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建议各国政府,在其搜救区域内建立船舶报告制度。作为签约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遵循以上规定,应建立中国船舶报告制度(CHINA SHIP REPORTING SYSTEM)简称CHISREP。建立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应遵循国际海事组织的《船舶报告系统和船舶报告要求总则》。有特定的海域范围和适应的船舶范围。其目的是搜寻和救助遇难或失踪的船舶,防止和控制船舶造成的海上污染,为船舶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海上交通服务。建立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应有通信、计算中心和用户终端站三大部分。要对执行船舶报告制的技术政策和法规,船舶报告信息管理,各项数据库、辅助搜寻决策软件进行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深化船舶进出港报告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港口是水陆交通的节点,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世界各国从维护国家主权、防止船舶走私、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等角度出发,依据国际公约、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对船舶进出港口实施报告和审批制度。船舶进出港报告在掌握船舶进、出港动态,维护港区通航秩序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重点就内贸船舶进出港报告制的发展演变和改革设想作些探讨。一、实施船舶进出港报告制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年1月1日施行)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功能及应用优势分析入手,论述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内河船舶避碰技术中的应用,对船舶避碰的数学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并仿真验证了船舶的避碰过程。从仿真结果看,通过优化船舶的自动识别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目标物的探测距离和精度,能够最大程度帮助船舶提升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对《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改,将"本国籍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口,必须办理签证"改为"本国籍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口,必须向主管机关报告船舶的航次计划、适航状态、船员配员和载货载客等情况"。这标志着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全面实施进出港报告制度有了法律依据,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管理由事前审批调整为事中事后监管,从而开启了海事管理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由于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受到海上信号强度的影响,使得障碍物识别系统响应速度变慢,识别精度降低,因此采用聚类分析算法对船舶障碍物进行自动识别。在分析船舶障碍物自动识别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并结合船舶障碍物信号处理器的内部结构,设计了船舶障碍物信号处理器,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算法提取障碍物识别算子,完成了对船舶障碍物完整性的判断,结合船舶障碍物识别流程,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对船舶障碍物的自动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聚类分析算法的船舶障碍物自动识别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减少海上航行船舶的碰撞次数,降低系统的失误率,而且能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由舰船、飞机的敌我侦察系统发展而来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不论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包括船舶定位和导航、船舶通信、渔业生产管理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主要由海岸基站、VHF通信器和船载基站等组成,目前,在船舶的障碍避让、船岸通信、海上交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将机器视觉跟踪技术应用于船舶的识别和侦察过程中,并对该系统的噪声过滤等问题进行研究,大幅提高了AIS系统的船舶识别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召溪 《世界海运》2022,45(1):48-51
近年来随着进出港口船舶数量逐年增加,船舶交通管理(VTS)中心接收船舶报告的数量也显著增加.以山东烟台港区船舶进出港报告情况为例,分析当前VTS船舶报告制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一定条件下针对进出港口频次较高的船舶豁免部分甚高频(VHF)报告,旨在提高VTS服务质量,保障VTS覆盖区内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在船舶数据检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基于物联网构建起船舶异常数据自动识别系统,可提升异常数据自动识别的性能指标,实现对船舶异常行为的实时监控。在船舶异常数据自动识别中,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关键技术,并能够及时根据识别结果发出报警,以便于船舶快速做出防范决策,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本文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船舶异常数据自动识别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船舶异常数据自动识别模型,并论述了异常数据自动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受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利用自动识别系统对船舶身份进行识别,存在识别不准确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其中,以期改善系统的识别效果。在此背景下,首先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与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具体探讨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应用过程,包括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图像定义与分割、字符识别等4项内容;最后通过实验对应用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较未应用前,数字识别准确性提高14.3%,汉字识别准确性提高12%,识别效果改善,由此证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改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性能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巧丽 《船电技术》2002,22(6):49-51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一种船舶导航设备,用于自动连续发出本船静态、动态和航次信息,安全短消息,同时也自动接收周围船舶发出的这些信息,并与海岸基站进行信息交互,达到船舶避碰、领航调度和航运管理等航行辅助决策的目的,提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避免船舶碰撞事故发生,提高船舶安全航行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AIS的背景,发展以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
对年度船舶黑碳排放进行概述。以2018年度中国沿海为目标区域,对年度船舶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基于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对年度船舶黑碳排放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年度船舶黑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沿海船舶黑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船舶运输业也得以迅猛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率,船舶数量增加,并呈现大型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船载自动识别系统加强船舶航行管理尤为重要。本论文以船载自动识别系统为研究切入点,并充分结合内河的船舶检验规格,对其具体检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在我国的实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为了确定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的实施对船舶航行环境的实际影响效果,本文结合相关调查问卷的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对船舶航行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在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区域内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监管,提高船舶航行效率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船舶自动识别通信系统(AIS)主要用于VTS领域船舶报文的传输,其无线通信网络采用STDMA技术,信道负载率符合通信网络性能要求。随着海上船舶电子设备及业务种类的增加,通信信道负载加重,无线通信网络的吞吐量较易出现堵塞,如何建立合理的通信仿真模型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网络性能进行仿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在研究现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网络架构的基础上,设计一套AIS网络性能仿真系统,并进行仿真测试。  相似文献   

15.
文中在分析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高频地波雷达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船舶轨迹融合技术,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将AIS与雷达的数据进行轨迹融合,从而提高对远距离船舶的控制监管能力以及促进船舶自身航运安全。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由交通部科技司主持,在上海举行了交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上海港船舶动态报告制及VHF通话标准用语研究》的技术鉴定会。根据海上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和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的综合治理的要求,尽快研究并建立完善我国的船舶报告制是当务之急。通过报告制港口管理当局能及时搜集船舶信息,迅速、准确地掌握、管辖水域内的船舶动态,有效地进行船舶交通管理,并有助于海上  相似文献   

17.
王世林  时琳 《世界海运》2003,26(4):11-12
对美国船舶自动互救系统AMVER做了较为详细地介绍,对报告电文形式、报告电文要求等给出了标准格式和实例,可供远洋船舶参考,积极参加船舶报告制度,确保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海军船舶自动识别系统(NA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和海上交通管理的效能,许多先进国家已使用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介绍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作用、关键技术以及在海军舰船上发展该系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物联网和VTS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是其进行交通管理和服务的关键。本文分析自组织时分多址(SOTDMA)通信技术原理,并应用此技术原理进行整个通信网络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最后讨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2个信道的最大船舶容量。  相似文献   

20.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在船舶航行安全保障以及船舶动态信息获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对船舶信息平台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对主要模块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并对平台的使用所提供的相关服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