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遂渝铁路缺乏优质填料,路堤填料采用红层泥岩,为弥补基床底层相对偏弱,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本表层的基床结构形式。利用足尺模型试验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床结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床表层能够大幅度降低基床表层以下各层的动静应力和动变形,提高基床结构的刚度,对行车舒适性有改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床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夏六盘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夏季施工工期短的工程条件,提出在该地区采用具有水泥稳定类基层和二灰稳定类基层双重优点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结构,并通过对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的4种级配基层混合料进行强度、刚度、抗冻、干燥收缩、温度收缩5个方面的室内试验,对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结构的路用性能对比研究。推荐在该地区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碎石基层结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体积法进行设计;在综合考虑强度、刚度性能的前提下,低温冻胀、开裂病害突出的地方,应优先选择T中限级配;在高温、干缩裂缝病害较突出的地区,应优先选用T下限级配。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萍钢钢渣代替碎石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影响,参照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对3种结构类型、9种级配的萍钢钢渣混合料进行5%水泥剂量的7 d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最优级配;进行5种钢渣掺量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弹性模量试验、干缩试验和温缩试验并与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泥稳定钢渣的级配以骨架密实细型级配为最优;以60 d强度为优化目标比7 d强度更合理;掺钢渣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弹性模量及干缩性能优于水泥稳定碎石,但其温缩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级配变化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材料级配的变化对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疲劳耐久性的影响,优选3种由细到粗的级配类型,采用MTS仪器对养生3个月龄期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100 mm×100 mm×400 mm的中梁进行疲劳性能室内试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疲劳性能对于级配的敏感性较强,最粗级配的材料性能最差,说明级配过粗对材料和路面结构的耐久性不利;而且通过试验分析发现,所选择的3种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疲劳指数基本上处于国际上公认的11~33之间。  相似文献   

5.
为减缓传统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进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分别采用逐级填充法和n法确定粗集料骨架级配和细集料密实级配,并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干缩系数为指标优选出两种设计级配,给出推荐级配范围;基于振动成型方法,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劈裂试验及CBR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设计级配和规范级配中值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质,并初步确定最低水泥剂量;最后,从干缩性和稳定性两方面进一步研究水泥剂量对设计级配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出的两种水泥微黏结级配碎石具有良好的骨架密实结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均优于规范级配中值;水泥掺量为3.0%时,水泥微黏结级配碎石基层表现出良好的抗干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可避免会产生收缩裂缝,而现有的方法中又缺乏对其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级配类型,对水泥剂量为2%~5%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混合料收缩性能与失水率、温度、水泥剂量、级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多因素回归方法得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收缩应变和收缩系数的预估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为3%~4%时混合料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最小,而温缩应变和系数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线性增长;混合料越密实,干缩性能越好,但粗级配的温缩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以为实际设计和施工中确定合理的水稳基层结构类型、减少基层收缩裂缝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良好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得到广泛运用。参考SMA级配的设计思想,分析了5种不同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构,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用量相同的前提下,骨架密实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较高的强度。改变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结构类型即由传统的悬浮密实结构转变成骨架密实结构,可改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的路用性能指标,得到不同交通等级下的最低水泥掺量,同时分析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的力学响应及裂缝扩展规律,为路面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选用骨架密实型级配,以最佳含水量制作试件,得到其路用性能指标。同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路面结构进行验算,并基于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分析其裂缝传递规律。结果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90d回弹模量值和90d劈裂强度指标,并通过分析得到不同交通等级所对应的最低水泥掺量;由裂缝分析得到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应力强度因子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通过室内试验以及有限元建模分析,得到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材料满足轻、中交通等级的要求;同时,能有效防止反射裂缝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试验路段的现场观测与分析,其结果表明: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结构,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在山东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在路面结构层中主要起承重作用,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刚度大等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水稳定性能。