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国平  应荣华  郑健龙 《公路》2006,(8):136-140
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害的频频出现,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的工程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控制论的基本理论、借鉴全面质量控制模式,提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策略体系框架;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质量控制策略体系框架可有效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微波、红外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7,(2):149-152
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加热和红外加热下的各项性能,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和红外加热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高温变形特性、低温抗裂性、水稳性和抗疲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具有较红外加热和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5,(12)
分析了三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和两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获取和施工能耗。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物化能耗高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物化能耗中水泥贡献比例最高。全厚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物化能耗中沥青贡献比例最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能耗远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全厚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能耗最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能耗主要发生在拌和阶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能耗主要发生在摊铺成型阶段。综合考虑材料物化阶段和施工阶段总能耗,两种路面结构类型都是原材料物化阶段能耗占非常显著的比例,特别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该比例高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4.
四履带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调平系统及故障分析长沙交通学院李自光李万莉颜荣庆1概述高等级公路路面是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能力大、稳定性好、耐水性好、寿命长、维修费用低和防...  相似文献   

5.
李静  程耀辉  陈超纲  孙东根  秦卫 《公路》2006,(8):197-200
我国二、三级公路一般采用半刚性基层和较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承载能力强,但是容易产生裂缝,并会逐渐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形成反射裂缝。面层裂缝是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也是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二、三级公路面层较薄,反射裂缝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半刚性基层的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方法,对于提高低等级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措施研究”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观测结果和主要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橡胶沥青+单粒径碎石(AR-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延缓反射裂缝、加强层间结合、抗水损坏等作用,可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复合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黏结、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桥面铺装层等。结合试验路实体工程,全面研究和总结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成套施工技术,包括技术特点、适用范围、材料与设备、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指标与方法、安全措施、环保措施、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等,并介绍了实体工程应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张肖宁 《公路》2005,(2):56-61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与使用寿命是高速公路建设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问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损害现象的原因可以主要归结为施工工艺与质量管理问题。因此,系统开展研究并建立适应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特点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笔者在将近400km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尝试施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并结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技术特点,探索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与可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相变材料虽在不同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公路交通领域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相变材料具有相变潜热特性,应用于主动调控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混合料的使用温度是可行的,可以减轻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温度相关的病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轻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霜结冰,提高抗滑性能和行车安全性,且减少道路融雪剂的使用,减轻融雪剂的危害,有利于环境保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相变材料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应该重点开展沥青混合料用相变材料的研发,掺相变材料的沥青混合料的调温效果与机理、路用性能、配合比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司彪 《公路》2008,(2):178-181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一道主要程序,也是直接反映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成果并使其具备长久使用年限的最后一道工序。实际施工中,离析不仅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近期病害,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今后使用年限内引发诸如裂缝、麻面、脱皮、坑槽等远期病害的根源。为了提高施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生产流程出发,探究离析的成因,提出施工中前场和后场的工艺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要点,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形貌及抗滑性能的分形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形貌及抗滑性能,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沥青混凝土路面数字图像的灰度等值线进行分形分析,获得分形参数.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显著的分形特性,分形维数越大沥青混凝土路面形貌越复杂;尺度参数越大,沥青混凝土路面构造纹理越粗大.提出一个结合了分形维数和尺度系数的粗糙度函数来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形貌,可以同时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形貌的复杂程度和纹理构造.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与粗糙度函数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粗糙度函数值越大,抗滑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波法测定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检测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因而具有更好的降噪性能。机动车辆行驶噪声测试结果也表明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初步得出采用超声波法评价路面降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锡武 《公路》2007,(9):188-194
研究了钢纤维、德兰尼特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指标性能、抗拉强度、动稳定度、抗剪强度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而使其刚度降低,从而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钢纤维和德兰尼特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抗剪强度,钢纤维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因此,可以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纤维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重载交通作用下的提前破坏和低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收缩开裂,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在低等级道路施工中,为了保证路面质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已取代原来的沥青碎石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本文对低等级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要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希望对低等级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太阳辐射下路面材料反射率是影响路面温度场的重要因素,为了分析路面材料反射率及潮湿状态对路面的降温效应,本文开发了太阳辐射下路面反射率测试仪,并分别测试干燥和潮湿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多孔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多孔水泥混凝土,在太阳辐射下的反射率及内部温度,分析路面材料种类、空隙率和潮湿状态对反射率和内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反射率远低于水泥混凝土的反射率;密实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的反射率均分别高于多孔沥青混合料和多孔水泥混凝土;随着表面水膜厚度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反射率先降低后增大,而水泥混凝土的反射率一直缓慢下降;相比于干燥路面材料,太阳辐射下潮湿多孔沥青混合料具有显著降温效应,而潮湿多孔水泥混凝土降温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5.
水和动态荷载耦合作用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首先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假定路面结构中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为完全饱水的多孔介质材料,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别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而后对比分析了两种路面结构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应力、竖向应变、孔隙水压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水泥沥青复合式混凝土配比设计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高性能水泥砂浆灌入多孔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材料进行了相应的混合料配比设计与性能研究。对沥青混合料和水泥胶浆的各项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评估了水泥沥青复合式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沥青复合式混凝土为半刚性混凝土,即具有水泥混凝土的刚性也具有沥青混凝土的柔性,以及良好的抗油侵蚀性能和抗火性能。是隧道、十字路口、加油站和停车场等特殊路段铺筑时优选的路面形式。  相似文献   

17.
表面离析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鉴于离析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严重影响。以及缺乏定量指标体系进行离析评价的现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离析的判别方法、程度评价、检测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QC/QA原理,提出了以离析百分率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评价的指标体系和QC/QA过程,对于定量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控制的效果、提高路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庆渝邻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修筑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重庆渝邻高速公路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材料、结构、施工、成本及使用性能。试验路使用了3种改性沥青,设计实施了4种试验路段,具有不同的设计空隙率。通过试验路的修筑,检验并验证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方法,总结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实际考察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试验效果表明,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雨天表面不积水,车辆行驶时不会产生溅水和水雾现象,车辆行驶视线好,路面表面粗糙,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高,大大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还具有降低路面噪声的功能。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高速公路表层结构,非常适合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装亮度,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技术.综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概念及铺装方案,论证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特别是隧道内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的必要性及节能效益,阐述了国内外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研究现状,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明色化铺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微波加热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亮  郝培文  邹天义  黄永烜  杨瑾 《公路》2006,(12):188-192
微波加热是一种全新的热能技术,现已逐渐应用到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和维修中。为了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微波辐射加热下的各项性能,利用微波加热设备,研究了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均匀性和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最佳厚度。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有着快速、穿透深度大以及受热均匀一致等优点,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