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瓶颈识别与优化问题。首先,分换乘方向确定了基于乘客换乘需求的换乘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建立了用于评价换乘站换乘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其次,采用Anylogic仿真动态模拟乘客在车站的换乘过程,根据仿真结果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换乘站的换乘服务水平,识别换乘站的能力瓶颈;最后,以犀浦站为例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到犀浦站的能力瓶颈是检票闸机、铁路售票机及铁路实名制验票机。仿真结果表明,该能力瓶颈识别方法对换乘站设备布局及流线组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快速增长的客流带来了换乘车站换乘通道内客流疏散不及时、行人换乘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以及车站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通过分析列车运输能力、车站运营设施通过能力,建立列车输送与车站运营设施(站台、通道)的能力匹配关系。基于客流需求,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人—车—站"的动态平衡条件。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两路口站为例,依据列车开行方案、上下行楼扶梯设置、站台设置、以及相关客流数据等调研资料,通过计算、比较分析提出基于远期客流需求下,两路口站站台层换乘设施及站台的合理优化建议,为车站运营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均存在换乘距离长、换乘不便利等问题。介绍了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方案的类型、控制因素及相关原则等,分析了相关高架站换乘方案设计案例,给出了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方案建议,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上海轨道交通4线换乘的重要枢纽——世纪大道站,设计时涉及对已建车站的改造和新建车站两个部分,同时还要确保2号线列车的正常过站运行,设计、施工及保护等工程难度很大。重点介绍换乘站的设计及与周边环境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5.
刘善维  张杨 《综合运输》2021,(1):82-86,109
本文以"节点+同台+站厅"为换乘方式的"F"型三线换乘站、以"节点+通道+站厅"为换乘方式的"H"型三线换乘站、以"站厅+通道"为换乘方式的"H"型三线换乘站为研究对象,应用AnyLogic软件进行动态仿真,以空间服务水平、平均换乘距离、平均换乘时间等指标,分析不同站型、不同换乘方式的三线换乘效果。结果表明,"F"型空间服务水平优于"H"型车站,但后者的平均换乘时间、平均换乘距离普遍优于前者。对于"H"型车站,以"节点+通道+站厅"的组合,乘客的换乘时间、换乘距离均优于"站厅+通道"的组合。但因后者客流较为分散,中部站厅用于换乘的楼扶梯端部或换乘通道出入口不易发生拥堵,空间服务水平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换乘点是轨道交通线网构架中各条线路的交织点,是提供乘客转线换乘的车站,乘客通过换乘站及其专用(或兼用)通道设施,实现两座车站之间人流沟通,达到换乘的目的。换乘点的分布和换乘方式的灵活性,对轨道交通线网的整体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换乘站的形式对轨道交通线网构架的稳定性也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子甲  陈峰  李小红 《综合运输》2012,(6):71-74,87
本文基于对香港铁路公司的实地调研,结合其线网规划,分析了香港地铁同站台换乘的实现形式、运营特点,并与其他城市同站台换乘站的实现形式进行对比,采用计算机行人仿真方法和工具,建立3D仿真模型,对两种典型的同站台换乘布置形式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了两种形式下换乘站台的客流密度和换乘时间等指标,认为在换乘量较大的情况下香港地铁采用的单向同站台换乘可以大幅提高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同步实施换乘站建设成本、客流预测、财务状况的对照分析,阐述在有条件前提下适当增加部分换乘节点的一次性投资,以便改善换乘条件,对吸引客流、改善线路运营财务状况,提升轨道交通网络功能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跨线运输模式比较适应我国大众的行为习惯,但跨线列车的开行,加大了运输组织工作的难度,容易降低列车服务品质,需要与换乘组织模式配合形成完善的运输组织方案。通过改进的logit模型计算换乘模式的客流损失,再对比直达开行模式和换乘开行模式的经济效益,得出中长途列车宜采用开行直达列车为主,换乘模式为辅的运输组织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杨晓 《综合运输》2021,(3):61-64
我国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长途跨线列车直达与中转选择对于高速列车开行方案设计至关重要。为提升长途跨线高速列车开行效益和服务品质,按长途跨线列车直达与中转方式对比的思路,以旅客出行需求、基础设施能力、移动设备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对长途跨线列车开行方式的影响为约束条件,研究长途跨线列车直达与中转选择模型及求解方法。选取2025年15个长途跨线起讫点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提出D站—E站、F站—D站等9个起迄点之间开行长途跨线直达列车的建议方案,研究表明直达与中转换乘选择模型能够解决长途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间的过轨运营可减少乘客换乘,降低换乘站运营组织压力,改善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但将导致土建投资成本增加。本文针对以上特性,提出了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过轨运营下社会总效用的计算方法。案例结果表明:过轨运营下,乘客出行成本减少的幅度大于投资成本增加的幅度,社会总效用为+19.7亿元,说明适合采用过轨运营。根据过轨运营效果的影响大小排序,分别为乘客平均换乘时间、客流增长率和换乘客流比例。同时,换乘客流比例越大、客流年增长率越大,乘客平均换乘时间越长时,过轨运营越合适。  相似文献   

12.