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如抗变形能力及抗冲刷能力差,在湿度和温度变化及荷载作用下易产裂缝。因此越来越多的工程开始使用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罗阳项目亦采用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但鉴于原材料质量及现场施工情况的限制,必须对规范推荐的级配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拉布大林段基层施工工艺简介 ,论述了水泥稳定天然砂砾掺配级配碎石这种基层结构形式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是一种介于级配碎石与传统水泥稳定碎石之间的材料。对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性能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采用正交试验法和方差分析法研究水泥剂量、级配、压实度和含水率四个因素对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CBR的影响,得出水泥剂量和压实度是影响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其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基层的级配区间为研究对象,以抗压强度为控制指标,给出了适合于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的连续级配区间。其中连续级配是以最大密度曲线n幂公式为依据,依次确定出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的级配区间,上限为规范中水泥稳定钢渣的级配区间上限,下限为n=0.6时的n幂公式计算值。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我国高速公路常用的承重结构层,由于水泥用量不合理、施工工艺不科学,新建基层常常出现开裂情况,进而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采用新水泥碎石混合料CBG-25断级配设计理论,计算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并通过不同级配和水泥剂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级配和水泥剂量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实体工程实施效果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现场施工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采用间断级配并添加粉煤灰材料制备一种适用于路面基层的断级配综合稳定碎石,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断级配综合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温缩系数与干缩系数等性能指标,并与连续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相对比,确定断级配综合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断级配综合稳定碎石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与抗收缩开裂性能,与连续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相比,其90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弯拉强度分别提高了38.1%与26.5%,平均温缩系数与总干缩系数分别减小了31.7%与25.4%。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路面基层结构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梁志林  胡东 《公路》2005,(7):131-136
通过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与水泥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2种结构不同剂量结合料配合比的7d、28d、90d、180d等4个龄期抗压强度,90d龄期的抗弯拉与劈裂强度,以及施工延迟时间对强度的影响等室内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合2种结构试验路段的钻孔取芯强度等指标观测比较,表明水泥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董维孝  胡东 《公路》1994,(11):10-11
高等级公路对路面基层的要求较高,耗资也较大。近年来,采用水泥石灰稳定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结构兼有两种稳定剂的优点,其中水泥可以提高路面的早期强度,石灰则能够延缓固结时间而使得施工操作不致过于急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路面基层结构。实践表明,科学地使用稳定剂和选配材料,可以收到经济合理的效果。110国道北京~张家口的汽车专用公路,在河北省境内的施工里程为67km。在张家口市的问.skin施工中,根据沿线筑路材料分布情况,进行了多种稳定剂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综合在表1…  相似文献   

18.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作为基层、底基层材料一直是云南地区半刚性基层的首选,其抗裂能力是一大难题。文中结合云南省平文(平远—文山)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从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两方面探讨抑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裂缝的方法,建议采用骨架密实级配、两次摊铺一次成型工艺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级配类型、水泥剂量和集料岩性对水泥稳定碎石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振动成型法在不同级配类型、水泥剂量和集料母材的条件下成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并在标准养生89d,饱水1d后采用MTS810测定试件的极限劈裂强度,并在不同应力水平下测定试件的疲劳作用次数,建立各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的疲劳方程,通过疲劳方程对不同级配类型、水泥剂量和集料母材下水泥稳定碎石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的疲劳性能骨架密实型优于悬浮密实型,高水泥剂量优于低水泥剂量,集料强度高时优于集料强度低时,且水泥稳定碎石疲劳性能受水泥剂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受级配类型的影响次之,受集料母材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结构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志林  胡东 《公路》2005,(9):74-76
采用专用的仪器设备,分别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和水泥粉煤灰稳定级韶碎石2种结构在不同水泥剂量和不同粉煤灰含量时的干燥收缩系数和温度收缩系数进行测定,并对2种结构试验路的裂缝进行观测,得出了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不会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抗裂性能的结论。相反,通过材料的合理组合,在保证结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水泥的剂量,改善了结构抗干缩性能,从而增强了结构的总体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