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满足磁浮运行控制系统对于列车高速运行条件下通信实时、大容量的需求,基于确定与随机Petri网(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etri nets, DSPN),根据38 GHz毫米波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其通信故障模型;按照信息帧的发送、冗余结构处理、双通道传输以及选择表决的整个传输过程,建立了车地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模型.对磁浮车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及系统延时进行了形式化分析,结果说明,磁浮38 GHz毫米波无线通信网络无故障概率达99.452%,故障平均修复时间达373.80 ms,满足高速磁浮车地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电动车(Ev)各部件之间的通信问题,设计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电动车车载网络平台,提出了其硬件和软件实现要求,介绍了CAN网络的通信机制和规范。最后,基于微控制器PIC18F4685和高速CAN总线驱动器MCP2551平台,开发了各通信节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现有的通用商业多体动力学与有限元软件能满足高速列车子系统仿真建模的需求,利用开源组件和动态封装技术实现了可扩展弹性仿真平台架构框架,并基于该框架以高速列车弓网系统为例开发了高速列车子系统仿真平台(TPL. PC). 该仿真平台的构建表明,所提出的框架能够提供几何建模、网格生成与编辑、数值代码求解和三维实时可视化高速列车仿真平台所需的常用功能,解决了子系统几何模型和仿真模型在这些环节中的互用性问题,使得各异构子系统之间在仿真计算迭代步的中间结果数据和最终仿真结果文件交换通畅.   相似文献   

4.
现有车载定位终端因车辆移动的特殊性和常规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无法实现车辆安全行驶所要求的高精度定位.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WAVE标准的高精度车载定位终端系统设计方案,以车载网和地基增强系统为基础实现高速移动车辆的高精度定位,给出了硬件设计结构和软件设计流程,并完整地进行了通信性能、动态定位精度、跑车轨迹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不占有现有移动通信频谱资源,具备高效、可靠的实时定位特点,可实现车辆高精度定位,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磁浮列车与轮轨高速列车对线桥动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德国Transrapid高速磁浮列车和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为基础,通过建立高速磁浮、轮轨列车与线桥动态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了不同行车速度(100~500km/h)和不同桥跨(12~32m)情形下高速列车与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并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磁浮列车在高速特别是超高速运行条件下的乘坐舒适性明显优于轮轨高速列车;磁浮与轮轨高速列车作用于轨道的每延米荷载大体相当;高速磁浮列车对小跨度(22m以下)桥梁的动力作用小于轮轨高速列车,而对中等跨度尤其是大跨度桥梁,轮轨高速列车较高速磁浮列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多播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网络设计要求,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基于TCP/IP协议、客户-服务器模型、IP多播、WinSock2方式与流媒体通信相结合,实现实时图像传输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移动式矿用设备故障监测及诊断系统,系统由车载在线监测单元、无线网络、监测诊断中心3部分组成.移动式设备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联成一个集成统一的整体.从数据采集传输、管理和应用3方面论述了该故障监测诊断系统,以及车载单元与监测诊断中心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为移动式设备的故障监测诊断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多播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网络设计要求,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基于TCP/IP协议、客户-服务器模型、IP多播、WinSock2方式与流媒体通信相结合,实现实时图像传输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专用调试端口实现对开发后期ECU的应用程序更新,过程繁杂且稳定性不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套基于统一诊断服务(Unified Diagnostic Services,UDS)协议并应用于英飞凌TC27x T平台的下位机Bootloader软件。软件采用车载CAN总线为通信介质,通过UDS下载服务流程,编制了Flash擦写函数,通过CAN通信实现了应用程序的更新和Map的映射,实现对车载ECU的在线更新升级。经过实际测试,最终结果表明:该Bootloader可正常完成程序启动加载,能比较准确、方便地将应用程序下载到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10.
