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地铁系统的迅速发展及其在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地铁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对整个地铁系统进行全面监控的要求,一种新型的综合监控系统——池铁主控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在介绍地铁主控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地铁主控仿真培训系统实现方案,重点介绍系统的体系结构、硬件/软件设计思路、数据库设计及软件模块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及数据管理,为地铁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作者开发了一个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数据管理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可靠性建模,对已有模型的自动定性定量分析,对系统设备\子系统可靠性数据的管理统计等功能.同时,该软件中提出并初步构建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故障树模型图库,能够为地铁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远程监控是地铁建设中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效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介绍杭州地铁建设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管理体系,并结合典型预警事件介绍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在杭州地铁建设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帆 《轨道交通》2007,(2):84-87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集中冷站监控系统的研究,选用了西门子S7-400系列工业级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产品S7—413—2DPS,使广州地铁集中冷站监控系统在系统的使用、易维护性和维修方面都有了不少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概念出发,论述了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理论体系框架、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框架、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成,为城轨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的选择和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综合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可有效提高地铁的应急处理能力,减轻紧急情况下运营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操作错误,降低劳动强度,是地铁安全保证的核心,同时也是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阐述其设计原则,并介绍联动的触发、控制方式以及配置管理,最后设计地铁运营中一些典型的联动预案。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9,(11):74-76
1地铁乘客数据(PIS)系统概述地铁乘客数据(PIS)系统主要由车载图像监控系统、车载信息发布系统、骨干传输网络、车地无线传输系统、车载管理中心以及车辆段系统等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高清晰数字视频在地铁运行车辆的实时播出;车站值班员、控制中心调度员、车辆段(DCC)车务人员对列车车厢内的实时图像监控;列车驾驶员对前方车站旅客候车情况的实时监控;提供车地之间的高速数据无线传输通道等。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2009,(2):19-19
2月5日,通用电气旗下GE公司运输系统集团正式与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GE公司运输系统集团将为杭州新建地铁1号线提供综合监控系统。杭州地铁1号线将采用GE运输系统的RailEdge综合监控应用技术,这也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中国地铁轻轨市场首次采用GE先进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运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辆地面试验是地铁调试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试验效率和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在线运行状态监测。文章针对地铁车辆分布式采集系统在数据传输上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采集技术的地铁车辆地面试验在线监测方案,该系统具有数据存储分析、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的功能,可实现大范围内的地铁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0.
从区间隧道火灾的特殊性出发,分析面向地铁综合监控的区间隧道光纤感温探测系统设置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其在地铁内的设置方案、与综合监控的接口及其系统功能进行研究与设计,最后,给出不同温度下,系统联动区间隧道通风模式的具体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1.
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新建线路穿越既有线路车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保障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围岩与结构的稳定,针对具体工程,对需要采取措施的近接施工,采用力学仿真分析,总结出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在新建车站施工过程中,通过分析优化设计既有车站的应力、变形规律,而获得相应的支护措施和最优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列车停站时间是控制地铁系统通过能力的一个关键控制性因素.列车停车站时间主要由上下车客流量决定.天府广场站是1号线中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之一,为了使车站客流有序流动,保证运营安全,作者结合车站站台型式,提出了客流组织原则,研究了列车开关门运营管理模式.本文创造性地将列车停站时间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并通过不同的方案研究,得出...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安地铁5号线近距离下穿地铁2号线的工程实际情况, 分析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安全判断准则、正常使用要求和服役状态, 选取弯矩、曲率半径、容许应力、容许切应变与轨道变形作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标准的控制因素, 构建了既有地铁线路的力学模型, 推导了既有地铁线路允许沉降计算公式, 确定了黄土地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的沉降控制标准。分析结果表明: 以既有地铁线路的弯矩、曲率半径、容许应力、轨道变形与容许切应变依次作为控制因素时既有地铁线路允许沉降分别为22.40、20.85、48.14、20.23、21.06mm, 其他地区下穿工程经验允许沉降与国内相关规范允许沉降为20mm, 因此, 最不利控制因素即轨道变形的允许沉降接近既有相关允许沉降, 建议黄土地区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控制基准为20mm; 对既有地铁线路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分级管理, 选取沉降控制基准的100%、80%和60%分别作为既有地铁线路的控制值(20mm)、报警值(16mm) 与预警值(12mm), 提出了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的预警体系; 评价了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时既有地铁线路沉降的安全级别, 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 安全级别为Ⅰ级, 即沉降不大于12mm时, 新建隧道正常施工并做好监测, 安全级别为Ⅱ级, 即沉降为(12, 16]mm时, 加强监测并实时反馈, 安全级别为Ⅲ级, 即沉降为(16, 20]mm时, 停止施工, 并启动应急预案, 安全级别为Ⅳ级, 即沉降大于20mm时, 达到破坏级别, 不允许施工。   相似文献   

14.
