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作为动力源机械,离心泵广泛应用于流体管路系统中。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系统对离心泵流量的需求,可以采用节流阀或变频器对离心泵流量进行调节。试验测试了节流调速和变频调速时离心泵出口振动,分析了离心泵出口振动特性,发现离心泵出口振动具有比较明显的低频线谱,且线谱频率与电机和泵的转速相对应。对2种流量调节方法下离心泵出口振动振级进行比较,发现变频调速时离心泵出口振动更小,因此通过变频调速,可以降低离心泵出口振动。  相似文献   

2.
作为动力源机械,离心泵广泛应用于流体管路系统中.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系统对离心泵流量的需求,可以采用节流阀或变频器对离心泵流量进行调节.试验测试了节流调速和变频调速时离心泵出口振动,分析了离心泵出口振动特性,发现离心泵出口振动具有比较明显的低频线谱,且线谱频率与电机和泵的转速相对应.对2种流量调节方法下离心泵出口振动振级进行比较,发现变频调速时离心泵出口振动更小,因此通过变频调速,可以降低离心泵出口振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蜗壳截面形状对舰用离心泵性能的影响作为后续研究舰用离心泵噪声振动特性的理论依据,在蜗壳基圆、各断面面积、隔舌螺旋角、隔舌安放角和蜗壳出口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改变蜗壳截面形状,分别设计A型、B型和C型蜗壳。对3种蜗壳型式离心泵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3种型式蜗壳离心泵的外特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小流量工况的A型蜗壳离心泵效率略小,大流量工况的B型和C型蜗壳离心泵效率小。随着流量的增大,B型和C型蜗壳离心泵效率下降幅度较大。3种型式蜗壳离心泵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压力场、速度场、湍动能和空化现象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3种型式蜗壳离心泵流场特性在隔舌流道和蜗壳流道处均不相同,表明改变蜗壳截面形状主要影响叶轮靠近隔舌流道和蜗壳流道内的流场。  相似文献   

4.
在离心泵的运行实践中,不改变工况参数(流量和扬程)的情况是很少见的。通常、总是要求泵能够在一定的流量范围内运行,因而需要对其参数进行调节。如众所知,离心泵的工况点就是泵的扬程特性曲线和泵所在系统的外部管网的阻力曲线的交点(图1,曲线3和2)。理想情况下,离心泵的工况点应该是与该泵效率曲线上最高值相对应的B点(图1,曲线5)。但是,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在泵和管网组成的系统中经常需要改变泵的运行参数,比如要降低泵的流量,即要求从流量Q_B降到Q_C(图1)。要想实现泵的运行参数的调节,可以采  相似文献   

5.
离心泵实用技术基础(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离心泵主要参数的确定4.1离心泵流量和泵台数的确定 对离心泵流量的需求可以分为恒流量和变流量两种。所谓恒流量需求,就是泵的流量不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使泵的流量与需求流量相吻合或者相接近,而泵的运行工况应是最佳工况或接近最佳工况。当无法获得与需求流量相吻合的泵或者因某种原因不能或不宜采用与需求流量相吻合的泵时,可以采用流量为需求流量一半的两台泵或流量为需求流量三分之一的三台泵并联运行来实现输液。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使泵的实际运行工况处在其特性曲线上的高效率区或允许工作范围内。所谓变流量需求,就是流量的需求量会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比如高楼供水等。在离心泵的使用场合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使用场合对输液量的要求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某型离心泵在非设计工况点运行产生的较大径向力,对其进行由单蜗壳改为双蜗壳的设计.双蜗壳喉部面积对泵性能曲线有决定性影响,通过改变双蜗壳喉部面积并进行反复试验,最终获得与该型泵运行特性曲线基本相同的双蜗壳离心泵.本文对改进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并分析蜗壳喉部面积对泵特性曲线的影响,为今后其它离心泵的双蜗壳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离心泵水动力噪声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涛  钟荣  孙玉东 《船舶力学》2012,16(4):449-455
离心泵作为舰船重要的流体机械,也是管路系统中主要噪声源之一。泵内流动诱发噪声的计算难点在于流噪声声源的准确模拟和边界条件的确定。文中采用CFD方法计算泵内流场并根据FW-H方程提取叶轮转动偶极子声源和蜗壳内表面偶极子声源;基于管道测试技术获得泵进出口边界条件,建立了以蜗壳为界的边界元模型,考虑了蜗壳对声传播的散射作用。通过内域声学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泵内声场,建立了离心泵水动力噪声的计算方法。通过试验测试对建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表明:离心泵内主要噪声源为蜗壳表面偶极子声源;泵出口噪声大于入口,具有偶极子声源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髙诱导轮离心泵的空化性能和运行稳定性,阐明诱导轮对离心泵空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某型船用凝水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预测前置诱导轮的空化性能,同时预测了多工况下叶轮的空化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小流量工况和额定工况下,空化性能曲线基本一致;在大流量工况下,空化特性曲线波动相对比较严重,空化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
吴仁荣 《船舶工程》2006,28(1):46-49
对离心泵叶轮入口处液体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固装式前置导翼改善叶轮叶片入口处液体的流动状态,以在降低流体噪声的同时,提高泵的效率,改善汽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离心泵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使水产生离心力,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离心泵的结构紧凑,流量均匀,安装和维护方便,在航空宇航、船舶等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舰船离心泵的运行工况恶劣,容易受到舰船振动等因素的干扰,同时,由于离心泵内部流体与叶轮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力,离心泵叶轮很容易发生结构破坏。因此,研究舰船离心泵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流固耦合技术,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舰船离心泵的转子进行模态分析,研究离心泵内部流场转子的动力学特性,并研究了离心泵转子的临界转速。该研究有助于提高离心泵转子的运行稳定性,延长离心泵转子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