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以电动控制阀为执行器的变排量压缩机,并从压缩机的变排量机理、系统的稳定性、容量控制方案和控制算法等方面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变容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容量调节元件,电动控制型变排量压缩机弥补了以往制冷系统出现的车室温度波动大、蒸发器易结霜和系统振荡的缺点,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节流元件的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变排量压缩机与定排量压缩机加以比较,在分析变排量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以及变排量压缩机和节流管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基础上,提出了变排量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组成的空调制冷系统,并对其系统特征加以分析,提出了其制方案和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3.
汽车空调压缩机执行器;一种商效低噪汽车空调冷凝轴流风机;压缩机和尾气余热混合驱动的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一种汽车双区空调空气分配箱;一种自动调节汽车空调用涡旋式压缩机输出排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众斯柯达轿车装备电控变排量空调制冷系统。空调压缩机为变排量斜盘式,其上装有一电磁阀(排量调节阀)。空调制冷系统工作时,空调控制单元根据车内外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及驾乘人员控制意图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给排量调节阀一个占空比信号控制其开度,改变曲轴箱压力,进而改变斜盘的倾角和活塞行程,使空调压缩机的排量能根据空调系统的控制目标实时进行调节。斯柯达车变排量空调压缩机外形及内部核心部件的结构如图1~图4所示。  相似文献   

5.
别克系列汽车空调系统均采用Harrison V-5型变排量压缩机。在一般条件下,该压缩机可不必循环电磁离合器的接合与脱开就能达到汽车空调负荷要求,主要是通过改变活塞冲程来改变压缩机排量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变排量压缩机控制阀实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排量压缩机与热力膨胀阀的配合问题是目前汽车空调系统研究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变排量压缩机中的核心部件——控制阀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分析,包括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范围,并对其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引起压缩机振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大众斯柯达轿车电控变排量空调制冷系统,采用变排量斜盘式空调压缩机,其上装有一电磁阀(排量调节阀)。空调制冷系统工作时,空调控1-排量调节阀2-皮带轮及过载保护装置图1斯柯达轿车变排量空调压缩机12制单元根据车内外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及驾乘人员控制意图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给排量调节阀一个占空比信号,控制其开度,改变曲轴箱压力,进而改变斜盘的倾角和活塞行程,使压缩机的排气量能根据空调系统的控制目标实时调节。空调压缩机外形及内部核心部件的结构如图1~图4所示。  相似文献   

8.
采用试验研究和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空调变排量摇板式压缩机控制阀的稳态及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控制阀的数学模型,开发了控制阀试验装置,试验数据验证了控制阀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得出了当排气压力恒定时,阀杆位移同吸气压力、摇板箱压力以及控制阀流量的稳态特性关系。动态特性研究表明,摇板箱压力对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阶跃变化的过渡过程可以忽略不计,在研究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动态特性时,控制阀以及变排量压缩机可以选用稳态模型。  相似文献   

9.
对某一车型的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热力膨胀静态过热度设定值,静态过热度特性曲线,增益及滞环以及感温包时间常数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其静态过热度设备值为负值,这样既可以提高对压缩机的冷却效果,提高压缩机的润滑效果,也可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  相似文献   

10.
奥迪A6车型空调系统配备变排量压缩机、室内温度智能控制制冷系统(VDOT)。相对于定排量压缩机空调系统而言,延长了压缩机泵体与电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送风温度的波动性,改善了空调系统的舒适性,根除了定排量压缩机因频繁啮合而对发动机产生的冲击力,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稳  相似文献   

11.
奥拓轿车是近几年国内出现的新车型,其空调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调温能力强。它的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贮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组成,空调系统的控制元件主要有:制冷开关,彭风开关,放大器,高压开关,恒温器和加速断裂开关等,对各部件的结构和功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汽车销量逐年增长,从而带来了汽车的产能释放,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实验室检测能力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深入研究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等相关理论,能够有效指导实际工作.通过对质量体系相关理论的比较,发现汽车实验室在质量方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空调结霜的机理,根据系统原理对影响空调结霜的几种因素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空调系统结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分析制冷系统主要件的特点及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车用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智能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根据车用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发展,结合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和安全系统的特点,分析几种新型车用传感器和智能检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n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is developed, that consider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hafts, bearings, and gear teeth, and gyroscopic effects of geared rotors. The transverse, torsional, and axial motions are strongly coupled due to helical gearing. The excitation forces acting on the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are classified into first, second, and third grades, based on the magnitudes of the forces that are determined by the perturbation method. The excitation forces are caused by the mass imbalances among gears, misalignment of shafts, clearance and non-linear deformation of bearings, transmission errors, and the periodic variation of the gear mesh stiffness. A bench test on loading conditions is carried out for the third speed of the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good agreement, i.e., within a tolerance of 3.3%.  相似文献   

17.
汽车高速时的侧风稳定性对其主动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系统介绍了汽车侧风稳定性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汽车侧风稳定性的研究内容,包括汽车参数的影响、汽车造型的影响、不同侧风的影响、侧风稳定性的评价研究、侧风稳定性试验,展望了高速汽车侧风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汽车动理学模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汽车动态仿真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复杂程度的汽车动理学模型,主要分为集中参数模型和多体模型。在简要说明汽车动理学发腰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用集中参数模型法建立的动力传动系模型、路面模型以及研究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整车模型,技术介绍了多体模型以及用有限元法和动态子结构法建立的仿直模型,最后提出了汽车动理学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橡胶元件在汽车悬架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振东  雷雨成 《汽车技术》2006,(1):19-22,35
介绍了橡胶元件在汽车悬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橡胶衬套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试验技术,并对某汽车悬架橡胶衬套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阐述了橡胶衬套对汽车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及高频NVH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实例讨论了橡胶衬套对悬架运动学性能的作用和衬套刚度优化方法。指出,需进一步研究橡胶元件对汽车高频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