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经济下行与贸易摩擦双重困境。谈到严酷的经济环境对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影响,樊泽芳表示,自2018年4月以来,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2018年7月19日,中方赴美国华盛顿参加了美商务部对汽车及零部件发起的232听证会。一系列中美贸易摩擦事件涉及零部件行业,包括汽车照明设备、汽车座椅、车载电池组件、汽车车身冲压件等。贸易摩擦对美国汽车行业和消费者造成消极影响,加征关税也必将打乱国际产业链,影响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通过介绍分析中美汽车产品贸易进出口情况,对中美贸易战汽车产品征税清单进行解读,分析中美贸易战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提出我国汽车企业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应对措施和相关建议,对指导和加强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也成为了贸易摩擦的高发区。本文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了贸易摩擦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应对贸易摩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汽车关税政策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18年,我国先后经历了自主降税、中美贸易摩擦、对美汽车产品加征关税及宣布暂停对美产品加征关税三个重要阶段。汽车终端市场也随之做出迅速反应,部分美产进口车型价格产生波动。然而,在我国汽车产品关税不断降低的背景下,外资品牌的国产化进程仍然在持续推进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系三强和特斯拉,而日系代表雷克萨斯还在观望之中。最后,文章指出在贸易摩  相似文献   

5.
正中美贸易摩擦既是短期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中的"阵地战",也是长期竞争合作过程中的"持久战"。我们要做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准备。今年以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挑起贸易战,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面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争端,我们必须科学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积  相似文献   

6.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已于2013年10月1日施行,将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如何应对汽车三包对产品质量、售后成本、供应链关系等各方面的重大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7月3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的《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汽车蓝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这也是自2008年以来,三方连续七年联合推出中国汽车产业年度报告。2014汽车蓝皮书以“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为主题,主要研究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并重点探讨了互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吕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葛松林、张宁、公维沽,以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共同发布2014汽车蓝皮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晓明博士主持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8.
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是发展汽车产业的主要途径。美、日、韩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汽车金融服务业密不可分。中国关于汽车消费信贷的法律十分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汽车分期付款销售的发展。我国目前既缺乏相关的配套法律,也没有专门的分期付款销售法,如何改善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法律环境,促进中国汽车金融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3月22日,美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对华"301调查"报告,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并采取限制措施,这意味着中美两国贸易战已经开始。专家认为,或涉及征税的中国产品价值达600亿美元,包括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机械领域等在内的约1300种类别。受此影响,国内锂电及新能源汽车板块也出现普跌。其中,国内部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出口或将受到"贸易战"的某些影响。那么,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客车市场究竟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如何发展,关乎汽车产业的未来。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如何在动力总成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汽车发动机及汽车产业怎样应对节能减排的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路线、商业化可能性、与传统汽车协调发展等热点问题,深深牵动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11.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整个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策略,而产业政策的制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着直接导向作用。文中介绍了中国近些年出台的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各类政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以往政策引导下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展望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是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理由可概括如下 :第一 ,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表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汽车开始成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产品 ,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大众消费趋势 ,是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历史性标志。第二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汽车产业动向已影响到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同时 ,中国汽车市场由潜在的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三大地区市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崛起 ,是世纪之交世界汽车产业最重…  相似文献   

13.
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循环经济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方式。一、目前汽车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产销量突破6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汽车保有量达到3400万辆。然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环境及社会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汽车排放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所排放的污染物产生酸雨和光化烟雾,破坏臭氧层,威胁到人类生命的安危。另外,废旧汽车及其零部件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和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等等,都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随着能…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企业应对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汽车工业造成严重冲击,中国汽车工业亦受到深刻影响。通过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机遇,提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应对当前形势的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三月十一日的大地震虽然过去三个月了,但对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影响犹在。受日本地震影响,日系汽车整体产销量大幅下滑。同时由于一些核心零部件短缺,德系、美系、印度不少品牌汽车生产也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地震震断了日本的零部件供应链,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汽车产业冲击波,因此对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影响应该认真分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新兴产业,汽车电子产业是建立在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之上的。汽车电子产业链由上游车用半导体与IC企业、中游汽车电子系统厂商、下游整车厂(OEM/ODM)与维修厂(AM/OES)组成。其中上游主要是传统半导体厂商,中游前10家厂商多由欧、美、日大厂占据,深圳航盛是唯一营业收入排名进入前10名的中国大陆厂商,而下游前装市场则是整车厂。随着全球汽车产业转移过程不断深化,中国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产业的国际性决定了国际投资法在推动汽车产业资本全球流动中的重要性.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及其战略变化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影响是无形的、不可测的,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量达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的一个历史性成就,令人振奋,值得庆贺。仅就量而论,如果以年产量400万辆界定汽车大国,美、日、中、德、韩5国堪称当今的汽车大国,其中,美、日、中3国因产量过千万辆级(产量意味着相应的销量),堪称超级汽车大国。  相似文献   

19.
官俊 《汽车与配件》2014,(48):54-56
<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在技术研发、税收、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积极促进各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外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动态调整扶持政策,其目标是使电动汽车产业顺利实现由政府推动过渡到市场推动中。全球主要汽车工业国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美国在政策杠杆倒逼市场、激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14,(19):21-21
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主办,嘉之道汽车咨询、中欧校友汽车产业倶乐部、TCC生态圈共同协办的“2014年中中国汽车产业商业创新模式论坛”将于5月28日~29日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