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挖泥船在某些黏土地层施工时形成的黏土球易引起堵塞输送管道问题,进行了黏土起球的机理研究。采用室内碰撞试验和还原黏土球形成条件等方法,提出了黏土与砂黏结成球、块状黏土磨损成球两种假说。通过研究黏土起球堵泵时现场施工工况条件、地质条件和黏土球特性等特点,发现块状黏土磨损成球的假说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为减少黏土球堵管概率,提出了避免黏土球堵管的系列化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
郭玲玲 《中国水运》2007,5(5):87-89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上海段优质填料缺乏,广泛分布的下蜀黏土难以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要求等技术问题,通过对下蜀黏土及其改良土工程特性的系统研究,分析了下蜀黏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取用下蜀黏土填筑高速铁路路基的改良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对干垃圾的特性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干垃圾处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干垃圾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给出影响垃圾焚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干垃圾热燃烧机理进行分析,阐述垃圾分类对垃圾化学处理产生的良性影响,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干垃圾焚烧产物的减量化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5,(5):446-449
通过调查汉江安康至白河段船舶固体垃圾现状,发现该航段船舶固体垃圾产生量大,而且船舶固体垃圾的接收处理多以简易设施为主。船舶固体垃圾的现状极易对区域环境造成影响。文章针对安康至白河段固体垃圾现有处理措施的特点和问题,提出如下3个处理措施。第一个措施是规划客位为100~200的客船的厨卫垃圾采用有机生化法处理。第二个是该航段船舶固体垃圾主要采用上岸集中处理,并拟在安康全线设立8个垃圾回收处理站。第三个是局部航段采用专用回收船法,进一步配合岸上回收处理,真正实现船舶固体垃圾的岸上船上全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射流在港口航道疏浚和海底冲沟等黏土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移动射流与黏土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较少,制约了射流技术在黏土切削施工中的高效应用。目前移动射流切削黏土过程的有效数值方法还较为缺乏,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对移动射流切削黏土过程的数值模拟进行了探讨。结合软件提供的运动函数与射流源模拟移动射流的连续喷射,采用ALE网格解决射流切削界面网格大变形问题,通过侵蚀算法模拟黏土的失效行为。结果显示,无论是切削沟槽的形状,还是横截面和纵截面的具体尺寸,模拟与实验均较为吻合,表明本文采用的数值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射流切削黏土过程。研究成果可为射流破土过程的机理性探索提供有效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对海面垃圾进行分类识别,从而降低无人水面艇海面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难度,提出一种利用Keras深度学习框架来进行海面垃圾分类的算法。以Inception-Resnet-v2为训练网络,对4种海面垃圾进行分类识别,并与VGG-16网络模型做对比,结果显示,文章中训练的网络模型正确识别率达到93%,比VGG-16网络的准确率高出17%。充分证明文章中所研究的算法可应用于无人水面艇海面垃圾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施工工地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现状出发,分析施工工地低附加值废弃物的产生、特征以及处理与处置现状,对比常规的垃圾回收、收运、处理与处置方式,开展问题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出以热裂解气化及燃气发电为核心的低附加值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处理创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受航线、挂靠港口、船期、靠泊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航行船舶垃圾退岸处理的窗口期短,加之多数港口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对国际航行船舶垃圾退岸处理进行严格管控,船舶垃圾处理现状令人担忧。从某外轮违规处理船舶垃圾引发火灾事故的案例出发,结合对船上人员和海事管理机构的调查,分析当前国际航行船舶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主管机关、港口和船舶等角度提出改进船舶垃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港中小型船舶数量快速增长,船舶交通流量和运输范围不断扩大,由该类船舶非法排污造成的沿海水域污染情况不容忽视,其中船舶垃圾非法排放问题亟待解决。本中分析上海港中小型船舶垃圾排放现状和主要问题,探究非法排放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介绍了长江干线锚缆漂浮物的类别和特点,重点阐述锚缆防缠绕方法研究现状和应用效果,初步分析船舶螺旋桨、生活垃圾粉碎机及农用器械等其他领域防缠绕方法对锚缆防缠绕研究的借鉴意义,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浮标锚缆防缠绕装置的研究思路。现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浮标锚缆防缠绕方法以旋转类装置效果最佳,但其结构及参数有待科学设...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工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疏浚土质和各种影响疏浚效率的土质,疏浚工程相关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对原状岩土特性的研究。针对国内外对各种疏浚土的重塑技术少有先例可循,阻碍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进行了密实黏土的重塑工艺研究和重塑土性能分析,并采用冲击夯实法进行密实处理,得到与天然状态密实黏土特性相拟合的重塑方法。结果显示:通过对土体的改良,使用冲击夯实法可实现不同塑性指数、密实程度和标贯击数的黏土重塑;并得到土体含水率和液性指数对密实度和标贯击数的影响趋势,为研究黏土的重塑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黏土是疏浚工程中分布广泛且较为难挖的土质。