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邓洪章 《中国水运》2004,(12):21-22
在碰撞、浪损等海损事故中,少数加害船逃离现场。在这种无头海事案件中,只有查找到肇事船,海事主管机关才能进行调查,分清责任,受损船才能获得赔偿。所以,查找肇事船是处理无头海事案件中最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船舶碰撞的事故现场难以进行实地勘查和保留,传统调查主要靠收集证据进行定性分析,伴随海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船舶碰撞事故调查也逐步向多途径、科学化的方向进行探索。对一起真实碰撞案例进行模拟仿真,采用显示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定量分析出船舶碰撞不只发生一次。第一次碰撞发生在船B船头右舷外板处,历时0.5 s。碰撞后船A获得较大的横向速度,在水阻力下间隔2.9 s后与船B发生第二次碰撞,导致船A右舷舭部外板向内凹陷,船B艏柱出现条状划痕,上端碰撞点距吃水线约0.9 m,下端碰撞点距吃水线约1.7 m。定量分析结果与实船勘测损伤区域、损伤形式完全吻合,该结论被海事法庭所采纳。结果表明:定量分析可为船舶碰撞事故提供一种新的调查途径和推演方法,能够挖掘传统定性调查中所无法获取的二次碰撞、碰撞历时和碰撞损伤等事故推演信息。  相似文献   

3.
文中通过对“A”渔船与阿联酋籍“AL JABER50”轮碰撞事故进行海事调查,进一步解析了事故中所涉及的海事调查工作,尤其是事故后续的船舶返还工作,旨在为以后类似事故的调查及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期,笔者有幸参与了一起船舶碰撞事故的司法鉴定,在大量的事故调查资料、特别是船舶、岸基先进的VDR、VTS视频资料面前,法院还原了整个碰撞事故经过。作为一名航海者,从事故中应如何吸取经验教训?作为海事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5,(4)
基于单纯两船间避让关系构筑起来的现行避碰规则,在划分多船碰撞事故责任时,由于规则自身的局限性,常常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基于一起在航多船连续碰撞事故案例,阐述了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难题,总结提炼了业界关于此类问题的部分解决经验,提出了一种用于粗略划分多船连续碰撞事故责任比率的简易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阳江海域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呈上升趋势,本文中作者结合自己从事海事调查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阳江海域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防范商船与渔船碰撞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3月22日2113时,中国籍散货船"耀海"轮与乌克兰籍供应船"NEFTEGAZ-67"轮在香港大、小磨刀石附近水域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耀海"轮艏柱及球鼻艏中上部破损;"NEFTEGAZ-67"轮在碰撞后约2分钟内迅速向右倾覆沉没,船上25人中,7人获救,18人死亡。事后,作为当事船船旗国的中国和乌克兰政府分别指派海事调查官,在香港海事处的组织下,按照IMOA.849(20)决议的要求,各自开展了事故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海事事故调查主要通过询问事故当事船舶上的船员及搜集船舶航海图书资料等手段进行定性分析,不仅调查难度大,而且会造成当事双方产生纠纷。因此,客观地还原船舶碰撞过程对海事事故调查及纠纷处理而言尤其重要。以一起船舶碰撞事故为例,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动态还原船舶瞬时碰撞姿态,将碰撞区域结构损伤的数值仿真结果与海事实际勘验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际勘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能为碰撞事故调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间接碰撞作为一种广义概念上的船舶碰撞事故已在海事的行政调查和司法实践中被加以认可和运用,有关国际公约和许多国家的海商法也在碰撞的定义中对间接碰撞予以了明确规定。但在笔者的海事调查实践中发现,对于间接碰撞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而且有些肇事船舶的当事人为了达到逃避理应承担的行政和法律责任的目的更是对间接碰撞予以蓄意混淆和滥用。因此,有必要对间接碰撞的构成要素与确认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雷  唐海峰 《江苏船舶》2021,38(3):42-44
为了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高碰撞事故调查工作效率,分析了当事两船最近会遇距离变化判断内河船舶碰撞过程的不同阶段特点,阐述了法规中两船处在会遇局面下的避让行动要求和不同阶段时的责任关系;最后从碰撞发生后提出对过程的调查方法,确定了在事故经过分析中以局面形成和因果关系为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据不完全统计,汕头海事局辖区2001年至2006年共发生肇事逃逸事故26宗,大多属渔船与商船的碰撞事故,成功查获的有3宗,占总逃逸事故总数的11.5%,而这3宗都是知道肇事船船名的,可以看出,查获成功率是极低的,若剔除知道船名的肇事逃逸船舶,查获率几乎等于零。肇事逃逸的直接影响是,事故损害加剧,行政和司法调查困难,社会稳定和行业风气严重受损。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肇事逃逸船舶的查处力度,对海事部门构建“和谐海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走锚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海床底质差,出链长度不足,加上风浪大和偏荡等原因,使得锚泊船所受的力大于锚泊力,锚在海底被拖动、自转及至翻转出土,从而失去正常锚泊力,导致锚泊船连续移动的现象,称为走锚.走锚是安全锚泊的大敌,在海门港近三年碰撞事故中,走锚引起的事故占20%,比例之高是其他港口所没有的.通过对走锚事故的海事调查进行归类分析,得出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13.
