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在运营铁路影响范围内对新建桥墩基坑进行施工,基坑开挖会对铁路产生一定影响。为确保邻近铁路的安全,须对基坑的围护桩深度进行研究。 以济宁市海川路北延上跨新兖铁路的桥墩承台基坑工程为背景,调研相关土层的物理参数,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分析在不同的围护桩深度下,铁路路基土的沉降数值。通过对比现有规范,证明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可为类似邻近铁路路基的基坑开挖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建高速铁路上下行联络线两侧接入既有高铁站,须增加股道帮宽既有路基,新建路堤增加的荷载将会引起既有铁路路基的附加沉降。因此,控制增加路基的沉降变形,降低其对既有线路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某新建高速铁路工程实际,对深埋式桩板结构在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帮宽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通过SAP2000建立计算模型,对桩板结构进行内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分析软土地区道路建设期间桥梁桩基施工对邻近区域既有路基的影响,以张新高速公路所跨越的一段既有铁路路基为研究对象,依托桩基施工项目,通过现场变形监测,获取了深层水平位移以及路基沉降数据,分析了桩基施工对邻近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深层水平位移变形变化较大部位出现在地面堆载较多以及软土层深厚区域,路基沉降变形变化主要发生在施工前期,后期逐渐趋于稳定。通过采取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结合软土表层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土体变形,达到对既有路基影响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路基填筑引起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路基填筑作用下变形特性研究不足的问题,依托我国海积软土地区某水泥搅拌桩加固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案例,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进行监测,分析路基填筑作用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并为路基填筑速率控制和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设计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填筑作用下地基加固区压缩量占总沉降的56.1%,沉降速率最大为2.4 mm/d;素填土和淤泥层侧向变形显著,侧向变形速率最大为4.6 mm/d;路基坡脚7 m内、深度5 m以上地层受路基填筑施工扰动较大;坡脚侧向变形速率较地基沉降速率更接近于控制指标,填筑速率的控制应以控制坡脚侧向变形速率为主;本施工案例中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可满足各铁路类别的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类似工程中水泥搅拌桩设计应以控制路基填筑施工对邻近结构物的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路基挡墙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汶川地震近场区213线马鞍石隧道至映秀30多km路段近20 km路基挡墙震害进行了调查,获得结论:在Ⅸ度地震烈度区,毁坏的挡墙只有零星分布,在Ⅹ度区也是局部现象;地震烈度、挡墙材料是对震害具控制性的因素;挡墙高度、线路走向也对震害有影响;岩基挡墙主要以倾斜变形为主,土基挡墙兼有滑移和倾斜两种变形模式;路堑墙竖向最大变形点平均位于墙高的50%左右。基于以上震害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路基挡墙抗震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石鹏飞 《北方交通》2020,(6):79-81,86
结合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乌鲁木齐站站-华山街站区间隧道下穿铁路的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三维模型,对铁路路基受新建隧道施工的影响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到铁路路基的整体沉降、差异沉降等定量结果。为尽量减小因隧道施工导致的围岩变形和地层损失给铁路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工程建议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值方法对新建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半填半挖式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评价新建隧道建设对既有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范围及程度,提出保证新建隧道建设、保证既有公路运营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区公路陡坡填方路基因其整体稳定性和透水性较差而成为特大降雨造成公路水毁的重灾对象之一。在北京“7.21”公路水毁的恢复工程中,以加筋桩板石笼挡墙形成的山区新型防洪透水路基结构被提出和应用。利用ABAQUS软件对该路基结构进行模拟,以流固耦合算法对其在不同强度降雨条件下的变形和孔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强度折减法对其稳定性做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板桩加筋石笼组合挡墙在强降雨前后都有较好的稳定性,是山区公路防洪透水路基的首选支挡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惠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总体扩建方案,在对原有路基调查、检测评价的基础上,对一般路基、软土路基、桥头路基的处理方案进行了介绍,针对扩建或拆除新建桥涵构造物台背、现有挡墙防护、征地拆迁难度(成本高)大等施工困难路段,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设计,可为类似扩建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站前工程YXZQ-2标段铁路黄土路基加固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水泥挤密桩处治技术,为解决铁路黄土路基处治问题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的修建,彻底改变了路基下伏土体的热力学状态,加速了多年冻土的退化,导致铁路地基土中产生大片的、力学性质极不稳定的高温冻土层,从而影响铁路路基的结构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应用热、力学(蠕变本构)的相关理论,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分析了路基修建若干年后的温度、应力以及变形状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遂(宁)—资(阳)—眉(山)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碎石桩处理工程实例,以碎石桩处理软土路基理论为依据,结合路基变形监测数据对路基的沉降、侧向变形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软土沉降、侧向位移与填筑高度之间的关系,对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玄武岩台地前缘是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区域。 