为了分析黏土切削过程中的土体破坏机理,对2种不同含水率的黏土进行二维与三维切削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不同切削角度(30°、45°和60°)和不同切削深度(50、100和150 mm)对黏土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切削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产生的水平和垂直切削力;并在切削刀具表面不同位置布置压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中刀具不同位置受到的土体压力;布置摩擦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产生的摩擦力;在切削过程中观察土体的变形和破坏形态。通过黏土的切削试验,讨论不同的切削参数对黏土切削力的影响,分析黏土切削的土体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3.
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会出现抗剪强度降低、变形模量减小的强度弱化现象,从而使软黏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影响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以天津滨海原状软黏土为研究对象,试验中考虑实际工程中的加载路径,引入偏应力水平和动应力水平参数,由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滨海软黏土孔压与振次对数型关系曲线.分析了偏应力水平和动应力水平对软黏土抗剪强度折减率的影响,使用归一化分析方法确定了不同静、动应力组合下软黏土抗剪强度折减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舰船餐厨垃圾处理的特殊要求,探讨了餐厨垃圾微波杀菌处理特性,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与餐厨垃圾温度变化、菌落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微波功率950 W、杀菌5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并提出了餐厨垃圾微波杀菌处理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经微波杀菌处理后可在室温下存放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5.
黏土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以及不均匀沉降问题越来越突出,孔压的累积与消散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探究出孔压发展规律对于科学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采用GDS动态三轴仪器对天津地区饱和黏土进行试验,主要探究振动次数、动应力比和结构性对孔压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状土孔压的增长速率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动应力比的增加而增大;重塑土孔压在振动初期迅速上升随后达到稳定,达到的稳定值比原状土高,稳定后有轻微的剪胀现象。针对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天津地区黏土动载模式下的孔压发展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对黏土长期沉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船舶垃圾污染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海洋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重,呈现出扩散范围大、污染源广、持续性强、危害重大、控制复杂的污染特点。而船舶垃圾污染是船舶在正常营运中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船舶垃圾的产生、船舶垃圾的分类以及船舶垃圾污染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海洋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缅甸某真空预压工程为依托,研究了真空预压等地基处理方法对缅甸软黏土层的加固效果。在真空预压前后,分别对各个钻孔的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以及现场的标准贯入试验,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深度和效果。得出以下结论:真空预压对缅甸软黏土有较强的加固效果,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变小,内聚力、内摩擦角、压缩模量、标贯击数变大,加固深度最大可达到地表以下19 m左右;而在加固深度范围内,其加固的效果随着深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真空预压对软黏土层加固,其含水率与孔隙比降低了10%~15%左右,压缩模量提高了15%~40%左右,标贯击数提高了50%~60%左右;另外,软黏土层中的淤泥质黏土层经过加固后定名变化为黏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三峡库区船舶垃圾及沿岩固体废物的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三峡库区船舶垃圾及沿岸固体废物污染长江防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渤海近海淤泥质软黏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含水率下的软黏土进行了不同竖向压力下的室内快速剪切试验。通过对比和分析试验结果发现了软黏土抗剪强度及其参数与含水率的一些相关关系,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将其拟合成多项式函数表达式,总结了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天津港地区大量的易堵管黏土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易堵管黏土标准贯入击数与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经验公式的回归系数均在0.8以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结果经过可靠性分析验证后,为易堵管黏土通过原位测试指标来计算黏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该方法节约疏浚工程勘察费用,给类似的疏浚工程以借鉴,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