王欢  王蓉  陈锦渠  殷勇 《综合运输》2023,(10):90-95+112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URT)网络因突发事件而失效时,优化失效站点/区间的修复时序有助于提升URT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既有研究在优化修复时序时未充分考虑列车折返操作及系统所提供公交桥接服务的缺陷,本文以最大化URT网络的韧性为目标,考虑列车折返操作、系统修复能力及公交桥接服务,构建模型优化了URT网络的修复时序,并设计了基于仿真的模型求解算法。以成都地铁网络为例的研究表明,优化修复时序时不能忽略列车折返操作的影响,相较于常规修复策略,本文所建立的修复时序优化,模型具有最优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充分考虑通勤客流的地铁-公交换乘系数分析对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共交通运营公司优化线网设计、提升通勤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创新性提出了基于多日重复出现的OD刷卡数据识别地铁-公交换乘行为的算法。在选取了成都市典型性的7个地铁站点和其周边的公交站点后,利用3天的全网刷卡数据,得到了站点的地铁-公交换乘系数、换乘客流比例等数据,发现小于近年的地铁换乘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站点,地铁-公交的换乘系数差异较大,且地铁首尾站点的换乘系数明显较高,随后分析了算法可能的缺陷。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了三条针对成都市公共交通运营的建议,并给出了后续值得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换乘客流统计作为轨交客流的清分和换乘站的运营组织的重要依据,对其精确度和实时度的要求很高。采用热敏计数统计技术可为换乘客流的统计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进而实现辅助自动售检票系统清分客流,提供客流疏导参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单一路径旅行时间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下,建立了描述多路径OD对旅行时间分布的高斯混合模型,并引入无监督聚类算法——EM算法求解模型。首先,根据单路径无换乘和单路径一次换乘的OD,分别估计进出站时间消耗和换乘时间消耗的分布参数;然后,生成多路径OD的有效路径集并估计路径旅行时间参数;最后,将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的混合模型个数及其对应的路径旅行时间分布参数,作为初始值输入到EM算法中,计算得到各路径的客流分配比例。以成都地铁两对典型OD为例,编程求解了客流分配比例和旅行时间分布参数,计算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给航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集疏运服务,减少交通阻塞造成的延误,最有效、可持续的方法是发展大运量、安全便捷的陆侧公共交通。为减少乘客利用机场公共交通进行换乘的等待时间,提高机场公共交通的优越性及利用率,本文在借鉴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优化研究方法和部分理论的基础上,对于机场公共交通发车频率优化进行了研究。基于乘客满意度和公共交通的容量限制,提出以乘客等待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加权平均值最小为总体目标的发车间隔优化模型。以天津机场为实例,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其最佳发车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衔接的有效性,文章从换乘效率和换乘服务设施协调性两个维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换乘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常规公交换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上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全路网现有客流数据,采用高性能特征的PageRank算法,提出了站点影响力模型指导新线规划设计的方法,在路网拥堵区域通过站点影响力模型实现路网新线换乘节点的选择。介绍了路网中3个区域的应用效果,分析和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PageRank算法构建的"站点影响力模型"给出的新线规划对减轻现有路网运营压力具有明显效果,可以为未来轨道交通新线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列车速度、服务水平、鲁棒性、弹性及列车运行水平5个方面,构建列车运行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广义模糊软集模型确定列车运行图综合得分系数,实现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评估。为了对算法效果进行验证,以徐盐、连淮铁路网络中京沪高铁南京南至徐州东段、徐兰高铁徐州东至商丘郑徐场段、青盐铁路青岛北至连云港段三条线路为例进行运行图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京沪高铁南京南至徐州东段的运行图综合质量最好,青盐铁路青岛北至连云港段运行图综合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旅客换乘组织、旅客行程规划、票价与票制、财政补贴等方面分析了瑞士铁路的运输组织特点;根据分析提出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启示,主要包括:部分线路采用周期性列车运行图、设计列车接续以提高换乘客流服务水平,优化12306客运服务网站相关功能方便旅客获得全面的行程规划信息,设置多种票制与折扣以提高我国高速铁路客流吸引力并降低旅客出行成本,制定财政补贴政策促使铁路企业保证最小列车服务频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