在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针对高峰期车站拥挤问题,综合考虑站外到达乘客的持续 性到达特征和换入客流的脉冲性到达特征,研究换入客流影响下的列车时刻表与客流控制问题。 具体的,以最小化乘车延误人数为目标,考虑乘客换乘约束、列车容量约束等,构建城轨列车时刻 表与客流控制协同优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引入0-1决策变量将其转化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为 验证模型有效性,以某轨道交通线路实际运营数据为背景,借助优化求解器CPLEX对模型进行求 解。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和计算效率,与优化前相比,乘车延误人数可显 著降低;与仅优化列车时刻表方案相比,协同优化方法可使乘车延误人数减少17.69%,可有效提升 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质量运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用宽带接入服务器(BAS)作为分布式审计代理实现城域网(MAN)上的主动式安全审计系统.提出一种新的硬件包过滤机制(HPF)以适合系统的需要.BAS上的路由转发机制从“一次路由,多次交换”改为“一次审计,多次通过”.采用基于时间推理机的算法完成对UDP访问的审计.系统在试验网络中进行了测试,显示了很好的审计处理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地铁车辆的维护决策过程中,公司各部门之间会存在隐形的利益竞争,为探 讨这种隐形竞争对车辆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影响.结合地铁车辆设备的动态衰退规律, 采用非完美维护策略,建立了设备阶段性衰退的故障率函数模型.基于动态博弈理论,以 运营部门与维护部门为博弈参与者,分别建立了运营优先和维护优先的Stackelberg 博弈 模型,并通过逆向归纳法求得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结果表明:博弈方法在车辆设备维 护决策中是可行且有效的,而且具有优先权的一方在维护决策中更有优势.与传统的优化 方法比较,博弈方法的动态性和灵活性强,适应性更好,可为决策管理层提供重要的决策 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运营地铁积累的客流调查以及规划地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理论预测提供 的资料,经统计分析,应用预测理论和方法,提出供实际应用的设计乘降最的方法,此 法可简化客流规划工作量,省时,省费用.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地铁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陆续开通多条线路,为使南京地铁调度指挥更加合理、有序,文章从调度指挥架构、人员编制、主要工作职责等方面对上海、广州、深圳的地铁线网指挥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符合南京特色的"4+1"线网运作指挥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综合优化地铁快慢车运行计划, 建立了综合求解列车开行方案、停站方案和时刻表的优化模型; 分析了地铁列车停站、区间运行、快慢车运行组织与客流出行等特点, 构建了快慢车运行计划的约束条件, 设计了综合协调优化列车运行时间和运输成本的目标函数, 建立了完整的地铁快慢车运行计划优化模型; 分析了模型特点及其复杂度, 设计了两阶段近似算法求解模型, 第1阶段根据乘客能够忍耐的最大候车时间推算出慢车的开行列数, 同时将其均匀分布在编制时段范围内, 并对初始时刻表进行合理调整, 第2阶段采用CPLEX求解器求解地铁快慢车运行计划; 针对上海地铁16号线, 对其早高峰7:00~9:00下行方向的快慢车运行计划进行编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快慢车运行计划中共开行列车30列, 其中快车11列, 慢车19列, 完成9次越行, 87次跨站不停车, 快车全程最大节约时间为628 s, 约降低4.1%, 总旅行时间节约4 450 s; 根据客流需求在1:1~1:2之间灵活安排快慢车开行比例; 根据各车站上下车客流需求灵活安排快车停站方案, 快车之间停站方案不固定; 随着列车规模的增大, 模型求解时间大幅增长, 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 需设计更为高效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20.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pact load arresting buffer has been an active topic in the field of buffer arresting system (BAS). It becomes significant on reducing the weight of arresting system, improving the hindered efficiency, and guaranteeing the security of BAS. The hydraulic hindered device of impact load is currently used in BA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the system needs large power sources. However, once the power of activ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is turned off, there arise unpredictable security risks. An arresting form of semi-active control based on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 is proposed, and the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BAS is established. Meanwhile, the state equation of impact load BAS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act load buffer arresting, and its sliding model buffer control is achieved. Due to the chatter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output signal of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the method to prevent chattering is designed based on short-term energy and zero-crossing rate detection. For the model and chattering suppression of sliding model buffer control algorithm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tate equation and the arresting model are reasonable, and the design of semi-a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effective.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buffer control system requirement and the accuracy,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hattering of sliding mode control algorithms, and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B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