基于OPBS无线通信技术可远程数据传输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OPBS技术的汽车远程参数存储与远程传输解决方案.该方案在车载终端GPBS模块的通信链路和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器之间,建立了一条费用低、实时性高、通信覆盖广的双向无线数据传输通道.试验证明该系统可靠性好,达到了车载数据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CBTC系统列车追踪间隔计算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某些情形下,列车在车站区域的追踪间隔过大,导致系统整体性能降低的问题,对已有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列车追踪间隔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站台限速值和限速区域参数调整的正线列车追踪间隔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仿真得到站台限速设置、列车追踪间隔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关系,从而获得优化的设置方案.在西南交通大学CBTC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平台上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测试,详细描述了测试案例中将96 s追踪间隔优化为90 s的过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优化系统关键区域的列车追踪间隔,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载GPS定位系统实现了移动车辆实时定位与监控的功能。该系统的创建是以天嵌公司生产的TQ2440嵌入式开发板为硬件平台,以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首先是开发平台的选取以及系统整体架构的建立,其次是系统的功能设计,接着利用Mapinfo7.0绘制电子地图并在QT框架下进行相关程序的开发,然后将其移植到ARM开发板,最终,成功地实现了数据采集、地图浏览和GPS定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Fiber Bragg grating (FBG) based sensors offer important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instrumentation with regards to real-time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recent years. FBG sensors, integrated into existing structures or embedded into new ones,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assessing the safety and integrity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a review on the latest research of the FBG-based SHM technique for composite field is presented. Firstly, the FBG sensing principle is briefly discussed and FBG and several other optical fiber sensors (OFSs) for SHM are performance-compared. Then, several examples of the use of FBG sensors in composite SHM are illustrated, including those from the field of cure monitoring, civil engineering, aviation, aerospace, marine and offshore platform. Finally,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and some proposal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和ZigBee技术的物联网家庭网关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以S3C2440作为主控芯片,并集成了ZigBee协调器、电力载波调制解调电路、蓝牙通信电路。操作系统采用Linux 2.6.32,并以此作为软件开发平台移植了Boa Web服务器、Sqlite嵌入式数据库。该网关以电力载波通信技术(PLC)为主,辅以ZigBee及蓝牙无线通信技术,构成了物联网感知层网络结构,本网关综合了无线及有线两种感知网接入方式,组网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15.
利用X.264视频压缩编码在嵌入式平台上进行实时视频通信系统前台和利用FFMPEG视频解码在linux平台上进行实时视频通信系统后台。实现了视频通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具有视频采集和存储、无线网络传输等功能。该设计适用面广,用户计费流量低,功能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研究HLA分布式仿真技术与OPNET平台仿真机制的基础上,将HLA分布式仿真技术与OPNET网络仿真平台相结合,给出了航空通信网分布式仿真的体系结构.基于该体系结构,构建了某航空通信网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实现了精确仿真拓扑和网络资源控制、仿真数据的实时显示和终端模拟的功能,为大规模的航空通信网仿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广泛应用,商用车ABS装配正确性的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复合式制动检测台体的实现方法,论述了通过对制动台滚桶的启停运行和ABS功能操作的组合控制,依据对相应制动台检测数据和ABS ECU通讯信号的分析,检测平台系统完成ABS装配正确性检测的原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动发送/串口监听模式的实时数据采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数据采集中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建立智能设备主动向串口发送数据,应用计算机多线程技术建立串口监听线程.去掉了传统数据采集方案串口通信中握手和断开连接的过程,同时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每次传输20字节时,传输时间可以缩短到原来的约20%。该方案方案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生境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导致川西高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科学、快速、实时地对川西高原大熊猫柄息地进行评估,以景观生态学和空间分析为理论基础,利用VB.NET平台和ArcEngine工具设计、实现了大熊猫生境评估系统,并提出了基于栅格数据提取适宜面积核心斑块和潜在廊道的方法.该系统良好的交互性可方便用户实现生境评估与保护区景观格局设计,为保护大熊猫生态环境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先进性使得车载通讯成为现实,它可以用来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作出有效快速的反应。本文探讨了一个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地震预警软件包,即“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监视眼(SCE)”。地震监视眼是SCE紧急事件防御系统的核心模块,可以对地震的波面进行评估,并通过卫星或者车辆内部无线通信技术提供给人们(包括行驶路上的人们)地震预报。本文探讨的地震监视眼由两个因素分支组成:地震模拟和外界运用。地震模拟编译已记录的地震数据和实时数据流,通过TCP/IP协议与外界进行实时连接。外界运用系统包含地震数据处理服务器,实时跟踪服务器,视角客户应用程序,它可以显示从地震中心到外延地区的实时波振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