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铁道车辆脱轨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为防止脱轨事故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调车事故的典型原因和特点,充分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研判导向调车惯性事故发生的风险,主动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工作和控制措施,重点提出挤道岔事故、调车脱轨事故、调车冲撞事故、电力机车进入无电区事故和其他调车事故的防控措施,有效减少调车事故发生,逐步实现调车作业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货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在运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针对具体故障,提出了改进检修方法、采用新材料、调整集装箱的起吊作业方式等措施,以减少脱轨自动制动装置故障的发生,避免脱轨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4.
某铁路编组场1/6对称混凝土枕道岔处反复发生调车脱线事故,通过现场测量和调查分析,对线路与道岔的几何形位、道岔结构设计和现场铺设、尖轨磨耗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脱轨原因:道岔后连接曲线和道岔转辙部分未按设计形位就位、道岔设计存在缺陷、维修养护不及时.提出了防治驼峰下道岔惯性脱线事故的措施:恢复岔区线路线形、完善道岔设计、加强道岔线形检查维护.措施实施后1/6对称混凝土枕道岔处未再次发生调车脱线事故.  相似文献   

5.
德国高速列车ICE1重大脱轨事故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锡明 《中国铁路》2000,(11):46-49
介绍了德国高速列车ICE11998年6月发生重大脱轨事故的过程、原因分析以及后采取的措施,并论述了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及对我国铁路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驼峰调车是利用车辆重力进行的溜放式调车作业,能显著提高调车效率,但是在驼峰下道岔区的车辆脱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设计了现场试验,测试了驼峰下6#道岔在干燥、湿润、轨顶摩擦控制3种工况下的横向力与垂向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降雨及轨顶摩擦控制对驼峰下道岔区车辆脱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水和轨顶摩擦控制均可以显著降低驼峰下道岔区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对于空车,降雨后道岔区脱轨系数平均降低41%,采取轨顶摩擦控制后道岔区脱轨系数平均降低48%;尖轨区的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显著大于道岔其他位置,在日常养修作业中应重点关注道岔尖轨区。  相似文献   

7.
苏性义 《广西铁道》2010,(1):34-35,40
分析了宁局电务设备惯性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造成惯性故障的关键特性超标等问题,采取强化作业标准化落实,开展结合部病害联合整治,开展机车信号设备及防雷整治,加强计轴设备维护等措施。通过实施,提高了电务设备运用质量。有效控制了惯性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鄢世林 《铁道运营技术》2013,19(3):32-34,37
本文对列车通过曲线时的轮轨作用力进行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推导出列车曲线脱轨的临界条件和脱轨系数,并对影响脱轨系数的因素进行排查,提出了在机车车辆、货物装载、曲线养护和司机操作要领等方面防止列车曲线脱轨的措施及细化事故地点检查测量范围的建议,以减少脱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列车脱轨事故与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脱轨是常见行车惯性事故,与铁路机车工电辆各部门都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列车脱轨事故是由许多部门形成的综合因素所引起的。将列车脱轨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出防止对策初见,建议尽快推广使用沪宁线、京津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测系统”中的车辆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货车装载状态监测系统、道岔状态监测系统、轨道动态监测单元、新型轨道检测车等现代化设备,以科技保安全。  相似文献   

10.
DF4型内燃机车柴油机连接箱甩油是比较常见的惯性故障。分析了DF4型机车柴油机输出端连接箱内甩油的6种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柴油机中修时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介绍了整治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铁路信号点灯电路进行高、低温实验。实验表明,信号点灯电路的参数和灯丝转换继电器的电气特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实验也证明,只要按照《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的要求调整电路,在-50℃~+80℃环境温度下,电路能够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从信号系统的操作角度出发,分析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信号系统中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ATS)的多种运营模式,包括时刻表运营、固定间隔运营、运行线运营、人工运营,并依照列车运营过程来说明不同模式的运营组织方式。按照自动化程度的不同,定义ATS中的各类运营调整活动,包括自动调整、半自动调整、人工调整。详细阐明自动调整的算法,重点介绍调整策略、交会模式等半自动调整命令,概述各类人工调整命令,包括自动运营、人工调整、人工调车、车次号管理。  相似文献   

13.
日本列车横风和强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列车提速和高速客运专线的发展,列车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时,借鉴铁路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是有意义的.日本的铁路发展较早,现代化程度较高,同时因地域关系,台风和龙卷风发生频繁,由此引发的列车事故严重,相关的研究也深入.本文分别介绍了日本列车横风灾害和横风导致列车倾覆机理及计算模型的研究、列车空气动力学专用大型风洞研究、不同外形列车与铁路构造物(桥梁、路堤等)组合的风洞试验研究成果和足尺模型在自然风环境下的测试结果、列车倾覆临界风速研究和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管制制度和设置防风栅研究等,为我国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调车作业计划是规定车辆如何调移及其作业程序的具体行动计划。提出了在调车钩数最优前提下以减少调移车辆数为目标的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编制方法,构建了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编制0-1线性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消逆规则的启发式分支定界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求解出调车钩数不劣于统筹对口法且调移车辆数更少的调车作业计划,在给出的算例中总调移车辆数减少了约20%。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对调移车辆数进行优化,对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调车过程能耗降低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动车组共性特点,采用动车组产品树分析方法,提出了兼容不同车型的规程目录结构和条款格式;依据检修规章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了检修规程的编写要求和内容,提出按照"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对规程条款进行描述;参照相关标准,对规程语言文字提出规范化要求;使得动车组检修规程的结构形式更加统一规范,检修要求更加明确具体,语言文字更加准确精炼。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的二系悬挂调平系统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文章对不同的调平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应综合考虑,合理地选择调平系统。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岩溶地面塌陷整治原则,力求总结出较为经济、合理、稳妥的岩溶整治原则。研究方法:根据浙赣线在提速改造工程施工及运营中发生岩溶塌陷地段的地质、地貌特征背景,分析岩溶塌陷产生原因,综合岩溶勘探资料和施工整治效果,结合其它铁路线岩溶整治经验对岩溶整治原则进行探讨。研究结论:高速铁路岩溶地面塌陷整治范围应扩大至易塌陷区地表黏性土厚度不大于20 m(绝对厚度)的地段,在抽水需求量大、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地段,线路宜采用桥梁工程。岩溶整治施工过程必须贯彻"探灌"结合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整治范围和深度、调整压浆参数和压浆工艺,以达到治理岩溶地面塌陷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列车行车组织特点及运行调整策略的研究,采用自适应动态规划体系中的双重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建立了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双重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适合处理具有实时性、约束性、非线性、随机性等特点的列车运行调整复杂动态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通过仿真验证,该算法求解速度快、精度高,对列车晚点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为列车运行调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尤嘉  胡明  晁阳 《中国铁路》2021,(3):71-7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铁路技术规章体系国际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从我国技术规章体系入手,以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主要分析对象,分析我国技术规章应用的适应性,提出以单一层次技术规章体系为核心,将车务、机务、工务、供电、车辆等专业合并为运营管理、动车组运用维护、固定设施维护和信息系统4个部分的体系架构,并指出各个部分应最少具有的技术规章以及其对应参考的国内技术规章,为“一带一路”国家高速铁路新建线路规章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机车转向架称重调簧工艺,分析地铁车辆转向架调簧的特点,对转向架的称重和一系弹簧的调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