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珍  罗文婷  李林 《中外公路》2019,39(3):54-58
水泥路面刻槽的磨损会降低路面的摩擦系数,而轮胎作用是导致刻槽磨损的主要原因。该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路面-轮胎模型,分别模拟了光面和带纵向花纹的载重货车轮胎在静载、制动、驱动3种不同运动状态下对刻槽的作用,而后选定150组不同规格的刻槽尺寸路面,利用Archard磨耗理论计算刻槽磨损量。通过分析轮胎不同状态下与路面的作用力,从而判断其对路面刻槽磨损的影响程度。通过比较刻槽磨损量,分析轮胎花纹、运动状态与路面磨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带花纹轮胎对刻槽磨损的作用效果更显著;运动状态对刻槽磨损量大小有一定影响,制动状态下路面承受的作用力大于驱动及静载状态;制动状态下的总磨损量最大,其次为驱动状态;刻槽纵向和竖向磨损量较大,横向磨损量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隧道混凝土路面交通事故,采用手动铺砂法、动态摩擦测试仪法、车载声强(OBSI)轮胎/路面噪声测试法对于刻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动态摩擦系数、轮胎/路面噪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槽参数下,纵向刻槽动态摩擦系数稍大于横向刻槽;纵向噪声水平、最大声压级小于横向刻槽路面;随着槽深的减小、槽间距的增加,构造深度减小;槽间距的增大,纵向刻槽路面噪声、最大声压级随之减小;槽深增大,纵向刻槽路面噪声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的国内外现状研究调查,以吉林长珲高速试验段混凝土路面刻槽为依托,通过室内试验、计算及现场试验研究,提出能指导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4.
路面应具有保障行车安全的功能,而这主要取决于路面的抗滑性能。反应路面抗滑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抗滑构造、路面湿度、行车速度和构造深度是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多条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经过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刻槽抗滑构造的路面抗滑稳定性高于拉毛构造,路面摩擦系数随速度增加线性下降;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使用1~4 a内,高速行驶时的摩擦系数受路龄影响下降较多,而到7~10 a时,低速时的摩擦系数随路龄增加下降的较多;摩擦系数下降百分率受构造深度影响,随构造深度增大而增加,只有合适的构造深度才能有最好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面应具有保障行车安全的功能,而这主要取决于路面的抗滑性能。反应路面抗滑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抗滑构造、路面湿度、行车速度和构造深度是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多条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的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经过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刻槽抗滑构造的路面抗滑稳定性高于拉毛构造,路面摩擦系数随速度增加线性下降;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使用1-4 a内,高速行驶时的摩擦系数受路龄影响下降较多,而到7-10 a时,低速时的摩擦系数随路龄增加下降的较多;摩擦系数下降百分率受构造深度影响,随构造深度增大而增加,只有合适的构造深度才能有最好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6.
肖鹏飞  韩森 《公路》2012,(7):246-249
为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抗滑性能衰减规律,通过对不同环境下、不同影响程度下的水泥混凝土试件板进行室内抗滑测试,分析了各因素的变化特点,揭示了各因素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冰雪、油污、轮胎屑、泥土等路面附着物均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降低.作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的探索性试验研究,对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超飞 《上海公路》2011,(4):18-19,22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的国内外现状研究调查,以吉林长珲高速试验段混凝土路面刻槽为依托,通过室内试验、计算及现场试验研究,提出能指导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刻槽最佳时间(冬季施工——混凝土浇注后第5~7 d;夏季施工——混凝土浇注后第3~4 d),对减少刻槽工作的盲目性非常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乔建刚  张帅泽  王傑 《公路》2024,(3):385-392
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冰雪环境下隧道口行车安全和预防交通事故,探究山区高速隧道路段特殊天气和交通环境导致路面摩擦系数在不同天气条件和隧道口不同区段的变化,通过不同工况下路面摩擦系数室内试验,分析各工况下路面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根据路面温度和路面环境相对湿度与路面模型系数的相互关系,构建摩擦系数~路面温湿度关系模型,对冰雪环境下不同天气的路面摩擦系数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对试验测得不同工况下摩擦系数与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得到的摩擦系数进行对比,3种路面状况下平均误差分别为9.99%、7.81%和9.88%,总体平均误差小于10%,吻合较好。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对于冰雪环境下隧道口路面防滑技术设置区段为距洞口-200 m~+60 m,即将向隧道纵深内部延伸60 m的距离,防滑措施技术建议在设置区段铺筑相变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浅谈凝冰状态下粗糙路面抗滑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面抗滑性能对行车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在一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之外,冬季多雨结冰的路面也要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利用粗糙路面不同的构造深度进行了破冰效果的对比试验,发现宏观构造较好的路面能弥补薄冰对路表构造深度的损失,且在行车碾压时,水平力的作用使结冰层很快被磨耗掉,增加了制动效果而达到了凝冰路面抗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室内试验和野外调查结果为依据讨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如集料、污染、季节变化等,并分析对比了拉毛、塑性刻槽、裸露料和嵌屑等工艺在施工特性和抗滑效果上的优缺点。本文还在分析我国摩擦系数检测设备的现状和事故路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力的检测方法和以构造深度为主要控制指标的防滑标准。  相似文献   

11.
