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结合某大跨度桥梁工程,论述了工程悬臂挂篮施工过程中箱梁的线形监测方法,实践证明,工程施工安全,箱梁线形控制良好,对于同类工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短线拼装法施工的宽幅多节段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施工比常规连续箱梁预制节段施工复杂,控制难度和精度要求更高。该文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北边跨的预制施工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宽幅混凝土箱梁预制施工中的无应力线形控制和滑移、起吊、存梁施工中的安全控制,通过无应力制造线形控制最终成桥线形,通过横向预应力的分次张拉控制多次体系转换过程中的梁体安全。工程实践表明:采用短线拼装法施工宽幅多节段混凝土箱梁是可行的,既能保证预制线形也能保证拼装前梁体各工序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论述悬浇连续箱梁挂篮前移法线形控制过程;总结了悬浇箱梁线形控制的方法及要点,为大跨度悬浇连续箱梁线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移动模架施工箱梁的线形在施工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正确地设置预拱度对于保证成桥后的线形顺畅,达到成桥状态的设计线形至关重要。文中通过移动模架施工连续箱梁的施工过程结构建模分析,结合襄阳市汉江三桥滩桥箱梁移动模架施工,讨论了施工过程对箱梁线形的影响特征和线形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移动模架快速现浇50 m跨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长江隧桥B1标工程50 m跨连续箱梁现浇施工为背景,介绍了SLMSS-50型下行式自推进移动模架快速施工现浇箱梁技术。该移动模架跨度为50 m(最大可达60 m),承重达1500 t。综合采用钢支撑立柱式墩旁支撑系统、折叠式底模支撑横梁和纵向滑移式悬吊系统等,通过液压顶落、横向开合和整体纵向过孔等技术,实现了造桥机的快速拼装、走行并有效缩短箱梁施工时间。通过预压试验,验证了移动模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线形控制提供依据。现浇箱梁施工以内模设计与加工,混凝土浇筑方法与组织、合理缩短浇筑所需时间,以及采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线形控制为重点。通过以上措施大大缩短了箱梁节段的施工周期,并在线形控制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广西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古龙山大桥,采用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高墩大跨小半径曲线连续刚构桥结构悬臂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箱梁的空间位移与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为箱梁悬臂施工时的线形、应力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保证桥梁施工进度和质量,使其最终的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需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本文以某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桥梁施工线形控制技术。对该大桥进行了结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提供箱梁各施工节段的立模标高(预拱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箱梁线形跟踪测量,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进行预拱度信息预测和调整,确定最佳预拱度。结果表明,该大桥主桥施工过程和成桥技术状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洪叶南 《公路交通科技》2012,(6):339-340,360
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成桥线形和内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要求。影响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精度的因素众多。其中,在施工过程中,主梁线形和主梁应力是施工控制的关键因素。该文以某3跨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对施工过程中主梁挠度、应力进行了观测,监控效果良好,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杭州湾大桥中引桥区为7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其整孔预制和海上架设的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须对施工过程中的箱梁线形和应力控制进行研究.采用杆系模型计算箱梁预制和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线形变化,主要分析了收缩徐变对结构线形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二次张拉对收缩徐变的作用.研究表明,收缩徐变对结构线形的影响不容忽略.并通过实测值和理论值的比较,验证了研究的可靠性,为今后同类桥型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设计线形箱梁及施工错合弯折节段有限元模型,选取最大悬臂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箱梁弯折后顶底板应力存在损失,应力储备较小。为保证结构长期使用安全,对箱梁弯折截面进行加固补强,使弯折处截面线形、传力顺畅。  相似文献   

11.
强夯置换法在高原重盐渍土路基施工中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万频 《中南公路工程》2011,(5):108-110,114
在青海格尔木盐湖地区察格(察尔汗至格尔木)高速公路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但通过科研、设计、试验、施工、检测等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果。主要通过阐述该地区盐渍土特性和成因,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简单介绍了盐渍土的防治方法和强夯置换法施工原理,介绍了该路段路基施工中所采用的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参数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及载荷试验检测证明:所采用的强夯置换法施工工艺处理高原重盐渍土地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目前沥青路面在层间粘接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目前规范设计计算方法中将沥青路面层间粘接状态全部采用完全连续不妥,并根据工程实际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层的层间粘接状态,提出了滑动系数取值表,并分析了考虑不同结构层层间粘接状态对不同沥青路面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娄廷会 《中南公路工程》2011,(4):106-108,123
简要介绍了一座多跨连拱景观桥的结构设计。为实现业主墩顶空腹区不设立柱的全透空景观要求,笔者对拱上建筑的结构形式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并最终找到既满足景观又满足受力的合适形式。同时介绍了该桥具有一定特色的主拱圈和深基坑推力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五里墩长大隧道的施工,围绕"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三台阶开挖平行流水作业法",从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方法、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施工组织与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总结形成了浅埋粘土砂土小净距段快速施工技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常存在明显的偏压,一般在偏压洞口明暗交界前方设置明洞。为减少开挖量,偏压侧临时边坡往往较陡,受降雨或施工扰动易产生失稳滑塌。针对隧道洞口临时边坡滑塌的工程实例,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反算边坡力学参数,并进行边坡破坏模式特征的探讨,从而为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固与防护以及现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公路普通存在的高温车辙病害现象,研究了以粗集料CBR值确定粗集料比例、以矿料间隙率确定细集料比例,根据沥青混合料所处不同结构功能特性确定粗集料设计密度的适合于南方高温多雨地区的抗车辙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吕哲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05-107,111
基于隧道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十分困难。经长期对本软弱围岩隧道的现场施工管理,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控制提出些许见解,并用工程实际情况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8.
树根桩技术在重力式挡墙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公路麻石重力式路堑挡土墙洛阳铲灌注桩群桩基础中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工程实际问题,提出采用树根桩加固技术进行处理,先对这种已有建(构)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的原理与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进行了加固设计计算,给出了树根桩加固设计方案与相应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经树根桩加固处理后,该工程挡墙的承载力与稳定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进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多数单位均按照现行技术规范[1]的要求,对所拟定的几家集料供应场所提供的集料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指标的测定,从而择优确定集料。研究发现,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集料,其在沥青混合料中所表现出的性能,并不完全与其物理力学指标成正比关系,因此在进行集料的选取时,不能仅参考集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确定。最终集料的选取与否还是应当取决于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20.
叶要武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87-190,192
通过对大量砖混结构的民用住宅、框架结构的办公楼等多种建筑的调查发现,多数建筑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裂缝,这些裂缝一旦出现便很难弥补,但许多裂缝是有规律可循的,对这些裂缝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