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评价,选用直接加热蒸发法获取SBR及SBS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探讨温度、胶乳含量及胶乳种类3个因素对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SBR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抗变形能力变弱;随着胶乳含量的增加,SBR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抗变形能力变强;SBS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优于SBR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2.
采用SBS和SBR对中温煤沥青进行了协同改性,研究了SBS和SBR比例对改性煤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分析了SBS和SBR在煤沥青中的分布形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SBS和SBR协同改性煤沥青的热稳定性能。随着SBS∶SBR的降低,改性煤沥青的软化点降低,针入度提高,延度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当SBS∶SBR为3∶2时,改性煤沥青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外加剂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究,开展不同类型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或温拌添加剂SAK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能够提高胶结料的高温性能;尤其是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其180?℃旋转黏度、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指标与纯橡胶沥青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表现为: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SAK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纯橡胶沥青混合料;经验证SBS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具备稳定的综合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SBS改性乳化沥青广泛地应用于微表处、冷再生及超薄磨耗层等路面维修养护中,因此研究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的影响因素、关键技术参数是实现养护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研究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原材料、制备工艺及微表处混合料级配等方面,确定与原材料相适应的SBS改性乳化沥青最佳配比和微表处级配,同时研究微表处配合比设计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脱硫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首先通过SBS改性剂与脱硫橡胶粉粒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然后根据SBS改性沥青与脱硫橡胶沥青的制备工艺及试验方案,对脱硫橡胶沥青和SBS/脱硫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SBS改性剂后,复合改性沥青的车辙因子G~*/sinδ与剪切劲度模量G~*均增大,相位角δ减小,抗高温变形能力有所提高;通过SBS/脱硫橡胶复合改性后的沥青既具有脱硫橡胶沥青较低的粘度与低温条件下的柔韧性,还对改性沥青材料的高温性能和各项路用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选择目前市场常用浅色树脂胶结料,采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polymer,SBS)改性剂提高树脂胶结料的技术性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专用高黏改性剂A与SBS复合改性的方法,使树脂透水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OGFC)-13的路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当SBS与树脂沥青的质量比为0.13时,可满足改性树脂沥青的技术要求,但难以满足OGFC-13高温稳定性要求;高黏改性剂A与SBS树脂沥青的质量比为0.09时,复合改性SBS树脂沥青混合料OGFC-13的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且抗飞散、抗车辙、抗水损害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SBR改性乳化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差异,并对比二者用于微表处施工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SBS改性沥青原理,以及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加工过程、乳化剂的选择,通过不同的工艺可以得到稳定性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改性剂SBS与SBR胶乳同时用于乳化沥青改性,充分发挥SBR胶乳与乳化沥青较好的相溶性和其对沥青低温、抗水损性能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有效解决SBS改性沥青黏度较大乳化困难和低掺量时路用性能不佳的问题。首先从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和蒸发残留物常规指标出发,得出不同掺量改性剂对乳化沥青的复合改性效果变化规律,之后通过样品在流变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趋势对其效果进行验证,并得到改性效果较好的改性方案。试验结果显示,在SBS掺量2%的基础上,添加3%的SBR胶乳可以大幅改善乳化沥青蒸馏残留物的弹性性能和高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0.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SBS改性沥青原理,以及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加工过程、乳化剂的选择,通过不同的工艺可以得到稳定性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用胶体磨法制备了掺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改性乳化沥青,并对其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进行了测定,对乳液的微观形态和乳液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本法生产SBS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很好,符合重交通道路的规范要求;当SBS的含量在3%时,改性沥青乳液分散均匀,中粒度较小,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SBS改性沥青原理,以及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加工过程、乳化剂的选择,通过不同的工艺可以得到稳定性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及贮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体磨法制备了掺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改性乳化沥青,并对其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进行了测定,对乳液的微观形态和乳液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本法生产SBS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很好,符合重交通道路的规范要求;当SBS的含量在3%时,改性沥青乳液分散均匀,中粒度较小,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于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的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的配方技术和生产工艺,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和SBS改性剂的掺量对改性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进口JS-2乳化剂,SBS改性剂掺量达到3.5%时,制备得到的改性乳化沥青满足超薄磨耗层用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指标和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选取自制高黏剂、HRM 环氧树脂为改性剂,分别与SBS改性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出两种复合改性沥青;同时设置SBS改性沥青为对照组,通过沥青基本性能试验、老化试验和黏度试验,评价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提升效果;以3种沥青为胶结料、PAC-13沥青混合料为基础级配,制备出3种排水沥青混合料,并通过强度试验、渗水性能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和高温稳定性试验等室内试验,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SBS改性沥青,复合改性排水沥青的各项性能提升效果明显;相较于传统排水沥青混合料,两种复合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分别提高了24.5%、19.1%,渗水性能分别提高了2.4%、7.8%,冻融劈裂强度比分别提升了15.3%、6.5%,动稳定度分别提高了30.2%、88.8%。  相似文献   

16.
