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7年12月21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东人工岛工程开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内地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中山驾车最快20 min可抵达深圳宝安机场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项目全长24 km,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 km,桥梁长约17.2km,设东、西人工岛,采用设计速度为100 km/h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项目东人工岛位于深圳侧岸滩,即宝安机场南侧,紧邻机场福永码头,东连在建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侧接线工程,西接项目沉管隧道。作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枢纽互通立  相似文献   

2.
<正>连接珠江两岸的战略性通道———广东深中通道主体工程西人工岛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深中通道项目是连接珠三角两大功能组团"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隧、岛、桥"集群工程。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起自广(州)深(圳)沿江高速公路机场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约7 km的特长海底隧道穿越机场支航道及矾石水道,经中滩西人工岛桥隧转换  相似文献   

3.
<正>在珠江口浩瀚的伶仃洋海域,连接珠江两岸的战略性通道——广东深中通道主体工程西人工岛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深中通道项目是连接珠三角两大功能组团"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隧、岛、桥"集群工程。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起自广(州)深(圳)沿江高速公路机场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约7 km的特长海底隧道穿越机场支航道及矾石水道,经中滩西人工岛桥隧转换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在八锤联动重压下成功振沉至设计标高,宣告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西两座人工岛共120个钢圆筒全部振沉完毕。持续近7个月的岛隧工程人工岛项目主体结构施工结束,顺利实现了东西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目标,并取得钢圆筒体量、高度、垂直精  相似文献   

5.
刘健  董焱赫  刘迪 《公路》2021,(2):234-238
对于人工岛设计和施工,在复杂的地质和建设条件下用于公路行业的经验相对较少。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为满足功能需求设置了我国首个水下高速互通,同时岛内和岛壁处有已建成通车的广深沿江高速42个桥墩,需要对桥墩采取保护措施以避免对其营运安全造成影响。介绍了深中通道东人工岛的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可为类似复杂条件下人工岛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规划设计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及救援路线,针对深中通道超大断面沉管隧道的疏散救援设施的实际工程状况,采用FDS、Pathfinder以及Vissim软件对隧道火灾工况下人员疏散以及救援技术进行分析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隧道人员疏散安全门的尺寸和间距设置满足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要求,东人工岛、西人工岛以及三围互通收费广场3处分别设置的消防救援点可满足应急救援的时间要求,此结论可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振冲法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的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分为振冲挤密法、振冲置换法和无填料振冲。结合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工程,基于人工岛软基厚度大、地基情况复杂、周期短、工程量大的工程特性,采用无填料振冲法,通过现场分区对比振冲试验,确定最佳振冲工艺参数,并详细介绍了无填料振冲法用于人工岛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控制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包括沉管隧道和东、西人工岛。其施工难度大,工期紧,项目采取了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作为总承包方,为实现岛隧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目标,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进度控制管理。文章结合岛隧工程建设实践,从总承包方角度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施工计划与进度控制管理经验,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大台阶采用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成型。大台阶完成后为外露形象工程,结构表观质量、洁净度、线形及整体视觉美观度要求高,其中大台阶的安装精度是保证其整体美观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针对其安装工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2015年度"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评选结果获悉,由重庆全通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代建的BT项目"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工程"获得2015年度"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荣誉称号。该奖项是我国市政行业在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中区,是一座钢桁架梁斜拉桥。主跨520 m,桥面宽21 m,全长1 000m。东水门大桥定位为城市次干道,车速40 km/h;轨道设计时速60 km,是连接渝中区与南岸区之间的又一  相似文献   

11.
封面工程     
<正>本期封面工程为山西省长治市"三河一渠"工程,由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三河一渠"是山西省长治市主城区的环城水系,是区域行洪、排涝的主要通道,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载体。工程治理总长度为14.63 km,其中石子河4.96 km,黑水河3.02 km,南护城河3.92 km,东防洪渠2.73 km。石子河与黑水河按50 a一遇标准设防,并做好100 a一遇的防洪预案;南护城河及东防洪渠按50 a一遇标准设防。  相似文献   

