罗山公路半幅路基路面拓宽建设大多落在老路堤边坡上,有的落在堤外淤泥或塘底淤泥上,如果旧路裂缝处理不好将影响拓宽工程的质量。该文针对南半幅老路路基工程地质概况,在路面裂缝病害类型调查、成因分析、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路面裂缝病害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宇明 《交通科技》2011,(3):104-105,132
针对养护改造工程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从路基沉降入手,以112国道(杨各庄至保定界段)养护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典型老路拓宽改造的地基处理方案、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关键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8.
刘汉清  黄伟  杨岳  应荣华 《公路》2008,(1):200-203
老路拓宽后在新老路基交界部分对应的路面将出现纵向裂缝,其主要原因为新老路基的回弹模量差异较大而引起新老路基的不协调变形导致,因此在老路拓宽过程中检测与评价新老路基、路面回弹模量是新老路基拓宽设计、施工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原有的测试方法比较笨重,因此结合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资助项目,通过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对新老路基路面强度进行检测,得到PFWD在新老路基测试中的应用效果和不同新老路基之间的回弹模量差异。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情况,对路面拓宽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混凝土路面拓宽改造新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对提升混凝土路面拓宽改造新路基效果的策略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成分、控制水灰比和引气剂的质量及含量、实施动态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0.
由公路拓宽的常见病害及机理分析可知,不协调变形是引起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不协调变形的组成机理,合理预估不协调变形的大小和形态是公路拓宽设计的基础。分析新老路基产生不协调变形的原因,对不协调变形的认识进行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处理方法,为其它公路拓宽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鄂海清  魏曙红 《公路》2012,(2):68-72
以在建的佛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为背景,分析在拓宽路基边载的作用下,新老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老路基路面结构路用性能以及变形稳定的要求,并结合现场观测资料,对软基上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的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拓宽工程软基应采用“三指标”的控制标准,即:拓宽路基施工期老路容许的横坡度变化率、新老路基工后容许横坡度变化率、拓宽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量.  相似文献   

12.
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是路基拓宽工程病害的最根本原因,充分掌握不同工程条件下不协调变形的特征是路基拓宽工程设计和新老路基接合部处治的基础.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各种不同工程条件下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特征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研究成果对道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老路拓宽改造工程中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文章根据工程实际阐述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拓宽改造后的公路路面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余正武 《公路》2007,(5):19-23
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早期病害问题不断发生。国内外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诊断及检测技术手段研究,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掌握适合我国高等级公路病害的合理检测技术和手段,对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处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河南省叶集~信阳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造项目,分析了多种路基路面病害检测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性,对其他公路项目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高等级公路路基拓宽工程常见的病害,将拓宽路基进行模型简化,通过对实际项目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加强新老路基结合面的处治,路基加筋,拓宽部分路基地基处理,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等具体处治措施来减小新老路基交界面产生的沉降差。其成果对今后路基拓宽工程实际项目中处治措施的选择、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佛(山)开(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运用有限单元法分别模拟计算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新老路基发生差异沉降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结构的应力状态,对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层不同位置、水泥稳定碎石层中的附加拉应力和剪应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连霍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论述高速公路路基的加宽技术和新老路基的沉降控制方法。并对新老路基结合面处治、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路基加筋及路面综合处治等技术的机理、效果和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老路基工后差异变形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基拓宽工程中相关病害的发生与新老路基间的工后差异变形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室内足尺试验,对沥青路面在路基差异变形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相关工程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理论分析表明,较小的路基不协调变形足以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面结构中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应力级位明显上升。室内足尺试验研究表明,在发生路基不协调变形后,新路基处的沥青路表当量回弹模量和疲劳寿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道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之间的不协调变形是导致路基路面病害的根本原因,路基处治的核心是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控制。在路基拓宽室内试槽试验中,采用在路堤底部预填一定厚度的易溶性化肥,再注水溶解的方法来模拟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形成,并重点研究新老路共同作用层设置和路基加筋的作用。结果表明,设置一定厚度的新老路共同作用层可以明显减小新老路基的工后差异沉降;土工格栅加筋可以显著降低地基顶面所受的土压力,从而减小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的拓宽工程问题,从路基拓宽方式的分类因素出发,阐述了常见的路基拓宽方式,并就新老路基结合的常见病害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