定义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室内破冰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及指标Rc,并对不同面层厚度、橡胶颗粒掺量及冰层厚度条件下的结冰试件进行了室内破冰试验,定量分析各因素对破冰效果的影响,主要结论:面层厚度每增加1 cm,破冰率增加7%,橡胶颗粒掺量每增加1%,破冰率增加5%,冰层破碎效果随面层厚度及橡胶颗粒掺量增加呈线性增长;室内有效破冰厚度不大于5 mm,冰层持续增加,破冰效果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2.
动态路面摩擦系数的分析与测试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麒麟  田晋跃 《公路》2007,(7):140-144
对于高速公路路面,采用动态摩擦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可使道路评价指标更合理,通过对动态路面摩擦系数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测试设备的结构特点的分析,同时采用路面连续动态摩擦系数测定设备在不同车速下测定的摩擦系数,分析了公路路面与轮胎之间摩擦系数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3.
刻槽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昆  陈希梅  王选仓 《公路》2008,(5):18-22
随着高速公路中隧道数量的增加,隧道的安全性成了主要问题。而隧道路面的抗滑能力是影响隧道使用安全与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针对影响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几种因素: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抗滑构造、路表污染、交通荷载等几种因素,提出了采用刻槽技术对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抗滑性能改善。针对刻槽技术在隧道内的应用,提出了刻槽参数的最佳合理组合,刻槽最佳时间以及施工要点,从而为刻槽技术在隧道路面当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构造形式及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塑性刻槽已在中国广泛应用,成为主要的防滑措施,但是对刻槽诸参数缺乏研究,规范上无明显规定,刻槽器具,方法以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等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大规模足尺试验和模拟分析并结合中国目前的施工水平,提出了塑性刻槽的合理构造和施工方法,对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终饰工艺水平和路面使用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覆冰条件下路面行车性能下降极易诱发交通安全问题,引发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胎面-路面接触界面的摩擦性能的改变。该文根据路表构造深度特征,理论分析薄层冰路面、厚层冰路面条件下摆值的适用性,并于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室内模拟试验,利用维萨拉遥感道面状态传感器、摆式仪采集不同覆冰路面结构的冰层厚度、冰层表面温度及摆值,分析覆冰路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薄层冰路面摩擦系数与冰层厚度、厚层冰路面摩擦系数与冰层表面温度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薄层冰路面摆值与冰层厚度间呈二次函数关系;对于厚层冰路面,其摆值与冰层表面温度亦呈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公路陡坡路段和桥面铺装上面层,采用抗凝冰SMA-13沥青路面结构提高其安全与行驶质量。进行室内抗凝冰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路用性能试验、抗凝冰性能试验、冰层界面拉拔试验、破冰能力试验、抗滑性能试验及抗凝冰持续时间试验等对其抗凝冰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抗凝冰SMA-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略有衰减但满足规范要求,且能有效降低路表冰点和冰雪与路面材料之间的黏结力,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的破冰效果进而提高低温条件下路表摩擦系数,有利于提高农村公路特殊路段的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再生粗集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上海市某道路改建工程实例,对含50%再生粗集料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室内对再生粗集料的洛杉矶磨耗、压碎指标等进行测试,然后对拟定的3组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进行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试验,最后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并结合工程经验,选取一组较为理想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完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并对试验路段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测试,结果证明再生粗集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汽车整车制动性能测试试验一般通过规定环境条件下的制动距离及平均减速度反映制动性能,但忽视了路面温度对制动性能的影响更为直接的事实.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路面温度对整车制动距离的影响,通过理论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对比不同路面温度下的制动距离试验数据,研究了路面温度对整车制动距离影响的程度及规律,提...  相似文献   

19.
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并在相同应力水平以及相同荷载作用下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疲劳性能明显优于普通路面混凝土和高性能路面混凝土:加入掺合料后进一步改善了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刻槽是提高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一项重要措施。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公路及机场混凝土路面刻槽参数的选取规定,回顾了我国混凝土路面刻槽研究的概况,介绍了部分混凝土路面刻槽应用实例,总结了相关规范规定,指出了目前国内外混凝土路面刻槽参数选择和规定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