12.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结合部非通航孔桥承台施工采用整体式钢套箱施工承台工艺。文中详细分析了该施工工艺的选择原因,承台施工过程中钢套箱的拼装、吊运、安装,封底混凝土的计算及浇筑等施工技术。该施工工艺在本桥中的运用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标准化、装配化施工,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推进施工进度。文中阐述了东人工岛主体建筑清水立柱的施工标准化、装配化工艺,对比传统工艺效率快,实现了立柱"内实外美"的质量目标,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具备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2月10日,随着"天一号"3 000t运架一体船将港珠澳大桥CB05标最后一片组合梁稳稳落在桥墩上,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港珠澳大桥CB05标率先安全优质拉通(见图1)。港珠澳大桥CB05标全长6.653km,由九洲航道桥、非通航孔桥及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桥等工程组成。其中九洲航道桥有6个桥墩,20片组合梁,总跨度为693 m;非通航孔桥共62个桥墩,共128片组合梁;珠澳口岸人工岛连接桥为4跨混凝土连  相似文献   

15.
金增洪 《中外公路》2004,24(2):25-29
厄勒桑特桥是从丹麦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到瑞典的马尔默(Malmoe)之间跨越厄勒桑特海峡联络线的一部分。厄勒桑特联络线是一条跨海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和双轨电气化高速铁路交通线,全长14km。由哥本哈根机场附近填筑0.4km的半岛仲向海中;在客斯屈洛泼(Kastrup)和萨尔索姆(Saltholm)岛间的杜洛格敦(Drogtden)通航水道修筑38km长的公路和铁路四孔沉管隧道;然后修筑4.0km的人工岛;接下来在人工岛和瑞典的伦那根(Lernacken)间修筑7.8km的高架长桥,其中跨越弗林那(Flintrannan)主航道修筑一座主跨径为490m公铁两用斜拉桥,创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径的世界记录,桥下通航净空为57m。主引桥都采用瓦仑桁架,主桥为竖琴体系的斜拉桥。该文主要讨论桥梁部分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6.
丹麦瑞典间厄勒海峡固定链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大钧 《国外桥梁》1994,(3):183-186
简介丹麦瑞典间厄勒海峡固定链结构和施工设计方案。该链包括从丹麦东海岸建造人工半岛,向东南经海底隧道,西人工岛,连接桥,东人工岛,登高架桥而抵达瑞典,全长16km.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的最后一天,港珠澳大桥全线亮灯,标志着港珠澳大桥的机电工程已全部安装到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起于粤港分界线,沿23DY锚地北侧向西,经东人工岛,海底隧道,西人工岛,青州、江海和九州3座航道桥,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大桥管理区互通立交,全长29.6 km。港珠澳大桥机电和交通工程监理由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开招投标承担,监理项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最长、埋水最深的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近日全面贯通。港珠澳大桥全长55 km,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通道。因海面航道通航的需要和受空中航道限高的影响,其中的海底隧道被深埋在位于伶仃洋航道的东西人工岛之间48 m深的海底。该隧道由东西岛头的隧道预埋段和每节排水量达8万t的33节预制沉管以及长约12 m重达6 500 t  相似文献   

19.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极具挑战的宏伟工程,项目东接深圳前海,西联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是集"隧、岛、桥、地下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建设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平面形状为风筝形,分为西小岛和西大岛。本文对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典型施工进行总结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2009,29(5):592-592
2009年11月5日,由中铁隧道承担施工的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左线顺利贯通,标志着整个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线贯通。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全长8.695 km,其中隧道长5.948 km,跨越海域4.2 km,为双向6车道。中铁隧道承担左线隧道3660 m、服务隧道3658 m的施工任务,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克服了1118 m的全—强风化软弱围岩、375 m的风化深槽以及突泥、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