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不同平纵线形组合条件下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高度设置相同、固定而导致某些特定路段防眩效果较差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凹形竖曲线与直线路段、平曲线路段的两种不同组合对防眩设施高度的影响,考虑不同车型的灯高和驾驶员视线高的影响,根据车辆所在车道、两车相会横距及纵距选择车辆的控制位置作为计算点,提出了凹形竖曲线路段在不同平、纵面线形组合下的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高度的计算模型和程序实现的计算流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平纵组合的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设施高度的计算方法不同,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设施高度比平直路段高。  相似文献   

2.
防止眩光是保证高速公路夜间行车交通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防止高速公路凹形竖曲线段防眩板高度不足引起的眩光问题,减少夜间行车的交通事故,该文以二次抛物线作为高速公路凹形竖曲线的线形,根据车辆行驶在凹形竖曲线段时对向行驶车辆及防眩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推导出了高速公路凹形竖曲线段防眩板高度计算公式,系统分析了竖曲线半径、前灯眩光照距等因素对凹形竖曲线段防眩板设置高度的影响特性。并通过实例,计算了凹形竖曲线段防眩板高度的实际需求。结果表明:凹形竖曲线段防眩板高度随竖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凹形竖曲线段需要设置比匀坡段更高的防眩板。  相似文献   

3.
防眩设施的防眩效果关系夜间道路行车安全,而其高度是否足够成为其防眩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防眩设施高度主要遵循规范,并未考虑道路线形.因此,从该方面着手,着重研究凹曲线路段的防眩设施高度.在建立了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规范中的部分知识、汽车前照灯的物理参数、人眼对光线的容忍度等,从几何的角度研究,并以电脑程序作为辅助手段,对防眩设施高度进行基于道路纵断面的设计,在凹曲线处对防眩设施高度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8,(12)
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结合绿化植物的树冠直径下限、防眩角、曲线半径、车辆前照灯及驾驶员视线高度和位置及道路的纵横坡坡度等因素,针对不同平曲线、道路断面、竖曲线路段,提出相对应的植物株距及防眩高度计算公式。根据计算公式,并结合一级公路常见的断面及规范平曲线、竖曲线指标,得到相应的防眩最小高度计算值。  相似文献   

5.
中分带绿化植树是国内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的防眩方式,该文根据工作实践,结合直线、平曲线、竖曲线路段及纵坡、横坡的影响,提出植树防眩的株距和高度计算公式、增强植树防眩功能的措施,以便有效减缓对向眩光隐患,保证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不同应用环境对中央分隔带绿化的防眩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防眩效果,解决平竖曲线路段绿化防眩效果与平直路段不一致的现象,研究平直路段绿化防眩原理和植物株距、种植高度计算方法,并计算在不同植物冠径和防眩角条件下的防眩植物株距,以及在不同道路横断面结构和交通组成条件下的防眩植物高度。对平曲线路段,提出不同于平直路段防眩角和防眩植物株距计算方法,并计算出与平直路段相对应的防眩角修正值。对竖曲线路段,提出不同于平直路段的防眩植物高度计算方法,并计算不同凹曲线半径对应的防眩高度加高值,同时得出凸曲线防眩植物下沿眩光防治方法。结论表明,平竖曲线路段的防眩植物配置需要在平直路段基础上以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修正,才能达到与平直路段一致的防眩效果。  相似文献   

7.
早期修建的山区高速公路因地形条件和施工技术限制,设计采用的技术指标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大,不良线形组合路段频繁发生由对向车眩光引发的交通事故。JTG 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防眩设施的要求单一,实际工程设计中未根据道路线形条件对平纵曲线路段防眩设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文中以贵州省G60沪昆(上海—昆明)高速公路贵新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线形条件、运行速度和道路宽度对防眩设施设置影响的分析,建立防眩板间距、高度计算模型,结合相关规范提出符合当前运行环境的防眩设施设置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关于入口路段主线竖曲线半径研究较少的现状,且在研究过程中不注重区分入、出口路段之间差别的问题,该文首先明确合流视距是入口路段主线竖曲线半径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合流视距为控制条件对入口路段的竖曲线半径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入口路段主线车辆的交通行为特征,结合驾驶员心、生理特点建立主线入口路段安全合流视距计算模型。视距模型中考虑了反应距离、车辆换道距离、减速距离3项指标,并以变道和减速行驶二者中的较小值作为控制依据计算满足减速需要的合流视距推荐值。分别考虑主线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两种不同的情况,分析凸形竖曲线变坡点顶部,以及凹形竖曲线夜间车前灯射距及主线上方跨线构造物对驾驶员视线的遮挡。根据立面几何关系分别建立满足合流视距的主线入口路段凸形、凹形竖曲线半径计算模型。将合流视距推荐值代入竖曲线半径计算模型中,得到满足合流视距的主线入口路段凸形、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推荐值。结果表明:入口路段的要求低于出口路段,通过识别视距计算得到的竖曲线半径推荐值低于现行规范值。  相似文献   