2015年以来,海事部门开始调查船上人员工伤事故,由于缺乏对船上人员工伤的界定以及相关的指引,事故调查人员对在船人员工伤事故范围、工伤认定及工伤赔付的关系、如何开展工伤调查等问题感到困惑,对调查的方向比较迷茫,调查思路也因人而异。从在船人员工伤事故的相关法律关系入手,解析海事部门的调查范围及边界,并参考IMO推荐的做法,提出海事部门在船人员工伤事故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秦雪强 《中国水运》2009,(11):26-27
碰撞事故作为内河交通事故中最为复杂的一类事故,其原因分析也是调查人员最为棘手的一个环节。本文从长江江苏段的碰撞事故着手,对常见原因逐一进行了阐述分析,旨在给从事海事调查人员在原因分析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水上交通事故中,碰撞事故发生率最高,其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内河航道条件差也是因素之一。此外,由于船舶拥有量近年增长较快,尽管事故发生比例下降,但绝对值还是增加,海事事故调查处理量不断增多。因此,在船舶碰撞事故调查处理中,掌握一套快速、便捷、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明晰事故责任非常重要。笔者现提出从航路选择、避让关系和船舶操作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事故责任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银 《中国水运》2007,(6):27-27
在海上碰撞事故中,商船与渔船发生碰撞事故比例很高,特别在我国沿海及附近水域,时常发生商船撞沉渔船,造成渔船船毁人亡事故。笔者曾参与调查过某上海籍货轮在福建平潭水域碰撞一艘渔船,导致渔船沉没,11名渔民失踪的海上交通事故以及某台湾籍货轮在浙江台州水域碰撞渔船,导致渔船船体毁损,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的海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关的海事统计分析表明,在碰撞的格局中,接近对遇对小角度交叉的碰撞占多数。尤其是在右舷对右舷的对驶局面中,不论是互见中还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碰撞事故时有发生,碰撞的主要原因是未保持正规的了望以及避让措施的不协调。本文在分析有关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中的避让方法,以协调两船之间的行动,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洪礼 《中国水运》2007,5(4):19-20
海事调查处理制度是以解决海上交通事故发生为目的而产生的。在进行海事调查的工程中,海事行政主管机关要对当事船舶、设施、人员进行调查取证,进而运用所掌握的证据,遵循一定的原则规律找出交通事故原因并最终判定当事人的责任。在海事部门调查工作中,如何收集运用着证据重现事故发生事实并据以认定事故发生原因是整个事故调查工作的集注与核心。我国的海上事故调查工作起步较晚,海事调查处理制度还存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陈轶 《水上消防》2007,(5):28-29
船舶运输是具有特殊危险的高风险行业。在船舶日益高速化、大型化的今天,由于天气、地形以及人为等因素引起的船舶碰撞事故屡见不鲜。船舶发生碰撞之后,为了全面合理地确定船舶碰撞损坏赔偿的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以下简称《海诉法》)第82条规定“原告在起诉时、被告在答辩时,应当如实填写《海事事故调查表》”。什么是海事事故调查表,它的法律效力如何,它是否是船舶碰撞案件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朱叶明  沈全新 《航海》2011,(1):70-71
海事巡逻船(艇)是执行水上巡逻、警戒、监护以及维护水上秩序,进行交通疏导、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主要工具,是处理和调查一切海上事故的必须交通工具。所以,如何使海事巡逻船(艇)船机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做到高效的管、用、养、修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