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结合江西某三级公路施工案例,针对灌入式复合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灌入式复合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通过后期跟踪监测,以灌入式复合路面与增加抗车辙剂路段的平整度、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可以大力提升路段强度,增大其承载负荷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灌入式半柔性路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道路技术因其优良的抗车辙性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在试验室重点研究灌入式半柔性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并与SMA-13混合料进行比较,在不同荷载、不同温度下对比抗车辙性能,提出用稳定度修正指数来评价该半柔半刚性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3.
2014年如皋市局管公路中修工程为本市县乡公路维修改造工程,其中下面层采用灌入式复合路面SFAC-20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路面,该工艺在我市大面积施工尚为首次,该路面是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的复合路面,现对该项目首次试铺试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路面复合材料——半柔性路面用混合料,它是在开级配的多孔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以水泥为主要成分的特殊浆剂,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耐油性及抗疲劳等性能。通过铺筑试验路,进一步验证了半柔性路面确实具有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耐水损害性能和抗疲劳特性等显著优于沥青路面的良好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中灌注50%、60%、70%、80%、90%共5种不同灌入率的高流态水泥基灌浆料,从而制得半柔性路面材料。通过车辙试验、水稳定性能、抗压回弹模量、抗压强度的测试来研究浆体灌入率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仅考虑车辙性能,浆体灌入率不宜低于60%,综合考虑其他性能,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浆体灌入率不宜低于80%。  相似文献   

6.
集料是构成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结构,细集料起填充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很大;水泥作为一种硬化材料灌入沥青碎石使"柔"变"刚",大大提升整体材料的刚度,对路面性能同样影响很大。通过将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成分去掉,转而向沥青混合料空隙灌入水泥浆,对比分析两者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等来综合评价两者路用性能的优劣,为道路施工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半柔性路面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灌浆沥青砼路面是一种新型的半柔性复合型路面结构,由于水泥胶浆的灌入,使路面兼具沥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的特点,大大改善了路面的高温使用性能.针对半柔性复合型路面20%、25%和30%三种空隙率的基体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灌浆前后的马歇尔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研究,验证了半柔性路面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
水泥灌浆沥青砼路面是一种新型的半柔性复合型路面结构,由于水泥胶浆的灌入,使路面兼具沥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的特点,大大改善了路面的高温使用性能.针对半柔性复合型路面20%、25%和30%三种空隙率的基体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灌浆前后的马歇尔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研究,验证了半柔性路面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保水式路面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以OGFC为母体结构的保水式路面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保水式路面施工的基本方法,总结了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另外还提出了保水性材料质量的确定公式,以及在保水性材料的灌注方面,根据工程的不同规模,提出了不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向昕  林杜 《湖南交通科技》2010,36(4):17-21,75
为探索适用于高温多雨及特重交通下长大上坡抗车辙、抗油污的养护方法,在京珠北高速公路修筑灌注式半刚性路面试验段。分析了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材料要求和施工技术,并对试验路使用效果进行持续观察,表明灌注式半刚性复合路面是解决重载下长大上坡车辙、油污损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半柔性路面是指在使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大孔隙基体路面中灌入以水泥为主要成份的特殊浆剂而形成的路面,兼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二者之所长。它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疲劳性能,抗滑性能均优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时具有耐油污,可着色等特性,本文介绍了半柔性路面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国内外应用情况,为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推广半柔性路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S-RAFC新型的半刚性路面材料,其性能介于水泥砼和沥青砼之间,脆度系数Ra/σt=3~5,并可通过特殊添加剂剂量和级配的调整,适应不同路面结构受力的需要.经过试件的室内试验,以及试验路验证,表明S-RAFC复合路面材料是一种具有较好使用性能的新型复合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S-RAFC新型的半刚性路面材料,其性能介于水泥砼和沥青砼之间,脆度系数Ra/σt=3~5,并可通过特殊添加剂剂量和级配的调整,适应不同路面结构受力的需要.经过试件的室内试验,以及试验路验证,表明S-RAFC复合路面材料是一种具有较好使用性能的新型复合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际,探究公路路面设计新型排水材料的应用,首先阐述公路路面设计新型排水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通过试验段排水方案设计、路面边缘排水系统设计、边缘排水系统设计与复合土工膜加固泄水槽的铺设方案分析后,得出结论,在公路路面设计中应用新型排水材料能够减少工程成本投入,并且施工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结合无锡市某城市主干道新建工程中灌浆复合沥青路面的工程应用,对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灌浆复合路面、上面层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方案进行了成功的施工验证,并对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提出指导意见,为今后同类型灌浆复合路面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复合式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国内外均有不程度的研究,以河北小106线国道为基础,铺筑了200 m碾压混凝土(RCC)+沥青混凝土(AC)复合路面试验段。从路面组成设计出发,对其使用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手段进行了观测和试验数据分析。提出了材料组成设计的一些技术指标和试验数据,说明了影响碾压混凝土(RCC)与沥青混凝土(AC)层间粘结及抗剪强度的因素与粘结材料的类型和表面特性有关,并通过添加剂和施工手段如何得到控制,以及对减轻反射裂缝的技术措施。最后,还对试验路段的施工经济效益做了分析和计算,证明复合式路面是一种经济合理的路面形式,其结构性能和养护费用均优越于普通路路面。  相似文献   

17.
张悦  周举成 《北方交通》2012,(11):58-61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多个不同的倒装式路面结构模型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导入到nSoft软件进行疲劳分析,得到不同倒装式路面结构模型的抗疲劳性能。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得到的不同倒装式路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进行灰关联分析,得出各倒装式路面结构参数对倒装式路面结构抗疲劳性能影响程度的依次顺序。研究结论对以提高倒装式路面结构抗疲劳性能为目标的路面结构调整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萍 《交通标准化》2014,(10):47-49
SMA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种新型混合料,这种新型混合料相对于传统的混合料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的路面性能,在交通道路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鉴于此,结合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准备原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生产、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养生等环节,可供相关工程项目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对高速公路路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提出了中应做好质量、强度、使用寿命等要求。而从以往的工程实践效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的要求。这种施工工艺来自废旧轮胎的处理加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了废旧轮胎的处理,而且成为了路面施工的一种新型工艺。橡胶沥青混凝土在路面中的使用,能够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减轻路面裂缝的发展以及降低成本和噪音等。  相似文献   

20.
下挖式立交在交通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下挖互通立交,雨水容易倒流灌入并滞留于隧洞中,使路面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车辆高速行驶时容易产生漂移,影响行车安全。为此,从路基排水、路面排水、立交入口排水、地下水排水等角度提出针对此结构类型路面的排水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