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年来,以上汽集团为主体的上海汽车工业历经创业、成长、壮大和振兴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就目前而言,很少有以全球视角审视上汽集团成长发展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我从事汽车工业工作已50多年,从新中国汽车工业创建开始,我就参加了汽车工业的建设,亲历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我感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50年,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直到今天才见到光明.回顾这50年的发展历史,我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有几个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逐渐成长壮大已经经历了50年的风风雨雨.50年来,随着国家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的企业融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其演变历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即改革开放前的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发以后的经济转轨时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里,我国汽车工业从小到大,不断地发展。学会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建立和健全起来,学会的成长又促进了汽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壮大。在我们庆祝学会二十周年纪念,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的时候,正值汽车工业处于调整改革阶段,调整改革好了,还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纵观我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和发展始终没有离开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经过近50年的演变,逐步形成中央与地方二级管理模式.面对新形势,我国汽车工业的管理架构和模式有必要作新一轮的调整与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6.
《上海汽车》1998,(12):1-9
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开为转折点,在此后20年中,上海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以业的发展历程、巨大变化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加快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实践。本文概要回顾和总结了上海汽车工业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自我、集中力量发展轿车工业,在科技进步、科学管理上进行积极创新,加强强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7.
张小虞 《时代汽车》2008,(12):20-22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5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得益于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得益于汽车相关工业的协同配合,依靠全行业员工的创造和奋斗,经历了创建、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改革开放前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汽车工业从小到大。总体概括是,一个方针指引,就是改革开放,成为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两个驱动轮子;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03,(8):1-1
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风风火火,继4月份“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后,2003年7月15日.我们又迎来了“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50年前的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50年后的今天,风风雨雨的汽车工业之途将在7月15日至22日的第三届长春国际汽车展上被激情演绎。让我们来点击一下这50年征途的坐标吧。  相似文献   

9.
2014年,对于《汽车与配件》杂志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33周岁庆.33年以来,《汽乍与配件》陪伴并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成熟、壮大和大发展.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本覆盖产品、技术、制造、销售及服务等全汽车产业链的技、经、贸杂志,始终坚持以应时、翔实、科学的独家风格忠实地报道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0.
[讲故事的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全球汽车工业的宏观形势,分析了上海汽车工业现状和特点,并联系我国汽车市场对上海汽车工业今后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传来了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被成飞集团以不高于54474.32万元收购了87.86%股份的消息.同济同捷是国内最大的独立民营汽车设计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成立以来,相伴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尤其是随着自主品牌汽车的迅速成长而日趋完善壮大.公司自创立以来,曾经在2010年创造过参与设计的乘用车数量占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40%以上的纪录. 在几年的研发过程中,同济同捷创造了一个基于并优化于通常意义上的整车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和模块化的超级平台技术.通过集成化的8个汽车零部件平台和36个车身平台,可以组合开发出足以包容目前从A00级所有轿车车型,以及其它相关的跑车、SUV、MPV等车型.为此同济同捷已经申请了多项专利.  相似文献   

13.
一、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与零部件工业的机会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重要战略转移的新时期,从以生产货车为重点,转变为以生产轿车为重点;并且决定加快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国家已经决定在一汽、二汽和上海布点立项建设轿车工业。此外,北京、天津和广州等地方政府也决定以一定的规模发展轿车。轿车工业起步,必然带动轿车零部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因此,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将出现空前的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世界汽车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变化。汽车整车生产厂家越来越多的从零部件厂商那里购进零部件,组装整车。据最近的统计,几个发达的汽车生产国的外购件比重已达50~70%。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穿越30年纵横时空,鸟瞰"四叶草"这个全球面积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的成长似乎亲历并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振兴和由大到强的转型,也似乎预言或梦幻着汽车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生态。当1985年首届上海国际车展开幕时,其展馆面积仅1万平方米,参展厂家仅300余家。如今,第16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启用了国家会  相似文献   

15.
《北京汽车》2001,(6):40-42
2000年12月16日,我国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可以与跨国公司产品一争高下的"中华"牌轿车下线后,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的是非凡的惊喜.然而,惊喜之余更多的却是忧虑.回顾50年的轿车工业,20年的合资之路,看到的只是越来越多的"洋"品牌"霸主"似地占据着国内市场,而真正属于我们的品牌--"红旗"却难以猎猎招展、"上海"轿车早已难觅踪影,"中华"刚刚才上路.在WTO日渐逼进的今天,"要不要我们自己的品牌轿车","如何发展我国轿车工业",再次成为国人争论的焦点.对此,有识之士疾声呼唤:中国汽车工业要壮大,必须走树立自己品牌的道路,否则,只能成为跨国公司的"附庸".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入世后上海汽车工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树楠 《上海汽车》1998,(12):13-17
论述了上海汽车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决策思路的形成,对发展上海轿车工业的模式、策略、国产化、企业管理和党的建设等诸方面作了概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汽车>(前身为<汽车·拖拉机>)创刊30周年之际,作为上海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见证人和<上海汽车>杂志主要编辑之一的我,写些感想,作为对<上海汽车>的感念.  相似文献   

19.
从汽车工业看农用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国内汽车厂家意识到农用运输车尤其是四轮农用车市场与汽车市场大面积重合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多年来是多么错误地低估了农村对汽车的需求!回头来看,许多小机械厂、小农机具厂由此得以壮大,发展成为颇具实力的农用车生产厂家,真让这些大汽车工业生产者汗颜不止。其中很多问题和现象都值得去深入研究。 一、农用运输车基本现状 1.农用运输车行业情况 我国农用运输车,从1983年开始发展的,1984年年产9.8万辆,1997年产260万辆,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汽车市场研究的开拓者、全国乘联会的创始人饶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4日16时25分在上海离世,享年72岁。饶达先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继承和发展者,他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和乘联会壮大呕心沥血、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同时,饶达先生也是《汽车与配件》杂志的长期颐问。编辑部全体同仁为中国汽车行业失去这样一位好老师而感到深切悲痛。愿饶达先生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