SBS改性沥青及改性乳化沥青的加工生产工艺决定了生产成品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对集改性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生产于一机的JKG R型改性乳化沥青机组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技术性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常用的沥青改性剂SBS和SBR在基质沥青中的分散状态,同时比较了这两种改性沥青的差热扫描图谱.通过对比改性沥青的微观形貌,并结合热稳定性分析,深入探讨了常用沥青改性剂SBS和SBR对沥青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研究彩色沥青胶结材料与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为核心内容,选取SBS改性剂,依次同三类无机染料制备成复合改性剂,通过试验,研究了SBS改性彩色沥青的物理性能及流变性,并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和易性及早期强度,将常用的SBR改性乳化沥青升级成为SBS改性乳化沥青,依据现有冷再生技术规范对乳化沥青性能进行试验,将以乳化剂为突破口,旨在制备出满足规范要求且分散和存储稳定的SBS改性乳化沥青。采用混合料拌和与马歇尔试验对四种乳化剂制备的乳化沥青进行拌和过程、空隙率、稳定度、冻融劈裂和残留稳定度检测,确定慢裂快凝型乳化剂A为最优乳化剂;而后针对此乳化剂,以乳化剂的用量和改性剂掺量为变量,对筛上剩余量、标准黏度、1d存储稳定性、5d存储稳定性、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和软化点和5℃延度等关键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其结果将用于SBS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路面技术的结合料制备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多聚磷酸(PPA)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 采用四组分分析试验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研究了PPA对不同基质沥青化学组分的影响, 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开展了沥青温度扫描试验与频率扫描试验, 分析了不同配比的PPA改性沥青、PPA/SBS改性沥青与PPA/橡胶粉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不同动态频率加载条件下的流变性能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PPA含量(质量分数, 后同)的增加, 沥青质含量逐渐提高, 油分(饱和分与芳香分)含量减小, 沥青逐渐由溶胶结构转变成溶-凝胶结构, 沥青高温性能逐渐增强; PPA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与基质沥青的沥青质含量相关, 沥青质含量大的基质沥青经PPA改性后其沥青质含量提升最大, 针入度降低最多, 具备更好的高温性能; 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与橡胶粉改性沥青掺入PPA后, 其抗车辙因子分别提高了1.0~8.2、0.8~13.9与2.9~19.7 kPa, 表明PPA可有效改善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感温及流变性能, 增强沥青的弹性特征, 提高其抵抗剪切变形能力; 与单一改性沥青相比, PPA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PPA与聚合物改性沥青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容性; 随着PPA含量的增加, 沥青10℃延度逐渐降低, 当PPA含量为1.5%时, 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与橡胶粉改性沥青10℃延度分别下降77%、64%与39%, 表明PPA对沥青的低温性能存在一定负面作用, 建议PPA含量不宜超过1.0%;PPA/SBS改性沥青最佳复配比为1.0%PPA复配3%SBS, PPA/橡胶粉改性沥青最佳复配比为0.75%PPA复配15%橡胶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