9.
防眩设施是解决高速公路车辆车灯眩光问题的安全装置,本文针对目前防眩设施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防眩板是高速公路防眩设施的较优选择。结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进行防眩板的结构设计,经计算验证防眩板的遮光角、遮光高度及防眩板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根据设计方案提出了防眩板安装要求,此工作对今后防眩设施的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由于受到建设条件制约经常会采用较小的平、纵线形指标,其中地下道路和高架道路的曲线路段由于受到中隔墙、侧墙、结构顶板或防撞墙、防眩设施、声屏障等结构物的影响,易造成视距不足,为道路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总结分析行车视距验算方法及规范要求值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解析法计算得到城市道路不同设计速度和视距要求下的平曲线、竖曲线半径对应值,并提出了视距不足时的优化设计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曲线路段往往是事故多发路段.尤其是重型载重车辆的超载快速行驶更易引发侧翻倾覆的重大交通事故。该文探讨道路因素和车辆因素对曲线路段行车安全的影响,提出满足车辆横向稳定性的最大容许车速,并利用此方法量化超载车辆的安全限速指标,为提高曲线路段行车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眩光纵距的高速公路凹曲线防眩高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理论推导确定了基于眩光纵距的凹曲线最大眩光高度修正值的计算位置,并且得出了相应的防眩高度修正值表达式。其次,计算式表明,防眩高度修正值是关于凹曲线半径和眩光纵距的函数,竖曲线半径越小、眩光纵距越大,则凹曲线路段所需增加的防眩高度越大。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防眩高度修正值沿凹曲线路段的变化规律,结果明,凹曲线路段应按修正值进行防眩高度设计,而不宜简单地参照直线匀坡路段防眩高度。  相似文献   

13.
行车安全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因素,道路设计合理性直接决定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探讨了道路相关设计因素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对道路平曲线、竖曲线和坡度等线形因素,道路横断面车道布置以及道路辅助安保设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行车安全与这些因素的内在关系,并对道路的设计提出了要求,以形成高质量的高速公路设计方法,保障车辆的行车安全,并尽可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7,(9)
眩光所造成的驾驶员判断与操作失误是诱发夜间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城市道路眩光对驾驶员的影响,以城市道路中央隔离栏杆为载体,在其基础上进行防眩设施的设计与改善,同时增加韵律型波形图案,提高隔离栏杆的美感,提升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道路中央隔离栏杆上安装防眩设施后,中央隔离栏杆的遮光面积提高了1.7倍,并且经济分析表明,投资成本相比改善前提高了25%,但是相比常用的防眩柱投资成本降低了20%,因此,本方案在遮光效果和经济性方面都可行。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道路线形的加速度干扰与行车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线形是行车安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在分析车辆行驶速度摆动大小对行车安全舒适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度干扰对舒适性的评价.根据道路平面线形的特点,建立了在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路段上的加速度干扰模型,通过仿真实例定量分析了加速度干扰在不同行驶速度、曲线半径情况下的变化趋势,以加速度干扰分析不同线形路段条件对行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外现有的设计速度限速和运行速度限速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安全行车速度的限速理论.结合安全行车速度包含的内容和道路工程应用特点,具体考虑车速与平竖曲线、停车视距、非线性因素和实际车辆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安全行车速度限速理论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湖南通车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进行限速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道路竖曲线半径取值的分析,提出了道路行驶速度要求的行车视距保障与道路竖曲线半径取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条件受限路段以及非规范罗列的设计速度,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选用竖曲线半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肖代全  马荣国  李铁强 《公路》2011,(2):169-175
为全面分析公路绿化在安全方面的合理性,研究了绿化导致的典型行车安全问题,包括平曲线内侧绿化对行车视距的影响;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株距和高度对防眩、横向通视、植物存活率等的影响;大冠径常绿类植物对道路净空、驾驶员心理的影响;绿化遮挡交通标志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对行车产生的误导现象;立交匝道及其出入口绿化对行车诱导、出口缓冲及入...  相似文献   

19.
孙超  寇越  田林 《交通科技》2020,(2):106-109
为探究城市道路行车轨迹与路侧之间的横向距离对车辆运行的影响,提高驾驶员行车安全,在某市滨海路进行汽车运行轨迹样本采集试验,使用AxleLight RLU11系列路侧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分车道采集试验路段汽车运行轨迹样本,利用SPSS Statistics对试验路段不同车道车辆运行轨迹样本进行数据处理,绘制不同行车道运行车辆横向距离的累积频率曲线,计算得到汽车运行轨迹与路侧的横向距离D85,通过绘制行驶车辆距路侧的横向距离直方图,得到不同车道的车辆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驾驶员大多数偏向选择在内侧车道运行。根据试验路段内外2条车道车辆横向距离和运行轨迹特性,可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按照CIDAS的统计数字,威海地区夜间事故发生率要大于白天的发生率,其中由大灯灯光晃眼,影响对行车辆驾驶人的视线造成的事故要占到全部重大事故的近1/5,占到夜间事故的1/3以上。机动车驾驶人在夜晚行车会车时一直使用远光灯,不按规定转换成近光灯,致使对方行驶的车辆驾驶人眩目,失去对前方路面上事物的观察能力,是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这种情况尤其以缺少照明的道路上更甚。机动车夜晚行车前照灯不合格或不按规定使用前照灯。行驶中的车辆前照灯远光光束眩目刺眼,会使对向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