某玄武岩台地前缘一路基高挡墙, 受雨季墙后地下水水位快速上升的影响, 发生了较大的变形, 地下水成为挡墙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 对挡墙下方地下水的来源以及挡墙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提出了 “框格锚索+反压+排水” 的处治方案, 处治后的路基稳定性计算结果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为解决复杂地层下弧形挡墙锚索设置易串孔及锚固段深度难保证的问题, 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和设计模型, 确保锚索的入岩深度大于 9m、 锚索间距大于 3m。 竣工后该路基稳定性较好, 表明该处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值方法对双线铁路隧道下穿国道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评价新建隧道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对既有路基的影响程度,提出保证新建隧道建设、既有道路运营安全的要求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新建线桩筏地基加固过程中,采用应力铲、水平向土应变计与测斜管对紧邻既有线路基的变形与应力进行原位监测,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紧邻既有线路基变形规律与受力特性。为减小测试误差,建立了路基变形与稳定计算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坡脚水平位移换算系数,计算了不同开挖深度的路基最大剪应力与边坡安全系数。基于监测与计算结果,提出了施工期跳槽浇筑、更换桩型与路基坡面喷浆挂网等既有线路基防护措施。为验证防护效果,利用评分法与标准差法分析了轨检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期间紧邻既有线路基累积坡脚水平位移为24.25mm,平均每天的侧向位移小于0.59mm,路基坡脚水平位移对施工过程反应敏感,可作为监控既有线路基稳定状况的关键指标;两线之间9m深度范围地基土水平应力随不同施工阶段出现挤压回缩变化,压应力小于10kPa,但不同施工阶段水平应力变化不明显;浸泡条件下基坑开挖至2.2m时边坡安全系数由1.08减小为0.54,路基失稳破坏,因此,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既有线路基坡面防护。施工期间既有线轨检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增幅达129.58%,既有线轨道几何线性波动较大,但TQI小于安全限值,即对路基防护优化后既有线路基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引起路基路面沉降,威胁交通安全.通过建立隧道-地基-路基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在路面荷载作用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隧道下穿深度、地层模量、泊松比及强度参数等因素与路基沉降变形规律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隧道下穿深度不仅影响路基沉降变形的大小,而且影响沉降槽的形状,而土层性质主要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较大,对沉降槽形状影响相对较小.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基坑开挖对邻近道路路基变形的影响,依托软土地区某典型基坑工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BAQUS对此开挖工程进行建模,研究基坑开挖时的不同开挖深度和不同支护系统对路基变形的影响,并对比不同工况下路基表面的沉降量和水平位移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竖向变形量和路基边坡水平变形量都随之增加;同一开挖深度、同一支护系统下路面的水平位移受与基坑水平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减少每次开挖的深度,避免对路基影响过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基坑开挖工程设计提供计算依据,推进基坑开挖对道路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土路基的处治质量直接关系道路铁路施工质量、造价和安全,是黄土地区铁路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站前工程正线黄土路基处治的成功实践,介绍了柱锤冲扩桩处治技术,为解决黄土路基处治问题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在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土挤密桩对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的高速公路路基地基进行处理,具有处置深度大、施工简易和对周边既有建筑影响小的特点。对于高速公路中处于厚层湿陷性黄土地段的桥头过渡段路基和高挡墙路基等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路基基底湿陷性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从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的原理分析、设计计算、施工工艺以及工程实例4方面对灰土挤密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在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应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SPSS软件对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非线性模型,确定沉降处理过程中相关参数。结果表明SPSS应用铁路沉降预测分析是可行的,它使得铁路路基沉降的曲线回归、变形分析更为简单和高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